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接受?
字數:1927 加入書籤
趙啟明算是明白了,所謂的官不可於民爭利,完全就是句場麵話。
讓絲綢商為宮裏織造絲綢,上繳部分所得是要討好漢武帝,除此之外少府還要收購其餘的絲綢,通過掌握定價權的方式獲取暴利,再將所得上繳給國庫,朝中便有了大筆的進項可用作開支。
這些條件既滿足了漢武帝的利益,也讓朝中的官員有利可圖,自然是大家歡喜。但如果當真接受了這些意見,絲綢商就可憐了。
如果朝中的意見隻是征收重稅,那還可以接受,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絲綢商完全可以抬高絲綢價格,把這些錢賺回來。可是少府規定,這些絲綢商隻能跟絲綢織造署進行交易,那也就意味著定價權掌握在少府的手中,絲綢商連議價的權利都沒有,真正成了任人宰割的魚肉。
趙啟明不支持這種做法。
他覺得少府提出的條件沒有長遠的目光,隻顧著眼前的利益,無異於殺雞取卵。但可惜的是,少府提出的條件,根本就沒有回旋的餘地。
靜安公主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對絲綢商人提出的條件是朝中的文官商議的結果。如果這單純是少府的意思,他還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實在不行就用家庭暴力強迫靜安公主就範,但如果是朝中商議的結果,他就沒辦法了。
好在少府沒有強製推行苛政的意思,靜安公主也說要他和當地的絲綢商rén miàn談,這就意味著當地的絲綢商人有拒絕那些條件的權利。
在趙啟明看來,江都本地的絲綢商人不傻,看出少府所開出的條件是在盤剝他們,就不會參與絲綢作坊的投資。
懷著這樣的想法,他約見了李文泰。
盡管他來江都之後,也認識了些當地的商人,但他始終把李文泰當成他和江都商人的中間人,尤其是在要緊的事情上,他都會事先和李文泰進行討論。
大概是吃過午飯之後,李文泰來了海事監。
“這是紅珊瑚。”李文泰是帶著禮物來的,跟趙啟明寒暄了幾句,就從木匣中拿出紅色的珠串,客氣的朝趙啟明道:“聽說少監喜歡文玩,在下特意找人做成了手珠,隻是可惜江都沒有能工巧匠,這手藝恐怕難入少監法眼。”
老實說,這手珠的工藝的確不怎麽樣,趙啟明在流金閣養的那些人,即便是找出個學徒來也比這好,但李文泰拿出這手珠的時候,他還是有種被驚豔的感覺。
原因無他,實在是這珊瑚的成色太好了。
“南洋來的吧?”趙啟明起身接過手串,饒有興趣的打量了起來:“看成色應該是出自深海,長安城可沒有這樣的好東西。”
“還是少監識貨。”李文泰很佩服趙啟明的眼界,便接著道“紅珊瑚在近海根本就難以找到,隻有南洋那些精於潛水之人,才能采集如此珍寶。”
“那你這紅珊瑚是哪裏來的?”
“是家父從貨商手裏購得,說是馬來島上的水產。”
“馬來西亞來的?那可真是遠渡重洋。“趙啟明說著,很是喜歡這紅珊瑚,但最終他還是遺憾的把手串放回了木盒中,然後道:“無功不受祿,今天找你來沒好事,可能還會讓你為難,就更不敢收你的東西了。”
聽到這話,李文泰的表情有些吃驚:“少監這話是何意?”
“你先坐下來,聽我說完就知道了。”趙啟明心裏裝著絲綢織造署的事,真不好意思收李文泰的東西,但既然人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