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喜事

字數:4643   加入書籤

A+A-


    呂弘毅身邊本來就隻剩下百餘人的死士,以數千騎兵圍剿之,很快就將這些殘兵清理幹淨。嚴開山一麵吩咐大軍立即打掃戰場,一麵則是派出斥候緊急去將呂弘毅已經身死的消息送往南鄭城報告趙弘。

    元和十二年,七月初六,南鄭城鬧市口。

    所謂鬧市口,原本是南鄭城之中最為熱鬧和繁華的坊市入口,隻是最近這段時間以來,因為城外鷹揚軍兵臨城下和城中呂弘毅發動全城進行抵抗,所以就算是鬧市口也沒有幾個人影。

    昨夜一戰鷹揚軍徹底平定南鄭城,原本城中還剩下的一萬餘正兵隻有少部分戰死,其中至少近萬人全部都選擇棄械投降。

    趙弘在確認呂弘毅身死之後,吩咐郭長安連夜發動軍中文書準備張榜安民,此時鬧市口之中正有一處榜文,被兩個鷹揚軍軍士左右持刀護著,而一群群百姓則是擠在榜文下麵,讓其中有些認字的人讀著榜文上麵的內容。

    對於趙弘來說,漢中郡現如今已經是完全處於鷹揚軍治下,所以對於城中這些百姓自然是不會再有什麽加罪。

    不過呂弘毅久鎮漢中郡,在南鄭城之中同樣是有一部分鐵杆心腹,對於這些人,趙弘自然是不能輕易放過。

    呂弘毅一眾家眷昨夜想要趁機出逃,最終卻是在鷹揚軍的威壓之下全部被擒。除了呂弘毅的家眷之外,趙弘同樣是吩咐大軍連夜清洗城中,將那些跟呂弘毅來往過密的家族全部連根拔起。

    今日在鬧市口張貼榜文,一方麵自然是為了張榜安民讓城中百姓放心,另一方麵卻是宣布在鬧市口準備殺人的事情。

    亂世當用重典,在破城之前趙弘就已經告知呂弘毅,如果他不肯開城納降,等到城破之後自然是滿門抄斬一個不留。今日城池既破,趙弘自然不會繼續留下呂弘毅家眷這些不安因素。

    按照古老傳說,中午時分陽氣最重,人一旦死了之後就連魂魄還很難留存。趙弘雖然不太相信這些東西,不過戲文裏麵午時三刻開刀問斬倒是聽的多了,所以呂弘毅一家老幼加上城中原本和呂弘毅來往過密的大族全部都被押解至此,然後再午時三刻一個個開刀問斬。

    呂弘毅駐守漢中郡多年,一開始時候對於南鄭城之中的百姓還是多有恩惠,不過昨夜一戰呂弘毅為了出城逃命讓城中百姓充當擋箭牌,再加上這段時間以來防守城池折損了不少的青壯和大軍,而這些青壯和軍士又全部都是漢中郡本地人士。

    如此一來,城中百姓對於呂弘毅原本的一些恩惠自然是全部忘掉了,當看到高台之上劊子手一個個砍倒呂弘毅家眷的時候,城中百姓倒是立即歡欣鼓舞起來。

    南鄭城,郡守府。

    趙弘此時正和眾將在大廳之中坐著,秦猛從門外進來稟報道:“報!主公,呂弘毅一家上下三十七口加上一眾城中叛逆已經在鬧市口全部斬殺完畢!末將特來複命!”

    鬧市口殺人,負責行刑的自然是原本城中監牢裏麵的劊子手,不過為了保證萬無一失,趙弘還是吩咐秦猛率領一千名大軍負責監斬。

    聽到秦猛的稟報,趙弘略一點頭表示知道了。

    郭長安開口道:“主公,漢中郡乃是成都方麵的北部屏障,眼下雖然落入我軍手中,不過屬下以為杜元恒絕不會就此甘心,還請主公留下足夠的兵力繼續鎮守南鄭城!”

    漢中郡方麵的戰略位置實在太過於重要,如果鷹揚軍將其掌握,就能隨時出兵向南威脅到成都方麵。杜元恒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擴充本身的勢力,都不可能輕易放棄整個漢中郡。

    上次一番大戰下來成都軍雖然折損三萬餘人,不過成都附近幾個郡尚在杜元恒手中,最多兩三個月的恢複之後,杜元恒完全還有實力繼續向漢中郡出兵。

    趙弘對於這一點倒是看得清楚,隻是一時之間很難決斷到底留誰在南鄭城之中負責鎮守。

    略一沉思之後,趙弘對著張文遠開口道:“漢中郡方麵關係甚大,而且杜元恒和成都軍都不是易與之輩,本帥意欲給你大軍一萬五千人負責駐守南鄭城,你可願領命?”

    曆經連續兩場大戰之後,鷹揚軍本身同樣是損失不少,趙弘現在也無力繼續調動大軍前去攻打成都,所以隻能是暫時采取守勢進行恢複,等到後方新兵招募訓練完成之後再繼續用兵。

    南鄭城這地方戰略位置太重要,自己麾下大將除了石守信之外,也隻有張文遠還能獨擋一麵,所以趙弘也隻能將他留在南鄭城之中。

    聽到趙弘的吩咐,張文遠立即抱拳道:“主公放心!末將必定不辱使命!”

