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教育馬謖
字數:7204 加入書籤
朱靈之強悍,不僅是曹仁,周瑜,劉備,龐統,諸葛亮等人所共識,連吳交這等路人都能看出一二。
襄陽城之堅固更是世人共識,不必多說。
曹軍之精銳,也是一樣。
有這三樣法寶坐鎮,等閑人就算有五萬精兵乃至於十萬精兵都難以攻克襄陽城。
天色已經是日上三竿,春天的太陽不是太猛烈,但卻剛剛好驅散了空氣中還殘存的寒冷。
整個房陵郡內的九座縣城,接近一千裏的方圓地盤內。
大體分作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軍隊。交給各位領兵將軍所率領的,劉燕麾下的三萬七千五百人。
每天享受到非常不錯的夥食,也同時被自己的領兵將軍日夜操練,毫不客氣的可以說是被榨幹了每一點精力。
每一名士卒就算給個絕世美女在他們的眼前,恐怕也沒什麽心思了。
第二個就是百姓了。
整個房陵郡曆來都是地廣人稀,更別說經曆了黃巾之亂等多重戰亂的現在了。但是經過了劉燕的人口補充,現在的房陵郡比全盛時期還要強大。
到處都是人口,到處都是百姓開墾田地。
開墾良田,開墾荒田。
整個房陵郡九座城池的這些個地盤,每一個壯年勞動力都在揮汗如雨,在開墾種植莊稼。
每一位百姓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經曆了襄陽逃難,經曆了種種苦難之後,他們在劉燕的庇佑下,再一次恢複了太平的生活。
對於現在能拿起鋤頭開墾田地,他們非常的滿足。而對於軍國大事他們不懂,但他們卻堅信劉燕能夠帶領他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房陵郡的北方,有一條大道。這條大道經過劉燕軍的休整,不僅地麵十分平整,更寬闊,可以容許三輛大車並行。
大道的兩側則是大批大批的良田,黑黝黝的土地上,無數的百姓正在忙碌著,不時響起一陣陣耕牛的嘶鳴聲。
每一頭耕牛都是寶貝的勞動力,目前整個房陵郡耕牛也不多。大概三戶人家共用一頭耕牛。
因此對於耕牛,所有百姓都很愛護。舍不得耕牛累著,基本上是犁田一陣,休息一陣。
走在大道之中,看著兩側田地內的一切,可以清晰的感覺到春耕的氣息。這寬闊的道路上,行駛著一支隊伍。
隊伍的人數並不多,大約一百位騎士,加上一輛馬車而已。但氣勢卻仿佛是千軍萬馬一樣,淩冽強猛。
四周的百姓看見這支隊伍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活計,然後衝著馬車彎下腰來,默默行禮。因為他們知道這馬車內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他們的府君,劉燕。
馬車內坐著的確實是劉燕,而附近的隨從人員有劉忠,殷純,霍戈,馬謖等人。
今天的劉燕穿著非常簡便的衣服,也隻有內外兩件衣服。強健的身軀,讓他不怎麽害怕初春的寒冷。
劉燕雙腿蹬直坐在馬車上,右手撐著車沿轉著頭看著四周的環境,心裏邊湧現出一股喜悅之情。
這裏的田地十分肥沃,辛勤耕種的百姓肯定能種植出大批大批的糧食,等秋天的時候,一座座糧倉肯定會被填滿的。
糧食可以不用發愁了。
就在劉燕心中思緒的時候,一陣議論聲引起了劉燕的注意。
“好一座山,如果再雄偉一些,再險峻一些,可以作為易守難攻的要塞,抵擋強悍的軍隊。”
聽聲音是馬謖的,當山紮營。劉燕一聽到這句,立刻皺起了眉頭。這小子小小年紀,難道就根深蒂固的認為在山上紮營比平地紮營強嗎?
再看左側,有一座不高不矮的山峰。
“這山上沒水源,一旦被大軍圍困,就肯定糟糕了。”就在這時,小霍戈的聲音響起。
劉燕一聽頓時心中一寬,不愧是蜀漢曆史上出類拔萃的將軍之一,有見識。
便在這時,馬謖不服氣道:“誰說山上沒水源,那嘩啦啦的水聲難道不是嗎?”
