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狗王平
字數:4368 加入書籤
巴蜀之地,因為四麵環山,不似中原四戰之地。而劉璋雖然無能,但也有保境安民之功,使得巴蜀之地鮮少受到戰爭的衝擊。
再加上中原戰亂,許多人口遷徙到巴蜀。所以,整個巴蜀人民殷盛。與此同時,人民生活的十分安逸。
這百卒村,也是如此。
劉燕到時,隻見整座村莊坐落在一小溪的邊上,村口有兒童戲鬧,不時有雞犬之聲,十分寧靜安詳。
不過劉燕的到來,卻打破了這份安詳。
“爺爺,爺爺,有權貴到了,有權貴到了。”隻見村口幾個戲鬧的兒童,一見劉燕便大叫道,然後一哄而散,往村中奔去,仿佛遇到了洪荒猛獸一般。
劉燕聞言略顯無語,低頭看了看自己,再看了看身後的劉忠以及數十親兵,這雖然有些人多勢眾,但似乎不怎麽凶悍,怎麽就有這麽好的嚇唬小孩的效果呢?
不過,也因此劉燕沒有冒然進村,免得引起誤會。反正那幾個兒童應該是入村,喚大人去了。
果然,劉燕等了沒多久,便見一位白發蒼蒼,拄著拐杖的老者從村內走了出來。老者先是忌憚的看了一眼劉燕,見多識廣的他,立刻看出劉燕一行人的不同尋常。
這何止是權貴,應該是極貴,甚至是將門世家子弟。因為劉燕年紀輕輕,便是連見多識廣的老者也看走眼了。
“敢問這位公子,來到鄙村有什麽事嗎?”老者拄著拐杖,衝著劉燕行禮道。
在現代,尊老愛幼是美德。漢室以孝治天下,十分尊敬老人。不管怎麽說,都不能讓這風燭殘年的老人衝著自己行禮。
劉燕連忙上前幾步,扶起老者,然後拱手作揖道:“老者多禮了。”然後,劉燕作答道:“我乃巴東人出門走動增長見聞,來到貴村有些勞累,想要休息一下。”
“原來如此。”老者麵色一鬆,這不是來鬧事的就好啊。而老者也是好客之人,便爽快的邀請道:“公子若是不嫌棄,不妨入得寒舍,老朽略備薄酒,為公子解乏。”
“恭敬不如從命。”劉燕求之不得,自然是爽快應了。
於是,劉燕一行人便與老者一起進入了村莊。村莊內,隻有兒童,孤老。不必多想,現在是農忙時節,估摸著勞動力都下田去了。
劉燕與老者一起來到了老者家,這院落在村中比較大,家中有老板,幾個孫子孫女。老者招待劉燕坐下,便與老伴一起去準備酒菜。
些許小菜,酒也不是好酒。但劉燕還是十分有禮貌的吃喝了起來。一杯酒下肚,氣氛便熱乎了起來。
劉燕開始與老者攀談,得知老者姓金名行,乃是村長。膝下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已成家。
目前兒子兒媳都在田間勞作。
可以看出老者確實是豪爽之人,而劉燕非常有禮節,贏得了老者的好感,又一杯酒下肚,腦子暈乎乎的。
便什麽也藏不住。
劉燕也趁機問了一下村中姓氏如何,很快得知村中有八姓,何正家便在村東,最偏遠的地方便是了。
得了情報後,劉燕心中自然是意動。放下筷子,露出飽脹之色,對金行道:“老村長,酒足飯飽有些脹,我去村中散散步。”
“年輕人,吃的比老頭我還少。”金行略有些醉,看了一眼劉燕的碗筷,略有些嫌棄道。
不過,他也沒真心計較這個。聞言便喚了自己大孫兒過來,為劉燕做向導。不就是散步嘛,隨便。
劉燕命了其餘親兵留下,帶著劉忠,五個親兵,以及金行的大孫子,往村東而去。
劉燕說是散步,其實是有目的的,自然是步履極快。
