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冠軍侯
字數:1606 加入書籤
趙啟明沒跟李文泰客氣,是因為絲綢織造的新政,不會有損本地商人的利益,反而會讓他們受益,李文泰就理所應當要給他送禮。
這些原本從事其他生意的商號,將會取代原來的絲綢商,在江都籌建作坊,生產出無數的絲綢,然後再利用已經開通的海運渠道,便能把絲綢帶去南洋。
在這些富商看來,絲綢的價格就算被江南織造署控製,那也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意,隻要絲綢織造署把絲綢轉賣給他們,他們就能用這些絲綢換回有價無市的紅珊瑚,甚至是已經在長安城隨處可見的黃花梨,那也同樣是讓人趨之若鶩的暴利。
這就是江都富商的生財之道。
他們根本不在乎絲綢在江都的價格。對他們來說,絲綢是可以在南洋流通的貨幣。利用絲綢換回來的紅珊瑚和黃花梨,在江都進行交易之後,才是他們想要的真金白銀。
毫不誇張的說,少府在江都設立絲綢織造署,將會是難得的機遇。原來的絲綢商處境艱難,沒有能力參與作坊的籌建,但江都本地財力雄厚的貨商,絕沒有放過這次機會的道理。
趙啟明覺得自己明白了,但還是想不通的地方,便坐在火盆旁邊,朝靜安公主質疑道:“江都本地的貨商想要有更多的絲綢,在海運開通之後,就該自己籌建修建作坊,為何要等到少府設立江南織造署,壟斷了整個絲綢市場,才踴躍的參與進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地方。”
靜安公主還在坐月子,這段時間不能外出,本就覺得有些無聊,正在床上看著書,見到趙啟明臉色難看的進來,便放下書來,饒有興趣的笑看著他:“夫君當真以為,沒有朝中的許可,那些富商敢開作坊?”
“有何不敢?”趙啟明理所當然道“人家自己生產絲綢,自己再拿到南洋去賣,難道還觸犯了漢律不成?”
“生產絲綢當然不觸犯漢律,原來的絲綢商販去織戶家中收購絲綢,也沒有誰明令禁止。”靜安公主風輕雲淡的道:“但如果按照夫君製定的計劃,大型絲綢作坊所建房屋與村寨無異,作坊之中還有數以百計的織工聽候差遣,就算目的是生產絲綢,但如此聚眾從事,地方官完全可以以作亂為由,將其繩之以法。”
聽到這裏,趙啟明的表情詭異:“你的意思是說,我的瓷器作坊也觸犯了漢律,要是有人說我聚眾起事,我還真沒辦法為自己申辯?”
靜安公主重新拿起書看著,空著的手還輕拍著懷裏的蟬兒:“夫君是開國功臣之後,還是陛下加封的鄉侯,加之和少府有合作關係,地方官不會去找瓷器作坊的麻煩,那些絲綢商沒有這尊貴的身份關係,這江都又是百越雜居之地,地方官以治亂為準則,眼裏可揉不得沙子。”
趙啟明抓耳撓腮,發現靜安公主說的還真有些道理。
資本主義在中國古代始終沒有發展起來,最大的阻礙除了重農輕商的社會風氣之外,還有中央集權對地方上的絕對控製,不能容許這種聽命於地方豪強的組織存在,不然以商人的精明,又怎麽會想不到集中生產的效率,要強於家庭手工作坊的道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