仔細一聽,不遠處的那一座山上還真有嘩啦啦的水聲傳來。
“呃。”霍戈沒話說了,一肚子的話被陷在咽喉內,眨巴眨巴著眼睛,不知道該怎麽說。
但他本能覺得不太對頭。
馬謖見自己霍戈沒話說了,頓時心裏邊湧現出更加確信的意念,我是對的。兩軍交戰,有山作為依托是好事。
而殷純則在旁邊看著,沒說一句話,因為他對軍事這類事情不太感冒。
而三人都是策馬走在馬車的不遠處。劉燕看到這裏,聽到這裏,決定親自出馬教育一下馬謖,讓這小子以後不要舍掉水源上山紮營。
“過來。”劉燕招招手,嗬道。
現在還不起眼的小家夥,卻有屬於自己的家世,又都是一時才俊。平常時候等閑人不能入得他們的法眼。
就算是年紀小的霍戈,也有這樣的傲氣。
不過因為三個人都是才俊,都有自己的一番特色,所以三個人之間的相處比較平等,自有一股心心相惜的味道。
但是麵對劉燕,三個人永遠都是恭敬而敬畏的。
聽了劉燕的這一聲呼喝,三個人便下意識的策馬緩緩的來到了劉燕的馬策左右,然後拱手齊聲問道:“明府有何吩咐?”
劉燕越過霍戈,殷純,看了看馬謖,問道:“你覺得舍棄大路而上山安營紮寨,是正確的嗎?”
三人便瞬間明白了劉燕的意思,馬謖覺得十分自豪,重重的點頭,說道:“回稟明府,我覺得這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霍戈撓了撓頭,覺得不太對頭,卻又無從開口。
殷純則是繼續的沉默。
迎著馬謖的眸光,劉燕感覺到了深深的靈性,以及那深深的驕傲,自豪。這是一個才智衝天的人,諸葛亮都器重的人。
但卻走入歧途,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物。
而今我正是要深深打擊他。
劉燕深呼吸了一口氣,毫不客氣的說道:“如果讓你領兵作戰,那麽你是要讓一營軍隊全部化作白骨的存在。”
馬謖深深的覺得自己是正確的,更自豪。他本來挺起胸膛,打算迎接劉燕的誇獎,並深深的為此榮幸。
因為劉燕的能耐,乃是眾所周知的。
但料想不到從劉燕的口中,居然說出這一番的話。當即他的一張臉蛋,立刻失去了血色,然後又漲紅,仿佛是猴子的屁股。
羞辱感讓他血衝上腦,倔強的性格讓他深深的咬著嘴唇,用不服氣的眼神看向劉燕。
不服,不服,我不服。
馬謖的不服氣布滿了臉龐,劉燕又怎麽會看不出來?正因為如此,才要更加雷霆的打擊。
劉燕看了一眼馬謖,淡淡說道:“你知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句話嗎?”
“回稟明府,我讀過不少兵書。”馬謖很是不服氣的頂缸,硬邦邦道。看著十分少年衝動,青春活力。
旁邊最年長的殷純覺得這樣不對頭,連忙拉了拉馬謖的袖子,連連給眼神。馬謖卻倔強的抬著頭看向劉燕,不認輸,不服氣。
霍戈則吐了吐舌頭,覺得這一下子馬謖可是要遭殃了。
劉燕自然是沒有嗬斥,教訓的口氣會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成就感,但卻不會收取到太大的效果。
他需要的是一個不紙上談兵的馬謖,而不是一個不服氣的馬謖。
劉燕淡淡的搖頭說道:“行兵打仗,對於天文地理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現在這座山有水源,但是到了秋冬,水源就會斷絕。因為秋冬的天氣晴天變多,雨水變少。而山上的水源是靠天氣形成的。”
“再說,北方的山與南方的山也是不一樣的。西北的大山尤其不一樣,因為雨季更加簡短啊。沒水的時候更多。”
“所以不管在什麽地方,在什麽時期,選擇在山上安營紮寨,都有一定的風險,需要謹慎選擇。”
劉燕的話聲音不高,卻似一柄刀紮入了馬謖的心中。讓他的臉色一下子蒼白如紙,有一種信念碎裂的聲音在他的心中響起。
我錯了嗎?
