第五十九章 收將
字數:2995 加入書籤
前言:隨便講講,儒學發源於先秦,成長與兩漢魏晉(漢經學,魏晉玄學),到了宋明發展為理學。漢武時董仲舒罷“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後,講究一個“天人感應”,或者天人合一(源於道家),儒學將君權神授和神秘主義(讖緯之學)納入範疇。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民國時候學者一篇文章對漢時提出的觀點,文章大意是孔子不過傀儡,儒學已變味。
君權神授(君權天授),皇帝即天子,代天行事,若有過錯,天降災害,若有功勳,天降祥瑞。三皇五帝既是聖人又是天子,所以和他們攀關係的大有人在,漢時經學家考據出潑皮劉邦祖先乃是黃帝手下,李唐考據出先祖乃是道家李耳,朱元璋試圖認親朱熹一樣,當然少民政權基本都會使人考據出本族源於華夏苗裔。
讖緯之學(神學):祥瑞災異,神化帝王,河圖洛書,占星望氣,皆算在讖緯之學裏,當然三國時鄭玄,管輅,許劭的這種占卜相人之術也算讖緯之學。古時流傳下來神話事情很多,羅貫中寫諸葛亮觀星借風如果在那個時代也算可以理解(當然演義畢竟是,赤壁也不是老羅描述那樣),當然個人是比較堅定的唯物主義,不會去寫士卒進帳而報,大風刮折大樹,孔明搖頭而歎,此必損我一員大將的情節。(難道這麽大的風不該看看有沒有人員受傷,器物損失嗎?)
顧雍取過玻璃杯仔細端詳後,方開口讚歎:“晶瑩剔透,勝過珠玉,若以此飲酒,當為一盛事,袁本初必心愛之”,而又向孫權問道:“觀之類似瓘玉,不知造價幾何?”
孫權笑道:“瞞不過先生,不過所製之物需堿粉不少”。
“堿粉皆來自北方鹽湖,平常倒也所用不多,不過如今南北商路幾乎斷絕,仲謀難不成想托徐州糜家運至江東?”顧雍思索後問道,又感慨:“不過堿粉價亦不低,若燒一此物,耗費過多,想來亦無幾人能購”。
“製堿我自有法門,定讓江東諸位可以此物流觴曲水”,孫權含笑說道。
“此亦風雅之事,雍代諸位謝過仲謀”,顧雍讚道。
“天色已不早,尚有子綱,子布先生家尚未拜訪,權先告退”,孫權告辭道。
顧雍送至門口叮囑道:“過兩日仲謀記得與我同去陽羨,請康成公書信與冀州大將軍”。
“權記下了”,孫權應聲。
孫權又領人拜訪張昭,張紘與眾將等家,先生多稱謝,而程普,黃蓋等人卻對玻璃紙器不甚熱衷,偏愛陶器,直言不如多攜些就來,孫權應聲而道,改日定當以好酒為禮。
拜訪行走一天,孫權隻覺雙腿已如同灌鉛,不由停下,見離府尚遠,而周泰之屋距此不過數步之遙,安排幾人先回,自去周泰家歇息,順便看可否招攬下黃忠。
孫權敲門後不久,下人開門見是孫權,麵色驚喜,連忙對院中高喊,孫權也不理他徑直而入,周泰,黃忠卻已從屋子中走出,孫權調笑道:“我自拜訪諸家而歸,身體已乏,借幼平之屋一歇”。
周泰與黃忠笑著迎孫權入屋:“公子能來,蓬蓽生輝”。
進屋後,隻見有兩案酒席,周泰連忙命下人再去搬一案台來,三人坐下說些歲旦賀詞,連飲了數盞,醉意逐漸彌漫開來。
“漢升觀江東如何?”,孫權飲了一杯,不免自誇,雖不敢居首功,不過既取豫章,安興農事,如今江東逐漸富足,心中未免得意。
“雖不如襄陽,亦指日可待”,黃忠見他自得,不免恭維道。
“方今天下大亂,能有幾處安如荊襄,江東”,孫權歎道。
“泰本是九江一遊俠,袁公路殺張溫,揚州大亂,殺人者不可勝數,橫江,丹陽更是廖無人煙”,周泰飲了口酒讚同歎道。
“哎”,黃忠舉杯而歎,“忠本是南陽人,家境尚足,早年黃巾遍施符水救人,也亦有人救起,而貧民無田耕種,遂同黃巾賊作亂,黃巾既滅,荊南有生叛亂,劉荊州入襄陽,我與眾將平定宗賊,南陽已為張繡所占,而劉州牧以張繡勢窮叔喪而不征,哎”,言畢深深歎了一口氣。
“殺人者為王,善民者待斃”,孫權想到荊州劉表,又不由想起交州士燮。
“公子此言何解?”,黃忠疑惑問道。
“漢升以為劉荊州如何?”,孫權問道。
“治荊有方,安民保境”,黃忠讚道。
“劉景升賢才不用,良將不納,南陽為荊襄門戶而不取,此為國家牧守一方,然而北方若定,或袁或曹率百萬南下,荊州難抗,劉州牧身為宗室,隻可束手待斃”,孫權解釋道。
黃忠聞言不語。
“罷了,不提此事”,孫權見黃忠有鬱,知他心中對劉表心生感念,畢竟曾為劉表的中郎將,如今荊襄已安,他方抽身帶妻兒來江東尋醫,經孫權一說,心中不免又為劉表擔憂。
“漢升勇猛,我為九江太守,望漢升能助我保九江一二載”,孫權開口請道。
“忠願相隨”,黃忠想了想應聲道,荊襄暫安,他也無事,而且黃敘在江東養病,若隨孫權,也能領些錢糧養家糊口。
“不過若荊州有難,我須回荊襄守土,萬望公子勿攔”,黃忠複開口說道。
“權記下漢升之言”,孫權點頭應道。
思路不通,很煎熬,對話有時候不知道怎麽寫,雖然大致情節已經設定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