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滿世界找人才

字數:4182   加入書籤

A+A-


    炎炎夏日,太陽毒辣,讓人汗流浹背,酷熱難當。巴西,宕渠城。這是一座不大的城池,人口二萬餘。

    商隊路過的少,繁榮度自然也不高。更何況此刻炎炎夏日,街道上的人煙便更加的稀少冷清。

    劉燕與劉忠等數十親兵一起,進入了一處陰暗巷子內,躲避這毒辣的太陽。劉燕穿著薄衣服,卻仍然汗流浹背,嘴唇幹裂,流出的汗水幾乎將衣服給打濕了。

    “哎!”

    劉燕一屁股往一處小院子緊閉的房門前一坐,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主公。”這時一名親兵十分體貼的遞給了劉燕一袋子水,劉燕仰頭喝了,炎炎夏日,這一口水自然是價比黃金,但此刻劉燕喝的卻有些苦澀。

    “真是難找啊。”劉燕喝下幾口水後,便忍不住幽幽的歎了一口氣。劉燕在找人,確切的說在找王平。

    劉燕需要北伐,雖然打定了主意逐一擊破之。但是出兵的數量太少,那就是笑話了。當關中群雄都是軟柿子不成。

    所以,劉燕的心理價位是,至少出兵一二萬,先兼並弱再搏殺馬騰,韓遂,以定關中。

    而現在漢中的三萬五千士卒,七將軍,已經分別鎮守巴西,巴東,所剩下的不過是劉忠五千荊州兵而已。

    招募新兵,自然是當務之急。

    漢中,巴郡地區,劉燕足足占據了七十萬的人口,在目前的情況下,招募個一二萬人絕無問題。

    但是俗話說的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若以衛青,霍去病為上將,五千精兵,便可敵三萬。

    若是以庸才為將,三萬兵力,隻能當三千人用。劉璋用庸才,所以不武。所以招募一二位好將軍以統攝大軍,便是當務之急。

    劉燕熟知曆史,自然知道蜀漢之中,出身於巴蜀,或目前在巴蜀的將軍,有為數不少。

    而其中劉燕最垂涎的有三位將軍,一個是馬忠,一個是王平,一個是鄧芝。

    史書記載,馬忠在南,王平在北,鄧芝在東,鎮守一方為蜀漢俊將。而據劉燕所知,目前馬忠還在巴蜀南方,目前被劉璋牢牢掌控的地域。

    鄧芝則忘記在什麽地方了。

    隻有王平,劉燕記得是在巴西宕渠城。王平這人十分奇妙,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更深入人心一些。

    為一員忠勇之將,常常被諸葛亮派遣出去與司馬懿交戰,為蜀漢後期比較活躍的將軍。

    而在曆史上,王平更是出色。王平父親早死,早年改姓外公的姓氏,為何平,後來複姓王。

    漢中之戰,曹操破張魯等人,王平追隨往關中而去,曹操任命王平為校尉。後來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王平投降了劉備。

    之後表現平平,在馬謖街亭之戰,馬謖率兵舍棄水源,上山鎮守,舉動違抗了諸葛亮的命令。

    結果馬謖大敗,將軍不能約束士卒,當時人心惶惶。

    王平所領一千餘人卻井然有序,王平甚至於命士卒敲鼓。魏將張郃來追,懷疑伏兵,便放棄了追擊。

    王平於是收攏諸營的敗軍,回見諸葛亮。諸葛亮一怒之下,殺了馬謖以及幾位將軍,卻特為高看王平。

    魏延作亂,王平敗之。

    王平熬了不少年的資曆,最終鎮守漢中,官拜鎮北大將軍。魏大將軍曹真舉兵侵入巴蜀,王平率兵悍拒之,成功守住漢中。

    要知魏大將軍曹真,乃是曹氏,夏侯的八虎騎之一。當時漢中兵力又少,王平能夠守住基業,可見能力。

    再加上與魏將張郃交戰。王平之能耐,絕對是蜀將精英。更有傳奇色彩的是,王平隻認得十幾個字。

    但是他口說做文章的,都很有道理,為世人推崇。

    更重要的是,此人性忠勇,遵守法度,不是一個問題兒童。這樣有能力,有忠心,還不鬧事的將軍,上哪去找啊?

    就他了。

    劉燕急迫於人才,更急迫於北上關中,便馬不停蹄的來到了巴西宕渠城,打算找王平出山。

    一到宕渠城,便找了當地縣令,問了何平這個名字。劉燕頓時傻眼,這人口名冊上,根本沒有何平這個人,王平倒是有幾個。

    或許是史書記載錯了,或者是王平已經恢複了自己的姓氏。劉燕抱著這個念頭,按照名冊上的記載,訪問了幾個王平,結果發現沒有一個是符合的。

    其中一個是瘸子,其中一個是人,還有一個是老頭,一個是五歲的小男孩。仿佛整個宕渠城,都沒有王平這個人。

    “我方有心起兵北伐,也有人口可征兵,卻奈何無將可用。為之奈何,為之奈何。”劉燕哀歎不已。

    當劉燕想起劉備這廝,當年不過是賣草席的,卻吸引了關羽,張飛這等萬人之敵效忠,簡直是主角模式,讓人羨慕妒忌恨。

    而現在他割據漢中,巴東,巴西,新野,房陵,襄陽,南郡,江夏等八郡,人口一百六七十萬,聲望隆重,去找不到王平。

    也沒有其餘有能耐的將軍投效,心中便有些不平衡起來。

    “略不爽!”劉燕不加掩飾的想著。不過,再不爽也是涼拌,畢竟人家劉備乃是主角,他是個靠自己的後媽養的孩子。

    想到這裏,劉燕便越發的堅定了起來,等我收合海內俊傑,與劉備大戰於巴蜀,戰而敗之,才是爽快。

    坐了片刻,劉燕從地上起身,輕輕捶了捶腿。毅然的翻身上馬,在夏日炎炎之中,再次踏上了尋找王平之路。

    當然,劉燕找人也不是漫無目的的。如果漫無目的在兩萬人口的城池內,再加上可能性的周邊村莊內,找王平,那無異於大海撈針。

    劉燕改變了策略,專門找姓何的人家。這一找便又是五天時間,這五天的時間內,劉燕幾乎找斷了腿,走了不知道多少裏。

    將這宕渠城城內,城外村莊的姓何人家幾乎找了個遍,卻沒有發現一個符合王平形象的男子。

    這日,劉燕來到了一處村莊。根據縣裏邊的記載,這裏還有一戶姓何的人家。也是宕渠城內外,最後一戶姓何的人家。

    如果這裏還沒有一個叫王平的,那劉燕隻能相信史書記載的不正確,或者因為他的到來,而產生蝴蝶效應,王平已經死了。

    這個村莊的名字,叫做百卒村。聽說這座村莊鼎盛的時候,有人口二千人。當時,還是高祖劉邦的時期。

    這個村莊參軍的人,有八十八人。後來高祖劉邦一統天下,其中不少人衣錦還鄉。當時老人取了個吉利的名字,叫做百卒村。

    目前這座村子內有人口八百多人,一百五十戶人家。其中隻有一家姓何,青年男丁有三位。

    這三個男丁,一個叫何龍,一個叫何虎,一個叫何狗。龍虎狗齊全了。根據記載,都是何家當家,何正生的兒子。

    沒有一個是王家子弟。

    按理說,王平不可能在這座村子內,但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劉燕實在是找不到,便來到這裏碰碰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