馬謖的身軀十分修長,稍顯瘦弱,並不健壯。此時此刻不僅臉色蒼白,身子更是搖搖欲墜,似隨時都會跌倒。
分外的可憐無助。但是劉燕知道這是關鍵時刻,便沒有心軟,繼續狠心說道:“再說了,有句話叫做地利不如人和。任何堅固的要塞,都沒有人心的堅固重要。正所謂敢死萬人橫行天下。如果有一萬敢於為你效死力的士卒,你何必上山紮營?就算是在平地上紮營,敵人一樣攻破不了。這不僅是兵書上說的,這是每一位名將的經驗。你看看哪一位建立功業的將軍,都不是與士卒同甘共苦,善於養育士卒的將軍?”
說到最後,劉燕抬起頭來看向馬謖,此時的馬謖的臉色已經蒼白仿佛透明一樣了,靈動的雙眸失去了自己該有的靈性。
劉燕吐聲化刀,狠狠的插入了馬謖的心頭。
“所以說紙上談兵永遠都是趙括而已。如果不想身敗名裂,就從基層做起,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說完後,劉燕便沒有再說話,雙手抱著脖子靠在車後,閉起了雙眸,打算休息一下。上述一番話,也不是隨口捏來。而是劉燕經過深思熟慮的一番話,花費了不少心血,劉燕覺得有點累。
“所以說紙上談兵永遠都是趙括而已。如果不想身敗名裂,就從基層做起,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這句話深深的刺激了馬謖,他自然是知道那敗了趙國四十萬大軍的紙上談兵的趙括,這是一個身敗名裂千古的可笑人。
一想到不久之前自己可笑的想法,馬謖就覺得一股深深的恐懼襲來,他的心中非常的不願意,不由自主的發出了一聲呐喊。
“我不想成為這種人。”
隨著這股不想,馬謖剛剛粉碎的心靈迅速的又整合了起來,一股更加強大的信念升騰而起。
“為了不身敗名裂,我一定要好好的做人,好好的學習。謙虛的聆聽別人的意見,不再驕傲自大。”
馬謖想到這裏的同時,對於劉燕則更加的感激。深深的朝著劉燕行禮道:“多謝明府訓教。”
聽著馬謖的聲音,劉燕感覺到了誠懇,感激,謙遜。劉燕的嘴角不由微微的翹起,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頭也不回的揮了揮手,激勵道:“好好的做事,等你長大我授予你兵權,獨當一麵。”
“喏。”馬謖深深的應喏道。如果是以前他肯定是把這當作是理所當然,因為他的天生我才。
但此時此刻,他卻覺得深深的重量壓在了肩膀上。領兵大將獨當一麵,不僅要為士卒的性命負責,還要為成敗負責。
“我一定要更慎重,更穩重,不能輕率。”馬謖的心中想著。
殷純對這一切還是不感興趣,他見劉燕並沒有勃然大怒,反而教育馬謖頓時鬆了一口氣。
而霍戈則若有所思,南北就算是山,也是不一樣的山啊。這就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精髓嗎?
敢死萬人橫行天下,得人心者百戰百勝。這是領兵的精髓嗎?
小小的霍戈則仿佛是一塊海綿,迅速的吸收劉燕的領兵經驗,化作養分吸收。他的眸光在短短的一瞬間,變得更加沉穩,更加智慧。
整個人仿佛一瞬間長大了好幾歲一樣,脫變了。
劉燕倒是料想不到自己教育馬謖,卻一箭雙雕讓霍戈也成長了。他現在的心思卻是沒放在馬謖,霍戈的身上,而是放在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這也是他這一次出門的真正目的。
也是攸關能否攻取襄陽的重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