    除了這些表麵上的事情之外,城中漢中軍降卒同樣是一個需要處理的事情。這些守軍本身都是漢中郡人士,而整個漢中郡和南鄭城卻是剛剛落入自己手中,為了確保張文遠在城中駐守不會出什麽問題,趙弘也隻能將這些降卒全部調往長安,準備訓練之後再讓他們重新歸隊。

    元和十二年,七月十二,趙弘這才率領一眾大軍返回長安城。

    自從大楚朝廷徹底崩潰到現在,已經是過去四五年的時間了。此時整個天下仍是各路節度使互相攻伐,百姓雖然困苦不堪,不過有些勢力卻是以為這是自己崛起的最佳時機。

    從南鄭城返回長安城之後,鷹揚軍節度使府下麵的官員不止一次想要勸進讓趙弘稱王,隻是趙弘一直對這件事情沒有允口,所以城中官員對於勸進的事情卻是一浪高過一浪。

    在其位謀其政,在鷹揚軍剛剛起步的時候,趙弘有什麽想法可以跟自己麾下數百大軍直接溝通。但是現如今鷹揚軍轄下已經是控製了十幾個郡,就連長安城都落入自己手中,放眼整個天下也是一股很大的軍閥勢力了。

    這個時候如果自己直接表示不肯稱王,難免會讓節度使府麾下的一眾文武官員失望。亂世爭雄除了搶地盤之外想辦法聚眾同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節度使府麾下的這些官員全部都跟自己離心的話,到時候自己也就離敗亡不遠了。

    隻是現在天下雖亂,各路節度使卻沒有傻瓜,除了徐邦瑞自稱國公之外,其餘各路節度使還沒有人敢真正稱王,趙弘擔心自己一旦稱王之後立即就會被人槍打出頭鳥,為了一個名號冒這麽大的風險實在有些不值。

    最終還是張光庭建議,讓趙弘親自出麵將長安城和隴西城之中的幾大家族全部召集起來,同時還有節度使府轄下的一些郡守,然後秘密舉行了一次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趙弘很明白的告訴大家,現在稱王還遠遠不到時候,在涼州局勢徹底安穩下來之前,甚至在益州方麵沒有被自己攻下之前,自己肯定不會就此稱王。

    其實這些節度使府轄下的官員倒也不是真的就想要趙弘立即稱王,隻是古來論功,除了救駕之外就是擁立最大。隻要其中有人想要勸進,剩下的官員自然就坐不住了。為了防止自己落於人後,這才紛紛上書想要勸諫趙弘稱王。

    而此時趙弘召集節度使府麾下的重要官員開會,明白告訴他們現如今還不是真正稱王的時候,他們回去之後自然會秘密囑咐自己麾下的各方下屬暫停勸進的事情。

    忙完這些事情之後,趙弘則是下令繼續招募新兵,漢中郡連續兩場大戰,鷹揚軍折損超過兩萬五千人,雖然得了南鄭城之中一萬名降卒的補充,不過拿下漢中郡之後自己需要防備的勢力同樣是又增加了一個成都節度使,如果手中沒有大軍,自然是難以徹底安穩下來。

    這一次招募新兵,趙弘有心要將自己麾下的總兵力擴充到八萬人左右,所以新兵招募的總名額將近三萬人。若是提前幾個月,自然不可能一下子招募到這麽多新兵。

    不過這幾個月以來涼州方麵已經是基本安定下來,長安城隴西城之間百姓頗為安居,而且剛剛不久夏收完畢,在鷹揚軍治下能夠生活安穩,這些百姓對於趙弘招募新兵的事情倒是並不排斥。

    眼下已經是七月中旬的時候,趙弘準備在八月底之前將新兵招募的事情徹底完成,從下麵一些郡縣報上來的情況來看,這件事情倒是並不算太困難。

    除了這些事情忙忙碌碌之外,等到八月初的時候趙弘卻是收到了另外一個好消息,府中醫師稟報,李欣然已經有了身孕了。

    收到這個消息之後,趙弘一時間茫然若失卻又喜不自勝。而在事情傳開之後,整個鷹揚軍上下同樣是歡聲雷動。李欣然乃是趙弘的正妻,而現在又有了身孕,如果第一胎是個男孩兒的話,將來這個孩子可就是趙弘的嫡長子注定要繼承趙弘大位。

    無論是郭長安和張光庭等人,之所以跟著趙弘南征北戰,無非是想要等到鷹揚軍勢力發展起來之後給自己某一個封妻蔭子而已。現如今李欣然有喜,就等於是趙弘後繼有人。

    所以在郭長安等人的建議之下,趙弘立即以節度使大帥的名義給全軍發下各種賞賜,而節度使府中轄下的各路官員同樣是送來各自的賀禮,一時之間整個鷹揚軍上下連同趙弘本人都是沉浸在喜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