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河西軍的布置

字數:4424   加入書籤

A+A-


    元和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隴西城。

    河西軍從長安城敗退已經將近十天,經過這段時間的調養,王承彥的身子終於還是好了一些。不過王承彥到底已經是到了天命之年,三萬餘主力全滅之下悲憤吐血,就算是身子勉強休養過來了,這精神上麵卻仍是有些低迷。

    勉強休養十來天之後,感覺自己在精神上終於好了些,王承彥立即召集麾下眾將前來商議河西軍接下來的布局。

    帥府大廳之中,王承彥此時正高坐於上首,看到自己麾下幾名心腹已經基本到齊,王承彥咳嗽一聲之後開口道:“本帥自行伍之中起身,這大半輩子不知道已經幾起幾落了。此番攻打長安城兵敗,隻是讓我軍一時步入低穀而已,隻要漢陽郡和安定郡還在我軍手中,我們總有重新發展起來的一天。不過自從我軍敗退以來,想必涼州方麵有些勢力也該蠢蠢欲動了,對於眼下的局勢,你們都有什麽看法?”

    宋之問憂心忡忡的開口道:“主公,武都郡方麵現如今已經徹底被鷹揚軍給占領了。原本武都郡七縣之中還有故道縣控製在我軍手中,不過自從我軍兵敗長安城之後,趙弘立即命人前去攻下故道縣。屬下以為,鷹揚軍是我軍目前所麵臨的威脅之一。”

    說到這裏,宋之問略微整理下思緒,然後接著道:“除了鷹揚軍之外,根據我軍斥候的稟報,這幾日一來隴西郡和金城郡方麵同樣不太平,各處都在傳說主公您已經病重的消息。屬下以為這個消息肯定是有人在故意傳播,其目的就是為了引誘隴西郡和金城郡方麵的羌人以及胡人趁著我軍兵力薄弱之時前來攻打我們。”

    這十來日之間因為王承彥一直在安心養病,所以整個河西軍的一應事物全部壓在宋之問身上。呂行儉雖然已經投靠自己,不過王承彥對於他的信任明顯不如宋之問,從長安城返回之後,呂行儉也是一直作為宋之問的副手去處理一些簡單事情。

    對於河西軍目前的局勢,在座數人之中宋之問才是看的最清楚的。

    以前河西軍勢力強大,金城郡等地的胡人根本就不敢南下,而隴西郡方麵的羌人同樣是表麵臣服於河西軍的治下。可惜此番長安城兵敗之後,整個河西軍主力基本上損失殆盡,如此一來自然無法繼續彈壓這些羌人以及胡人了。

    大將呂東抱拳道:“主公,隴西郡和金城郡等地的羌人跟胡人雖然想要有所動作,不過暫時他們尚未出兵,反倒是武都郡方麵已經被鷹揚軍給全部占據,若是我軍不能盡快將武都郡收複,時間一長隻怕鷹揚軍就能慢慢發展起來了!末將以為,我軍眼下應該調集大軍直撲武都郡,爭取盡快將盤踞在那裏的鷹揚軍全部剿滅!”

    長安大戰,呂東身中兩處箭傷,不過傷勢並不是太重,經過這十來天的修養之後已經基本上沒有什麽大問題了。

    王承彥尚未開口,倒是宋之問聽到呂東的建議之後苦笑著搖頭道:“此計不成,眼下我軍根本就沒有餘力去主動攻打武都郡了。鷹揚軍與其主將趙弘並非易於之輩,而且這段時間以來他們同樣是在加固下辨城的城防,以我軍現在的兵力,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攻破下辨城,若是大軍在武都郡牽製太久,萬一羌人和胡人已經出兵,到時候我們來不及回援隴西城,那可就真的揮悔之莫及了。”

    宋之問這些日子以來坐鎮隴西城,如果能夠機會重新收複武都郡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之所以沒有調遣大軍前去,主要是因為現在的河西軍總兵力已經遠遠比不上開戰之初了。

    看到呂東似乎仍未放棄自己的打算,宋之問繼續道:“非是我不願意重新奪回武都郡,隻是眼下我軍所能調動的總兵力隻有八九千人,而且這些軍士的戰鬥力一般,再加上修繕過後的下辨城防禦較高,以這些兵力根本就無法攻破下辨城!”

