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顧家破爛
字數:6306 加入書籤
山頂的空氣很清爽,盧燦在廂房的二樓平頂上,練習一套孫立功傳頌的形意。
一收功,便看見譚衛東站在一樓走廊抬頭向上看,對他揮揮手“譚總,早啊!”
盧少東家,更早!”譚衛東點點頭,笑吟吟的說道。
盧燦下到一樓,喬曲明已經買了習俗用品和早點回來。
鄭胖子打著哈欠,扭扭腰,走出廳堂,對譚衛東說道,“昨天酒喝的太多。晚上睡沙發,渾身酸疼,膈死我了。”
你這是過慣了好日子,不像我們這些山民,怎麽都能湊合。”一天時間,鄭胖子和譚衛東已經很熟悉,譚衛東也不見外的調笑道。
這話你就說錯了。”鄭胖子接過喬曲明的毛巾和牙刷,“且不說你家在調景嶺土皇帝般的生活,就說我早年,那可是吃盡苦頭。鑽緬甸和越南的叢林,那可是要命的。”
胖子的話,瞬間讓譚衛東好奇起來。兩人聊著鄭胖子當年的光輝事跡,一個驚歎,一個自豪,捧逗俱佳。
盧少東家,這幾件珠寶,就勻給你吧,你看著給個價。”吃完早點,譚衛東主動開口。
等盧燦從房中將幾件珠寶首飾拿出來後,鄭胖子也看呆了。
盧燦給出的價位,譚衛東還是相當滿意的。那頂鳳冠盧燦出價十二萬,點翠金釵兩萬,流蘇項鏈五萬,玻璃種蘋果綠貴妃鐲五萬,合計二十四萬港幣。
他前些時間,帶著這幾件首飾,去了古董鋪和典當行,也問了問價格,基本都在十五萬到二十萬之間。
盧燦之所以能出比市場高出兩到三成的價格,那是因為他家有珠寶公司。
這四件物品,放在任何一家店中,都可算得上鎮店之寶級別的,連點翠金釵也是。
現在這些東西,利潤怎麽樣?”譚衛東收起盧燦開給他的支票,隨口問道。
這就是外行人能這麽冒失的問出來。
毛利百分之四十左右。”盧燦壓低了數據,笑著說道,“譚總有途徑?您如果提供一條線索,我可以分給你其中利潤的一成,買賣完成,當即支付。”
一般的線人,介紹費是沒這麽貴的,但譚衛東不同,他家算是調景嶺的高層,所接觸的必定也是那些當年當官的家庭。這些當官的,哪家會沒有幾件壓箱底的好貨?
溫阿四級別太低,隻能在那些當兵的家中搜羅一番,好動不多。
因此,盧燦很想譚衛東出麵,幫自己介紹幾家。
嗯!”鄭胖子在旁邊敲了敲邊鼓,“譚老弟,調景嶺可有不少好東西。你老弟要是遇到好木料,也可以給我介紹,我同樣給你一成的利。”
嘿嘿,我考慮考慮。”譚衛東還真的有點心動調景嶺的那些當官的,誰家有什麽東西,他還是能猜個不離十。
完成交易後,譚衛東簡單收拾,拎著包,前往淺水灣的新家。臨行前,他給盧燦和鄭胖子都留下聯係方式,視情況再合作。
鄭叔,這房子暫時還別拆。”見沒外人,盧燦將昨天統計的表單,遞給鄭胖子。
發了!”鄭胖子正咧嘴感慨呢,聽他這麽說,連忙問道,“你還有用?”
盧燦點點頭,“昨天我無意中得知,這調景嶺,竟然還是建瓷器窯場的好地方。”
你說什麽?瓷器?窯場?你準備建那玩意?”鄭胖子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嗯,瓷窯。”盧燦再次點頭,語氣很認真,“香江無瓷器,這裏的生活用瓷還有觀賞瓷,基本全靠進口。內陸的、東瀛的、歐洲的,就是沒香江本地的。”
鄭叔你說,如果在香江建設一家自己的瓷器廠,僅僅是運費和報關費,就能省下都少?”盧燦很自信,“這可都是利潤啊。獨一家的生意,你說能不能做?”