“慢點走,慢點走。”金行的大孫子小短腿,走的不快,見劉燕健步如飛,不住的呼喚。
劉燕略有些歉意,便緩了腳步,讓這小子跟上。不久後,一行人便來到了村東。村東已經靠近一座小山了。
說是小山,不如說是個山丘。山丘上樹木蔥翠,草木殷盛。有一條小路,直通山上。這小路左側,有一塊石頭,石頭上坐著一個青年。
青年坐在石頭上,雙手平放在膝蓋上,雙眸看向遠方,似在神遊,有一種雕塑感。
“這人好有坐態。”劉燕訝然。這種坐態,應該是士人或權貴的專利,而看這青年,分明卻是農夫打扮。
“莫非真遇到了王平?或者說,搜羅了另外一個人才?”劉燕略有些激動,更有些急迫指著青年,問金行大孫子道:“小兒,眼前那人是誰。”
金行大孫子胖墩墩,小短腿。聞言看了一眼這個青年,小臉蛋上露出了一抹不屑之色,說道:“這是何狗。何正的三兒子。”
隨即,仿佛打開話匣子一般。金行大孫子念念叨叨道:“這小子可是村中懶漢的代表,基本不幹農活,往山上一坐,便能坐一日。時常在附近轉悠,看山看水。因為這懶惰模樣,二十幾了都還打光棍,可讓何家爺爺愁白了頭發。”
“何狗?”劉燕一愣,龍虎狗三兄弟?莫非真是王平不成?很附和曆史記載啊,聽說王平這廝一坐可以坐整天,沉默寡言,
當然,僅憑姓何,加上這一點,並不能確信這件事情。於是,劉燕金行大孫子道:“為什麽他時常轉悠,看山看水?”
“聽說是發夢想要為將。”金行大孫子不屑一顧道,“憑他鬥大字不認識一個,能做什麽將軍?”
劉燕聽了,心中卻更堅信這人是王平了。心下對於金行大孫子的話略不以為然,笑著說道:“要知男兒丈夫,需有夢想。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此人在村中為懶漢,安知在軍中不是良將?”
這深刻的道理,對金行大孫子來說,未免太深奧,因而這小子一愣一愣的,更不說反駁了。
劉燕自不會與這小子計較,微微一笑,抬手讓劉忠等人停下,自己邁開腳步,順著山間小道,往青年方向走去。
劉燕步履輕盈,動靜不大,但是一個人走過,卻不可能不吸引別人的主意。但是這青年,卻是始終愣愣,仿佛是雕塑一般。
直到劉燕來到了青年的麵前,站了有一秒鍾,青年才反應過來,打量了一下劉燕,略有些茫然,問道:“足下是?”
“哈,用詞挺不錯。”劉燕一樂,隨即作揖笑道:“我乃劉北幽也,足下是?”
“我乃何狗。”青年連忙從石頭上起身,衝著劉燕作揖道。動作姿態並不標準,但可以看出他努力的想要做好。
這是一個努力向上的好男人。劉燕心中評價。
若不努力上進,田舍郎便是田舍郎,永遠也不可能榮登天子堂。
“何狗?好名字。朝廷爪牙,戰功之狗。”劉燕由衷說道。這話絕不是戲謔,而是真的道理。
君不見諸葛亮將家有龍虎狗三兄弟。諸葛亮為龍,諸葛瑾為虎,諸葛誕為狗。狗乃功狗,戰功之將。
爪牙也是褒義詞。
為君者有腹心之臣,如蕭何,諸葛亮,爪牙之將如黃忠,趙雲,張遼,徐晃,董襲,太史慈等人。
武將以為君王爪牙為榮耀。
而青年聽了這話,也十分高興,臉上露出了希冀之色,說道:“我以為君王前驅爪牙為榮,希有朝一日,能有此際遇。”
但是青年隨即失落道:“隻是我出身低,也沒名望。如果從軍恐怕隻是小卒而已,我自己倒是不在意,從小卒幹到將軍,也不是不可能。隻是我爹不答應,心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