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桑蠶的問題

字數:1909   加入書籤

A+A-


    身為關中人的周福和徐少監,都喜歡上了陽澄湖的螃蟹。這說明關中人其實能夠接受河鮮水產,之沒有食用魚蝦的習慣,那隻是因為沒有好的烹飪方法。

    在趙啟明看來,如果單從飲食的角度來說,南方人的確要比北方人更為精細。

    這是由於江南的氣候條件更適合農作物的生長,不用精耕細作也能有好的收成,再加上遠離政治和軍事中心,曆史上沒有發生太多的戰亂,使得南方的百姓安居樂業。

    都說飽暖思淫欲,南方百姓的安居樂業,便開始學著利用有限的物質條件,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享受。

    他們發現了螃蟹的鮮美,通過清蒸的方式烹製,再配以黃酒食用,就讓螃蟹成為了讓人難忘的美食。更彌足珍貴之處在於,這種美食在南方隨處可見,即便是最為窮困的百姓也能輕易獲取,但如果是在北方,這卻是連達官顯貴都沒有機會享用的東西。

    趙啟明可以不管北方的那些貴族,但他不能忘了帝國主義的靜安公主。

    當他在陽澄湖邊享用完了地道的大閘蟹之後,他還特意讓漁家再捕撈些螃蟹,等他離開吳縣時順便帶走,就能讓靜安公主也品嚐到大閘蟹的鮮美。既然連周福和徐少監都能夠接受陽澄湖的螃蟹,那靜安公主也肯定會喜歡上這種美食。

    離開陽澄湖後,趙啟明想起了絲綢作坊的事。

    在吃螃蟹的時候,他便已經經和徐少監達成共識,決定以杜絕汙染為原則,重新選擇別處建絲綢作坊,針對陽澄湖的考察自然也就結束了。但徐少監如此虛心受教,總不能讓人無功而翻,所以趙啟明打算提醒徐少監,關於桑田的問題。

    都說無巧不成書,趙啟明正準備說起桑田的事情,徐少監剛好指著前方道,少監請看:“小侯爺請看,那就是桑田。”

    趙啟明看了過去,發現那在路邊不遠的地方,有片整齊的樹林。

    他其實不認識桑樹,但即便認識,眼下也已經到了冬季,桑葉早就已經脫落,根本就看不出究竟。

    盡管如此,他還是翻身下馬,然後朝徐少監道:“時間還早,過去看看吧。”

    “看桑田?”周福覺得無聊:“北方隨處可見的東西,這有什麽好看的。”

    趙啟明沒理他,放金牙在路邊散步,然後就帶著徐少監和馬縣令過去了。

    到了近處趙啟明才發現,這裏的桑樹很是整齊,彼此間的距離適中,連樹冠的高度也基本一致,這顯然是人工栽種,並且精心護理的結果。

    “照料的不錯,但就是數量太少。”趙啟明撿起地上的枯枝爛葉,然後看向遠處。他發現那裏還有同樣的桑田,隻是離得很遠,便朝徐少監道:“如果這些桑樹能把集中種植,管理和采集的時候就能方便許多。”

    聽到這話,徐少監不動聲色道:“百姓的田產有限,能拿來種桑的土地本就不多,何況這種桑養蠶的都是些婦道人家,能織出絲綢賣錢已經不錯了,這桑田要是再多些,恐怕也拿不出更多的精力去織造。”

    “可徐少監難道就沒想過,現在的桑田根本不能滿足絲綢作坊的需求?”

    徐少監有些驚訝,但還是道:“眼下正在籌建的作坊不多,且分布在吳縣和廣陵,還有錢塘等地,就算當地的桑田不足,也能從其他郡縣收購。”

    “這隻是明年的情況。”趙啟明扔了手裏的枯枝爛葉,接著朝桑田伸出走去:“等過了明年,絲綢作坊的數量還要增加,到時候江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