你確定這裏能產瓷?”鄭胖子依舊很懷疑。
粘土我看了看,很適合。我準備取樣,去做個鑒定。隻要主要成份對,哪怕欠缺某些元素,都不是大問題,那可以添加配方來改善。我準備建設一個配套的骨粉廠。”
盧燦怕他阻撓,又說道,“英國骨瓷,你應該知道吧。”
英國骨瓷鄭胖子自然知道,英國王室及貴族專用瓷器,高端瓷器的代表之一。
骨瓷就是添加骨粉配方的,以牛骨粉配粘土為底料,燒製而成的。隻要這裏有基礎的粘土,我們到時候也可以研究點獨特的配方。”盧燦再次鼓動道。
他所說的這些,在後世都是製瓷行業的常識,但此時,鄭胖子一個香江人,哪能知道骨瓷的配方?聽他這麽說,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關鍵是我們都不懂燒瓷啊。”鄭胖子終於語氣鬆了鬆。
盧燦指了指北麵,“景德鎮有的是經驗老道的燒瓷工呢。就像上次一樣,依舊拜托羅查理,請幾位大師傅來港,應該沒什麽大問題。至於設備嘛,這次去巴黎參加珠寶展,我順帶著考察利摩日。那裏是法國瓷都,電窯燒瓷設備齊全,到時候買一套回來。”
如果不是考慮太驚世駭俗,盧燦都準備自己開窯燒瓷。這種事上輩子他幹了很多次,熟門熟路的。
電窯燒瓷設備,內陸可沒有。其實東瀛也有,但盧燦總覺得心理不得勁。
我琢磨琢磨,需要和你爺爺再商量。”鄭胖子捏著下巴,沒敢一口答應他。但他依舊給出自己的建議,“你如果真有這打算,前期一定要做好檢驗工作。這種工程,一旦上馬,可就停不下來。別到時候弄出個四不像,那就是大笑話。”
鄭胖子為人嚴謹,如果不是盧燦這兩年的表現很神奇,他可不敢輕易跨界,更別說是一個講究技術活的製瓷行業。
溫家老二還有溫阿四帶人上來,繼續搬運大件家具。
盧燦將這四件珠寶,放在鄭光榮這邊,他自己跟在溫阿四的身後,再去掏老宅子。
剩下的這些戶,可沒有譚家那般闊氣。
基本上都是些小件珠寶,像玉鐲子、白玉戒子、翡翠玉牌子,菩提手鏈、檀木手串、烏木觀音像,最多的是銅錢和銀元,可惜,絕大多數是普通品,在市場上可以論斤交易的那種。
跑了一上午,走了四家,所有的收獲加起來,還比不上譚衛東出手四件首飾中的任何一件。盧燦有點意興闌珊,“四哥,找個地方吃點東西吧。”
溫阿四也感覺到盧燦興致不高,他指了指前麵的灣口處,“顧嫂子家就在前麵,看完她家,我們找地方吃飯。”
得,既然不遠,那就再看一家吧。
顧嫂子人品是這個!”溫阿四說著豎起大拇指,“當年剛來調景嶺,人荒馬亂的。顧忠秋這個有福氣的,看到一個歲的小姑娘站在路邊哭,他就順手塞給她半塊烙餅。”
結果顧嫂子就跟著他,給他家做傭人。”
五九年,嶺上過蛟龍龍卷風,死了很多人,很多家的工字棚都被卷飛了。顧忠秋夫妻兩人,也在山體滑坡中死了。一家子就留下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最大的也就歲,最小的還在懷抱中。顧嫂子一個十五六歲的丫頭,養大顧家的三個孩子。”
