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冀縣城的歸屬

字數:4614   加入書籤

A+A-


    當今天下無主,各路諸侯哪個不想稱王稱帝?不過這些節度使也都不是傻瓜,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所以在實力不夠的時候,隻能是自領一方節度使大帥。

    涼州十郡,西北部地區的敦煌、酒泉和張掖三郡較為偏遠,一旦鷹揚軍成功將漢陽郡和隴西郡控製在手中,再加上已經拿下的安定郡和武都郡,剩下金城郡、北地郡和武威郡根本就無從抵擋鷹揚軍。

    張光庭想要出仕鷹揚軍,並不是頭腦發熱做出的決定。以張家在隴西城的地位,隻要主動前去投靠,自己肯定能夠得到趙弘的重用。

    而現在涼州一地鷹揚軍勢力最大,武威郡和金城郡等地勢力分散,白蓮教龜縮在長安城之中,連右扶風地區都無法影響,對於涼州方麵的局勢更是隻能作壁上觀。

    鷹揚軍占據隴西城之後,隻要稍稍有所發展,想要拿下金城郡和武威郡等地並不困難,甚至還有機會重新將長安城奪取。

    對於這些情況,張文書本人同樣是看的清楚,隻是作為張家之主,在很多時候張文書必須要對自己的家族負責。投效鷹揚軍縱然有千般好處,一旦鷹揚軍敗北,自己張家也要跟著陪葬。

    不過張光庭到底是他最滿意的嫡長子,所以聽罷張光庭一番分析之後,張文書最終還是歎息道:“既然你已經打定主意,為父自然不會多加阻攔。你放心吧,為父這就聯絡城中士族主動投降鷹揚軍,然後趁機將其推薦到趙弘麾下!”

    隴西城被王承彥盤踞多年,城中錢糧等物並不缺乏,不過最關鍵的是曆經數場大戰以後,城中那些青壯的數量迅速減少,趙弘雖然有心征兵,此時卻是難以為繼。

    隴西城大帥府之中,趙弘正跟眾人商議如何應對冀縣城方麵的情況。

    根據前方斥候的最新稟報,北宮玉率領麾下三萬餘大軍死命攻打冀縣城,而呂東則是調動城中大軍和青壯死命守城,這半個月下來,北宮玉根本就未能攻入城中。

    金狼部攻打隴西城,因為大軍所需的糧草不多,所以呼赤下令全力攻城,在短短時間內疚損失數萬人。現如今整個隴西郡方麵已經大半落入三狼羌手中,北宮玉倒是不愁糧草不繼的問題,所以在攻打冀縣城之時並不急於求成,隻是慢慢消耗城中守軍。

    不過在鷹揚軍攻下隴西城,而金狼部大軍又撤回金城郡以後,北宮玉立即覺得壓力倍增,所以這才加強攻勢開始猛攻冀縣城。

    大廳之中,郭長安開口道:“主公,冀縣城被圍困十餘日,北宮玉麾下現在也隻有萬餘大軍而已,而且這些大軍大戰許久疲憊不堪,屬下以為我軍應該立即出兵冀縣城!”

    三狼羌雖然未能攻下冀縣城,不過北宮玉麾下此時至少還有一萬餘大軍,聽到郭長安建議直接出兵冀縣城,劉慶昌略顯遲疑道:“三狼羌雖然損兵折將,不過北宮玉麾下一萬餘大軍至少還有一戰之力,若是此時前去冀縣城,萬一北宮玉放下冀縣城不打,反而掉轉矛頭對付我軍卻該如何?”

    郭長安胸有成竹道:“無妨,以來三狼羌那些羌兵戰鬥力有限,雖然此時還有一萬餘人,不過大部分都是疲憊不已,北宮玉未必就有膽子跟我軍一戰。至於其二,隴西城方麵此時雖然還在三狼羌手中,不過白馬羌跟三狼羌乃是世仇,若是一旦三狼羌兵力損失過大,隴西郡則即將不保,如此一來北宮玉自然不敢跟我軍戰上一場。”

    郭長安的意思很明白,隴西城雖然暫時被三狼羌趁機占據,不過白馬羌卻仍是在一邊虎視眈眈。鷹揚軍此番前去冀縣城,至少是大軍數千人,就算北宮玉掉轉矛頭跟鷹揚軍大戰一場,取勝之後對於他來說也沒有什麽好處。

    一旦跟鷹揚軍交鋒之後損兵折將,不但攻打冀縣城的目標無法完成,就連隴西郡方麵同樣是無法保全。

    看到趙弘仍在沉思之中,郭長安繼續道:“在我軍出動之前,主公可以吩咐斥候隊在冀縣城附近散播謠言,就說白馬羌最近正在向隴西郡方麵集中兵力。不管北宮玉信不信這個謠言,隻要一收到白馬羌出動的消息之後,自然就不敢再跟我軍硬撼!”

