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海事監

字數:3742   加入書籤

A+A-


    婁縣縣城不大,建築也雜亂無章,讓人無法相信這裏在多年之後,會發展成超過長安的國際大都市上海。

    縣城距離海邊還有些距離,但是剛好位於黃浦江和長江的交匯處,縣城周圍常有船隻經過,看上去很是繁忙。

    趙啟明猜測,這應該是確定了南洋海運的國策之後才有的光景。

    隨著江都碼頭和造船廠的興建,大量生產資源的勞動力來到了這裏,為了容納這些勞動力,婁縣縣城有很多正在修建的房屋。海事監便是在確定了南洋海運之後,由少府出錢新建的院子。

    海事監位於縣城的正北方,這裏應該鄉紳豪強居住的地方,周圍的民居錯落有致,外牆都都經過了粉刷,街道也有石板鋪路,很難見到水坑。更難得是,這裏緊鄰長江,隨江水衝刷而來的淤泥形成濕地淺灘,植被生長的格外茂盛,看上充滿了生機。

    婁縣令把趙啟明送到海事監就告辭了,說是要在縣衙準備酒菜為趙啟明接風洗塵。跟著婁縣令的其他人帶著趙啟明走進了海事監。在城外的時候趙啟明便已經知道,這些人都是他在海事監的屬官,但是這些官員都是說吳語的當地人,趙啟明跟他們交流時有語言上的障礙,便沒有太多話說。

    走進海事監,趙啟明發現這裏頗具長安的建築風格,台基厚重很有氣勢,走進前院就是待客的正廳,裏麵有屏風和客座。正廳後麵仍然屬於前院,有很多的房屋,想來應該是海事監辦公的地方。等到了後院便到了生活起居的地方。這裏已經有很多的花壇和古樹,即便在長安這也是近些年才興起的房屋風格,這讓趙啟明想起了自己的侯府。

    簡單來說,海事監既是對外辦公的地方,也是海事監官員起居的場所。

    趙啟明對此很是滿意,他走進海事監為他單獨準備的別院,本想把行禮放下來再休息片刻,但他的屬官都沒有離開,也跟著走進了院子裏。

    你們誰能聽得懂我說話。”趙啟明把自己身上的劍取了下來,交給了秦文。

    這些官員相視對望,為首的年輕人朝趙啟明行禮,然後勉強用官話答道:“聽得懂,但是說的不好。”

    趙啟明這才意識到,原來他說的話這些人能聽得懂,那這就好辦了。

    你們先去客廳等著,稍後我就過去。”

    聽到這話,這些官員果然都聽明白了,朝他行後便恭敬的退了出去。

    真是奇怪。”秦文放下了隨身的包袱,然後朝趙啟明道:“既然能聽得官話,為何就不會說?”

    其實他們會說。”趙啟明走進房間,舒服的躺在自己的床上,盡管是席地而臥,沒有侯府的火炕舒服,但是趙啟明舟車勞頓,好不容易能躺下來休息,也沒有那麽多的講究:“江都的主要官員都是朝中任命,很多都是北邊來的,這些地方官要跟上麵的人打交道,聽得懂是最基本的,讓他們說官話其實我們也能聽得懂,就是鄉音太重不怎麽好聽,這些人剛見到我,不想壞了我對他們的印象,也是羞於啟齒罷了。”

    趙啟明說的沒錯。海事監的屬官的確能說官話,但的確也是說的不好聽。剛見麵的時候這些人羞於啟齒,等趙啟明休息好去客廳,把婁縣的見聞當成開張白,刻意讓氣氛輕鬆起來,這些人便開始用帶著濃重鄉音的官話和他交流。

    海事監新立,正是百廢待興,群龍無首之時,少監不遠萬裏,從長安來婁縣赴任,我等自當鞍前馬後,為少監效力。”說的是“海事丞”薛凱,官話說的算是比較好的,但是看上去很是緊張,想來應該是官話說的比較好,被推選出來說些冠冕堂皇的話。

    趙啟明有些過於放鬆,整個人臥在主坐,吃著桌上的蜜餞,打量著薛凱。也看出了薛凱的緊張,這讓他想起了農事監的鄭國,他知道這種性格的人在官場不好混,能調任海事監肯定也是能力出眾,便對此人多了些印象。

    趁此機會,他也記住了在場其他人的官職和姓名。

    能來這裏的基本都是海事監的主要官員,比如掌管鹽政的“鹽官”,盡管官職也不算最高,但是鹽政事關國家稅收,來處理各種事務的官員經驗老道,在海事監很有地位,年紀也是最大的。除此之外還有“監作”,“錄事”,“掌固”等人,趙啟明分不清楚具體的職權,隻當是自己的辦事員了。

    其實今天要出現在這裏的應該還有“海事令”,也就是趙啟明的副手,也是他最重要的屬官,可以說在海事監裏除了趙啟明之外,就數海事令最有權力。但是海事監剛成立不久,海事令的職位空缺,目前還沒有人擔任。

    那就你來吧。”趙啟明吃著蜜餞,朝薛凱道:“既然你官話說得好,以後在我身邊也方便差遣,這海事令之職就交給你擔任如何?”

    聽到這話,薛凱再次緊張起來,說話也變得結巴:“下官,下官資曆尚淺,這海事令之職,恐怕,恐怕難以勝任。”

    趙啟明不在意的擺手:“既然我可以任免海事令的官職,我覺得你可以你就當,我要是覺得你不行,到時候再把你給罷免了就是。”

    聽到這話,海事監的屬官目瞪口呆,薛凱更是直接傻了。

    這都還沒就職海事令,就已經考慮免職的事情了,這也太隨意了些吧?

    既然我已經上任了,理應開始處理海運事務。”趙啟明總算坐了起來,朝在場的屬官說道:“但是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我剛到婁縣也要休息,視察碼頭和船廠的事情,等明天再說吧,現在先散會。”

    說完這話,他抓了把桌上的蜜餞,然後就走出了客廳。

    薛凱等人不知散會是何意,看到趙啟明起身也知道談話解釋了,但是他們麵麵相覷,總覺得今天的會麵太過隨意。這少監大人的表現也沒有京官的穩重和老道,這讓他們都有些心裏沒底。

    差點忘記了。”趙啟明從外麵伸出腦袋,好奇的打聽道:“婁縣當地可有好吃的?”

    聽到這話,薛凱等人徹底愣住了。

    他們絕對沒想到,剛到江都赴任的少監不問海事,卻關心起這無關緊要的東西,這少監是來江都赴任,到底是來掌管海事,還是來遊玩散心的?

    海事令如果沒事的話,就跟著我走吧,我想去縣城的街市。”趙啟明朝薛凱道:“放心好了,不用你出錢,我來請客。”

    薛凱表情茫然的站了起來,他莫名其妙被提拔為海事令,現在又要跟著少監去街市閑逛,難道說這就是自己任職海事令,主要的職責就是跟著少監閑逛?

    薛凱覺得有些憂心,也覺得緊張,但趙啟明都發話了,他也隻能跟著去。

    趙啟明很快就帶著秦文和薛凱離開了,留下其他官員大眼瞪小眼。聯想起這位少監的坐姿,和委任“海事令”時輕浮的態度,他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了“紈絝子弟”這個詞。

    他們早就對長安城的那些貴胄之家的公子哥有所耳聞,沒想到這次長安派來的少監,居然就是傳說中自由散漫的紈絝子弟。這讓他們都有些擔憂,總覺得自己的前途,會毀於這位新來的少監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