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核爆在人間一角 (五)
字數:2228 加入書籤
護士長張蓉薇到這華山區工作已經有一段日子了。 vw
離開英國之前,她和英國人丈夫,一位土木工程師,商量向國新抗日戰爭捐款的數額。
丈夫堅決主張,多捐一些。
丈夫的曾祖父輩,經曆過反法西斯戰爭,家傳下的信條之一,是國家有難,傾家投入,何況這隻是捐款
不料捐款之後,張蓉薇提出,回國參加戰鬥
丈夫總有百般不舍,也很快同意了妻子的選擇。
他當然也想到,妻子的能力,隻需稍少的訓練學習,便是戰爭急需的醫護人員。
夫妻倆在一起設想過她回國參加新的抗日戰爭的種種前景。
什麽設想,都與現實相差很遠。
好在張蓉薇有充足的思想準備。
經過了國大使館戰時回國人員服務處的緊急登記驗證,張蓉薇飛回了國。
在華北戰區工作的日日夜夜裏,張蓉薇經過了初始震驚,忙得頭暈腦脹,逐漸麻木機械,繼而又恢複關心揪心但已經冷靜許多--等戰時醫護人員必經階段。
華北忙完,她又堅決要求去台灣戰區。
這回沒得到批準。
級說,台灣,去的人很多,現在需要你去另外的地方,你去不去
對支援祖國的海外華人華僑,級當然要考慮到安全等問題。
張蓉薇認為是這樣,她對級說:我不怕危險。
與她談話的級領導是個女少校,笑了說:大姐,您怎麽知道我們想安排您去的地方不危險要是戰爭發展,日本人不收手,那裏,可能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張蓉薇聽了,知道決不是開玩笑,同意了。
她來到了華山區裏的這個工廠區。
這裏生產國第一流坦克。
張蓉薇今年四十五歲,正是經驗豐富,精力充沛的好時候。
她已經在海外生活工作了二十多年。這是說,她的工作經驗積累,完成於海外,她對工作和人生的態度,最後形成定型也大體在海外完成。
像大多數女性一樣,張蓉薇對政治戰爭一類大話題,並不像男人們那樣熱心並投入激情。
大體,男人主要關心社會,女人大多關心人生,這個社會學結論,被事實證明基本正確。
當然,這是在保持總體是非觀的前提下的一種細節描述。
張蓉薇也和所有女性一樣,有一顆愛國心。
不然,她不會放下英國舒適的一切,跑回國來參加新時期的抗日戰爭。
驅動她回國的,還有從小受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點點滲到骨子裏,血液裏的民族精神吧。
張蓉薇的外曾祖父,活到接近百歲。他可算是張蓉薇精神思想的重要家庭導師。
外曾祖父前大半生乃是一部傳。
外曾祖父十九歲的時候,是國民革命軍華北某部駐軍大刀隊小隊長,參加了長城抗戰。
後來,他殺來殺去,繞來繞去,抗日戰爭全麵爆發不久,他竟然當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某部敵工部部長。
他後來的經曆,依然坎坷起伏,無數次驚險跌宕,到老了,一身榮譽,四世同堂,享足了天倫之樂。
vwhtlbook4141576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