    張文遠同樣是略顯憂心道:“就算北宮玉不敢跟我軍硬撼從而率軍遁往隴西郡,冀縣城之中此時至少還有一兩千可戰之兵。呂東此人乃是王承彥麾下鐵杆心腹,以我軍現在的兵力而言,就算是前去強攻,隻怕也未必能夠一舉破城。”

    河西軍此次收縮防禦,將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隴西城和冀縣城之內,王承彥親自駐守隴西城,將冀縣城方麵的防禦則是全部交到呂東手中,這也足以看出王承彥對於呂東的信任。

    張文遠的顧慮雖然有幾分滅自己威風的意思,不過以冀縣城之中現有的兵力而言,這同樣是鷹揚軍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聽到張文遠如此一說,趙弘開口道:“此事倒是不用過於顧慮,眼下王承彥已死,河西軍覆滅在即。就算是呂東能夠忠於王承彥不肯背叛,他也無法保證城中其餘軍士沒有別的想法,隻要我軍將王承彥的人頭往城頭上一扔,城中守軍的氣勢至少跌落大半!”

    對於如何攻下冀縣城的問題,趙弘已經是考慮良久了,王承彥自殺之後,趙弘命人將其頭顱砍了下來,這也是為了攻打冀縣城做準備。

    聽到趙弘如此一說,郭長安立即開口道:“主公,事不宜遲啊,屬下以為我軍應該立即出動大軍前去冀縣城!”

    元和十一年,五月十三,冀縣城以西,三狼羌大營之中。

    從四月底率領三萬餘大軍來到冀縣城,北宮玉已經在城外大營之中呆了半個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以來三狼羌對於冀縣城的進攻雖然不算太猛烈,卻也未曾停下過,所以原本跟隨北宮玉一起前來冀縣城的三萬餘大軍,隻剩下一萬七八。

    在收到隴西城破的消息之後,北宮玉心急之下催動大軍猛攻冀縣城,結果這兩三日以來折損大軍超過五千人,此時在冀縣城外的三狼羌大營之中,隻剩下一萬餘名軍士,這其中還有不少傷兵。

    帥帳之中,北宮玉此時正在思索著自己接下來到底該如何動作。原本氣勢滔滔前來冀縣城以為可以一舉破城,而當三萬餘大軍折損過半之後,是否要繼續攻打城池則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隴西城破之後鷹揚軍會有何動作,北宮玉同樣是要考慮進來。

    就在北宮玉沉思之間,忽然有一名斥候從外麵進來稟報道:“報!大王,隴西城急報!”

    聽到隴西城急報的消息,不光是北宮玉麵色一變,就連大帳之中的司馬長跟鐵石同樣是心中一緊,隴西城急報,這極有可能是鷹揚軍朝著冀縣城出兵了。

    果然,看到北宮玉示意自己快說之後,這名斥候立即接著道:“大王,根據前方最新消息,鷹揚軍出動三千人朝著冀縣城方向趕來,預計在明天夜間或者後天一早到達城外!”

    聽到鷹揚軍隻出動三千人,北宮玉先是揮手示意這名斥候退下,然後準備跟司馬長和鐵石接著商議軍情。

    不過這名斥候卻是未曾退下,而是繼續開口道:“大王,除了隴西城方麵消息之外,還有一個消息在我軍大營之中傳開,隻是屬下暫時還無法確定這個消息是真是假。”

    北宮玉皺眉道:“什麽消息?”

    軍中有傳言說,白馬羌現在正在向隴西郡方麵集中兵力,屬下已經加派斥候前去隴西郡方麵仔細打探了,隻是他們尚未回來,所以暫時還不能確定這個消息的真假。”

    聽到這名斥候如此一說,司馬長開口道:“大王,這個消息肯定是鷹揚軍斥候故意在冀縣城附近傳言開來,然後讓我軍之中的軍士聽到,所以才會在大軍之中傳開。”

    對於白馬羌這個老對手,北宮玉卻是從來不敢輕視的,所以聽到司馬長的分析之後沉聲道:“在你看來,鷹揚軍故意傳播這個消息,是確有其事還是想要引起本王的重視,從而讓我軍不敢在冀縣城外跟他們大戰一場?”

    大王,白馬羌此時還在隴西郡附近,連我軍都不知道他們是否正在集結的消息,鷹揚軍對於這個消息自然更是無法知曉,所以這個消息基本可以判定是假的。”

    說到這裏,司馬長麵色凝重的繼續道:“雖然這個消息多半是假的,不過屬下卻以為我軍確實已經無法繼續攻打冀縣城了,甚至沒有辦法殲滅這支三千人的鷹揚軍,隻能是先行退回隴西郡。”

    此番前來冀縣城,自己所帶的三萬餘大軍折損大半,聽到司馬長建議自己立即撤回隴西郡,北宮玉忍不住皺眉道:“軍師何出此言?這支鷹揚軍總兵力不過三千人而已,我軍在城外至少還有一萬餘大軍,就算無法攻破冀縣城,至少殲滅這支鷹揚軍還是能夠辦到的。”

    司馬長苦笑道:“大王,以我軍現有的兵力而言,確實能夠擊潰這支三千人的鷹揚軍。不過擊敗他們之後,我軍同樣是難免一些損失,若是我軍隻剩下四五千人,就算是能夠返回隴西郡,又如何壓製白馬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