    那依軍師之見,眼下我軍卻該如何布置?”聽到宋之問說現在還能調動的總兵力隻剩下八九千人,呂東終於放棄了主動進攻武都郡的打算。

    宋之問對著王承彥略一拱手,然後說道:“主公,對於我軍來說,兵力不足才是目前最為嚴峻的問題。鷹揚軍占據武都郡,短期內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消化,反倒是那些羌人和胡人早已經對於我軍占據的地盤虎視眈眈,眼下正是我軍兵力薄弱之時,他們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頓了頓之後,宋之問繼續道:“以屬下之見,我軍目前要盡快將漢陽郡和安定郡北部地區的百姓向南遷徙,然後在隴西城和冀縣城之中囤積足夠的糧草和各種守城器械以待敵軍主動來攻。”

    將百姓向南遷徙,主要是為了不給那些羌人和胡人留下補給,用以限製他們的後勤能力。這些羌人尤其是胡人曆來劫掠成性,對於他們來說漢陽郡和安定郡北部的百姓完全就是待宰羔羊,一旦他們開始出兵之後,這些百姓隻能是淪為他們刀下冤魂。

    不過若是能夠在他們出兵之前將這些百姓盡量遷徙到冀縣城和隴西城等南部大城附近,這些胡人自然無法劫掠百姓增加補給。

    宋之問建議在冀縣城和隴西城之中擺出一副防禦姿態,目的就是為了跟他們去打持久戰。無論是羌人還是胡人,長時間大戰都會讓他們後勤方麵壓力倍增,一旦他們的後勤補給無法正常供應,那就隻能放棄攻打冀縣城和隴西城,然後返回老巢之中。

    呂行儉此時也算是河西軍謀士之一,不過自從長安敗仗之後,王承彥對他的態度明顯冷落了許多。呂行儉自然也明白這是王承彥對於自己不滿意了,所以今日商討戰略之時根本就沒有開口。

    倒是呂東聽完宋之問的布置之後皺眉道:“軍師,眼下武都郡已經丟了,若是我軍再繼續收縮防禦,隴西郡方麵可就徹底成了那些羌人的天下,就算是我們能夠打贏這一仗,僅剩下漢陽和安定兩郡,將來恐怕也是很難恢複到最盛時期了。”

    宋之問歎息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我軍眼下能夠調用的兵力極為有限,而這些羌人和胡人隨時都有可能出兵,就算是我們想要招募新兵也來不及了。如果是收縮防禦的話,在敵軍攻到城下之時我們還能從城中抽調一些青壯協助守城。如果不收縮防禦,以我軍現在的兵力隻能被敵軍給各個擊破。”

    這也是最為無奈的事情,以河西軍目前的兵力而言,宋之問早已經做好了放棄隴西郡的打算。畢竟漢陽郡和安定郡方麵才是河西軍的老巢,隴西郡之中羌人眾多,一旦大戰起來對於河西軍根本沒有什麽幫助。

    武都郡方麵已經丟了,隴西郡此時同樣是成了雞肋,繼續死抓著不妨也沒有什麽用處了,倒不如果斷一點直接放棄,然後收縮兵力在漢陽郡和安定郡之中全力布防。

    冀縣城是漢陽郡郡治之所在,而隴西城則是河西軍大本營,安定郡的郡治在臨涇,不過臨涇距離這些羌人和胡人的勢力範圍較遠,如果無法突破薊縣城跟隴西郡的阻擋,他們根本無法抵達臨涇。

    在宋之問的謀劃之中,此次是要調集大軍全力防守薊縣城和隴西城,然後利用城牆和城中囤積的糧草跟他們死耗,一旦耗到這些羌人跟胡人後勤不繼的時候,則此戰自然就是河西軍勝了。

    聽罷宋之問這番布置,王承彥一番權衡之後皺眉道:“若是按照這個布置,我軍在安定郡方麵根本就沒有什麽兵力駐守了。那些羌人和胡人雖然無法抵達安定郡,不過鷹揚軍可沒有這個困難,他們完全可以從武都郡方麵北上,然後直撲安定郡。若是趙弘果真趁機出兵,安定郡方麵我軍卻該如何布置?”

    宋之問麵色沉重的開口道:“若是趙弘果真趁機出兵安定郡,我軍也唯有死守而已!臨涇城畢竟是郡城,我軍先將安定郡之中大部分兵力全部收縮到臨涇城之中,然後再從城中抽調一些百姓協助守城。鷹揚軍新立戰鬥力一般,而且趙弘還要留出部分兵力駐守武都郡,真正能夠派去安定郡的兵力有限,若是我軍拚死一戰,或許能夠擋住!”

    這十來天以來,宋之問也曾想過到底如何對付盤踞在武都郡的鷹揚軍,不過想來想去卻也沒有什麽法子能夠解決。說到底,還是河西軍現在的兵力過於薄弱,若是調遣大軍將冀縣城和隴西城作為重點布防之地,在安定郡之中的兵力部署自然就更為薄弱了。

    聽到宋之問說完這些,王承彥同樣是沉默起來。

    片刻之後,王承彥緩緩從座位上站起來,然後對著呂行儉吩咐道:“就按軍師的意思去辦吧,還請呂先生率領部分軍士先將漢陽郡和安定郡以及隴西郡方麵的百姓盡量內遷。”

    呂行儉拱手道:“屬下遵命。”

    呂東何在?”

    末將在,主公有何吩咐?”聽到王承彥的喝令,呂東起身抱拳道。

    軍師方才的意思你也聽到,此番阻擊敵軍主要是以冀縣城和隴西城為根據,隴西城方麵本帥親自坐鎮,不過冀縣城方麵就要你去率軍駐守了。”

    呂東抱拳道:“末將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