一個十五六歲的半大丫頭,想要在那個艱難歲月養活三個孩子,真心不容易。盧燦聽完,也覺得很感人。
現在顧家怎麽樣?”他問道。
顧家三個孩子很爭氣。顧家老大是個女娃子,一早就去天水圍那邊的紡織廠做工二娃子也是女孩,在市裏打工老三是個男孩,現在在港大上學。”
這次他們家能分到圍屋,也是嶺上人對顧嫂子的尊敬。”
她們家這麽困難,會有好東西嗎?”盧燦想到一個問題,問道。
溫阿四撓撓頭,笑得有點尷尬,“顧嫂子當年怎麽養活這三個孩子的?還不是撿破爛嗎?當年她漫山遍野的撿破爛,有些值錢的東西,都被她留下來。我以前看過一次,有些東西似乎還挺值錢的,不過我看不準。”
這不,我答應顧嫂子,帶你過來瞧瞧。”
得,合著是溫阿四又發善心,這是帶自己來挑揀破爛來著。盧燦白了他一眼,看得他心底發虛,嗬嗬直燦笑。
她家破爛多嗎?”盧燦看到一家小賣鋪,指了指,“要不,我買點米和菜,讓顧嫂子做點午飯。我們好慢慢看。”
咦,這主意好。”溫阿四真的拍手讚道。
兩人拎著盧燦買的鹹魚臘肉還有一小袋子米麵,敲開灣口的工字棚的木門。
這種工字棚,是調景嶺最早一批簡易住宅。頂部是黑色的氈布,被木條釘上,一麵牆是泥磚的,另外三麵還是石棉瓦,隻能算是遮風避雨一片地方,根本不能算是房屋。
小時候,我們一家子都住這種工字棚。一個棚內最多時能住十多戶人家。”溫阿四二十多歲,對小時候的記憶,還是蠻深刻的,他說起來很感慨。
他指著這種工字棚說道,“現在已經很少有這種住戶了。大家都想方設法去搭建草屋,也比這種房子強。夏天悶熱,又不防雨。”
門開了,一位身材矮麵容黑色的中年女性站在門後,看到溫阿四,臉上露出欣喜,“阿四呢,你帶老板來了?”
這就是溫阿四口中的顧嫂子。
嫂子,中午在你這兒押夥食,你辛苦點哈。我帶著老板挑物件呢。”溫阿四提起手中的鹹魚臘肉晃了晃。
啊呀,來就來唄,怎麽還帶夥食?飯還吃不起呣?”雖然顧嫂子看盧燦很年輕的模樣,有些疑慮,但始終還是沒開口。
走進工字棚,裏麵一股淡淡的黴味。
這種工字棚很大,內部就是一個大開間,被主人用簾子隔出一個個私人空間。
靠西的一側,小山一樣堆放著大量的破爛,書籍、報紙、瓷器、廢鋼鐵、銅菩薩、殘破的碗碟茶盞,黴味就是這裏麵散發出來的。
笑著和顧嫂子客氣兩句,盧燦便將目光投向這座“垃圾山”!
顧嫂子給兩人塞了兩條凳子,泡了杯茶,自己就去收拾午餐去了。
四哥,這是讓我分揀垃圾呢?”看著成堆的東西,李辰點點手指溫阿四。
溫阿四連忙拉著他走向另一側,指了指說道,“哪能呢?我已經分揀過一遍。這些東西,我看不準,你隻需要看這些就行。那邊的大家夥,我來。”
眼前有十多件物品,有瓷、有書,品相還不錯,是溫阿四分揀過的。
雖然有點異味,但眼目前就十來件,忍忍就看完了。盧燦拿過凳子,塞在屁股下,順手拿起一本破破爛爛的古籍。
翻了兩頁,他就嗖的站起身來!
要不要這麽傳奇?垃圾堆中看到的第一本書,就是宋版刻本?
這太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