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水攻
字數:4322 加入書籤
襄陽與房陵城距離這麽接近,劉燕又在附近大布探子,一有風吹草動自然都能聽得到。
而朱靈如此強悍,既戒備城門,又設置軍隊在城中巡邏。
本來常用的手段,派遣奸細入城打開城門,或製造騷亂難以現實。而劉燕本來的優勢,劉表在襄陽城內經營了多年形成的人心基礎,也變得沒法運用。
百姓就算心向劉氏,也不敢行動啊。
聽到了這麽多的風聲,劉燕的心中便有些坐不住了。這朱靈這麽強悍,簡直是滴水不漏的烏龜,我要攻克襄陽簡直是難度傳奇級別啊。
既然力戰不可能,那就智謀吧。劉燕自己想想似乎沒什麽策略,便想著去找自己的軍師徐庶商議。而徐庶目前作為領兵大將,正率領一萬精兵在漢水南岸安營紮寨。
“希望徐元直有計吧。”劉燕心中暗道。
便在這思緒之間,隊伍向著北方行進。在不久之後隊伍到達了漢水南岸,也見到了一座背靠著漢水安營紮寨的大營。
大營十分整齊,營門口掛著一麵“徐”字旌旗,十分威風。
劉燕身為這一帶的頭頭人物,進入軍營見到徐庶並不困難。而恰巧現在是徐庶軍士卒休息的時候,徐庶剛好空閑。
劉燕便順利的在中軍帳篷內見到了徐庶。徐庶正在看書,看的十分專注。
自從徐庶領兵操練之後,便很少回到房陵城內,這幾個月以來劉燕隻與徐庶見過三次麵。
與上一次相比,再見徐庶便察覺到徐庶的麵色更加的黝黑,身軀稍稍健壯了一些,一雙眸光更加銳利明亮了一些。
說是士人更不如說是半個武將了。
“明府親自前來找末將,可是為了那朱靈的事情?”徐庶聽見腳步聲便抬頭看向門口,見到劉燕親自來了,卻不驚異,放下了手中的竹簡,含笑起身問道。
因為徐庶對於朱靈所作所為也是有所耳聞,知道劉燕必定會找他商量,因此他也有所準備。
本想明天一早策馬去房陵與劉燕見麵的。而現在劉燕提早來了,雖然稍稍意外,但也不出意料之外。
見了徐庶這小子的表情,劉燕就知道他心裏邊有所思量了。心裏邊不由稍稍有點不爽,板著一張臉,揮了揮袖子,不悅道:“明知故問。”
然後劉燕便毫不客氣的來到了將軍位上坐下,讓徐庶自己坐在側坐。
徐庶自然感覺到劉燕這是開玩笑的成分居多,便聳了聳肩,爽氣道:“本想明天去找明府,沒想到明府居然先來了。”
劉燕聽到這解釋倒也還算滿意,也更加確信徐庶是有計策了。便正經了一下神色,問道:“元直計將安出?”
徐庶聞言直說道:“水攻啊。”
“水攻?”劉燕聞言非常納悶,這是哪門子的計策?但似乎用水攻,也不是虛無縹緲的事情啊。劉燕納悶之後,便露出了興趣之色,延頸問道:“怎麽個水攻???難道是掘開漢水,灌入襄陽城嗎?”
隨即,劉燕又搖搖頭說道:“襄陽城坐落在襄水南方,當初建造城池的時候就考慮到水攻的問題了,建造的地方比較高。也難以挖掘,水攻比較困難。再說了,如果掘水灌入城池,那麽一定會形成大麵積的傷亡。我漢室宗親,以仁義行事,不可以做這種事情。”
說到最後,劉燕的麵容變得嚴厲,堅定了起來。招牌就是金子啊,如果失去了招牌一文不值。
試問隨意屠殺百姓的劉備還是劉備嗎?
試問可以殺戮人民的劉燕還是劉燕嗎?
徐庶對於劉燕的這份嚴厲,這份堅定十分欣慰。因為他也讚同這一點,絕對不可以為了戰爭勝利,而損害人民。
假仁假義也好,婦人之仁也好。這都關乎於人心所向。
戰爭是手段,人心是根基。
徐庶深呼吸了一口氣,然後才搖著頭說道:“我說的不是**,而是天災。”
“天災?”劉燕聞言訝然,有點不敢相信的搖頭道:“天災?據我所知,以襄陽城的高度,已經十幾年沒有發生過水災的問題了。水攻似乎是不太可能。”
說到底劉燕確實是假仁假義,這不可以自己開河灌城,但天災就是另外一個情況了。但根據劉燕的記憶,在劉表的統治時期,襄陽沒有一次水災。
如果等待天災,似乎比挖掘襄水灌入城池更加不靠譜。
劉燕睜著一雙眼睛,用懷疑的神色看向徐庶。
“明府放心,今年夏天保有水災。”徐庶給了劉燕一個安定的神色,然後從座上起身,來到了軍帳內部的一個竹簡堆積成的“山峰”中摸索了片刻,取出了一卷竹簡,然後遞給了劉燕。
“這是什麽?”劉燕疑惑的接過竹簡,問道。
“這就是水災的秘密。”徐庶呼吸了一口氣,雙眸炯炯的看向劉燕手中的竹簡,這是他發現的秘密。
不過這並不是靈機一動,而是經過了不少個日夜的嘔心瀝血,在眾多資料之中查找到的秘密。
為了這個水攻,徐庶可以說是做大量的工作。
劉燕聞言將信將疑的展開竹簡觀看,實在是不得不疑惑啊。難道徐庶真能呼風喚雨不成?難道這個小子內部是個神仙?
像諸葛亮在傳說中一樣的存在?
但是不久之後,劉燕便知道了徐庶不是什麽呼風喚雨的神仙,而是實打實的實幹家。隻見竹簡內部有一條條的記錄。
“某某年,襄陽水災。”
“某某年,襄陽水災。”
根據這些記錄表示,襄陽城建造的地方是一個非常不怕水災的地方,但是經過每二十年,襄陽附近就會爆發一次比較大規模的水災。
這種水災被稱作二十年一遇,大水可以漲幅到一定的高度。雖然不能直接有大洪水衝破城池。
但是稍加利用,或許可以使得城牆某一段崩潰。
就算城牆不崩潰,如果大水灌入城池內。那麽城內的曹軍也會崩潰,曹軍北方人,不習水戰。
多少人害怕自己被淹死,到時候天下無敵的曹軍也不過是弱旅而已。劉燕看完手中的竹簡,不由自主的回想起了不久前與馬謖的一番對話。
“北邊的山,南邊的山也不同,更不用說地理環境了。以人心鑄造軍魂,率領敢死萬人百戰百勝。加以地利,因勢成謀,更是鬼斧神工。”
“徐庶之謀簡直是到達了一種高度。”
而這二十年一次的大洪水,隻是在少數資料中記載。襄陽城內恐怕隻有少數人知道這一點,換句話來說,朱靈很大的幾率是不知道的。
也就是沒有防備。
如果這大洪水確實形成,那麽襄陽,樊城,新野這一塊擁有數十萬人口,方圓千裏左右的地盤,就唾手可得。
強橫一時,幾乎可以與徐晃等名將媲美的朱靈,也將一戰而敗。吳勳,文聘等因為家人在襄陽不肯歸順的將軍,也將臣服。
想到這美好的未來,劉燕的心中豁然開朗。然後豁然起身,下令道:“傳令,命劉巴親自都督工匠大肆建造大船,命劉虎,劉磐把士卒訓練成標準的水軍。並準備各種攻城器械。命令保密,誰敢泄密,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