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垃圾藏寶
字數:6860 加入書籤
怎麽了?阿燦?”在大垃圾堆上翻檢的溫阿四,見盧燦突然站起身來,連忙問道。
哦,沒什麽。”盧燦對他擺擺手示意。
盧燦重新坐下,開始變得小心翼翼。這本書太殘破了,不僅書頁有雨水打濕的痕跡,幾張書頁粘在一起,封麵已經被蟲子咬的隻剩下小半,書名隻能看見一個“春”字,而且書頁很脆,書角也卷起來了。
從版式看,左右雙欄,白口,典型的八行款式,宋版書無疑。
世界上最昂貴的書籍,並非金箔、銀箔甚至鑲嵌珠寶的印刷品,而是久負盛名的“宋版書”,這種珍奇的版本幾乎可以用“價值連城”來形容。
再看其內容,盧燦依稀辨出一段文字:“先王之製,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三分國城之一。參,七南反,又音三。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製也。不合法度,非先王製。”
這是晉代杜預注,唐代孔穎達疏的春秋左傳正義注釋冊。
盧燦再度將書脊立起來,可惜,這裏也被蟲蛀。
盧燦找來一塊平板,將書籍連同大半個書本壓在桌子邊緣,隻留下切口部位露出,然後用帶著手套的手指,輕輕撚著將封麵和前幾頁粘在一起的書切口。
還好,隻是滲水讓其黏在一起,用外力輕輕上下搓揉,還是能將其分開。
為何要這麽急迫?
他想看看究竟是哪裏刻印的宋代刻書可沒有在書封底留出版社的習慣,大多數都留在次頁或者第三頁。
第三頁終於被他輕輕揭開,“天禧元年紹興府學丁字刻”。
天禧是宋真宗趙恒的第四個年號,紹興府學就是紹興府的官辦學校,丁字刻指的是刻錄書籍的字體大小。
盧燦的手微微發抖。這本書不僅是宋版官刻,而且是紹興府府學的官方教材。
這本書不僅有收藏價值,更有研究價值。
淋雨蟲蛀,垃圾堆存放,竟然沒能毀了它,真是個奇跡。
四哥,給我幾張幹淨點的報紙或者白紙。”盧燦對著垃圾堆上的溫阿四喊道。
溫阿四早就注意到盧燦的不對勁,刺溜就從垃圾山上下來,遞給盧燦幾張報紙,“怎麽?很珍貴。”
宋版,你說呢?”盧燦接過報紙,將它包好,回家還要老爺子幫忙重新修補。
啪,溫阿四左拳擊右掌,“好,有收獲就好!我就說嘛,這裏麵肯定有好東西。”
他做了這麽多年的古董小販,自然知道“一張宋版一頁金”這句話。
羨慕嗎?肯定羨慕,可是自己沒那份眼力勁,拿到市場上也讓別人撿漏,還不如幹幹脆脆拿點抽傭。
你去問問顧嫂子,這本書哪兒來的?”盧燦有點小奢望,對溫阿四使了個眼色。
好嘞,我去問問。”他一拐身子,掀開門簾,去找顧嫂子。
盧燦將這本書放在桌子上,開始翻看其他物件。
這十來件物品是溫阿四挑選過的,他畢竟混跡行業多年,基本判老的眼光還是有的。盧燦操在手中的第二件,是一尊觀音佛像。
這尊觀音佛像與傳統觀世音差別極大,可沒有淨水瓶之類的。估計溫阿四沒認出來這是一尊觀音佛像,否則他不會將其放在地上的。
佛像為立姿,站在波浪形成的蓮台上。鵝冠披巾、高發髻麵部豐潤,雙眼微眯,嘴角含笑寬襟闊服,雙手攏於其中,褶皺流線優美頭部披巾及上衣,為釉裏紅。
這是一尊明代風格的青花釉裏紅觀音佛像,其做工應該是民窯出品。
觀音佛像有兩處破損,其一是背部披巾有損,其二是波浪紋蓮台被磕了一塊。此外,還有局部脫釉,風化的現象,這些都是保管不善所致。
像這種佛像,放在店鋪中,兩萬港元還是有人願意請的。
盧燦同樣將這件物品放在桌上,稍後帶走。
阿燦,這尊侍女像也是好東西?”溫阿四一回來就看見桌上擺放的觀音像。
盧燦翻了翻白眼,果然,他沒認出來,“你可別瞎說,這可是觀音菩薩。”
啊?這是觀音菩薩?”溫阿四連忙對著佛像拜了三拜,“菩薩莫怪,小子胡言亂語,恕罪恕罪!”
香江人對佛祖神靈這類的,很信奉。
連帶著跟著溫阿四一起出來的顧嫂子,也是一臉慌張的跟著謝罪。
阿燦,這種觀音像,沒見過呢。”拜完之後,溫阿四輕聲問了句。
你不知道三十三觀音中,有一尊法身,是水月觀音嗎?”盧燦見他倆人依然不解,“水月觀音,又稱水吉祥觀音,或水吉祥菩薩。這是觀世音一心觀水相。”
哦”溫阿四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旁邊的顧嫂子說話了,“盧少爺請問這尊菩薩,能請嗎?”
她這是想請了。
雖然有些可惜,盧燦還是實話實說,“這尊觀音法相很適合。以水為財,本相唯美。”
她把手在圍裙上擦了擦,馬上抱起這尊觀音,向裏屋跑去。
剛才那書,問了嗎?”盧燦拍了拍溫阿四,他還在驚詫到手的古董,跑了呢。
啊?溫阿四回過神來,“問了。嫂子說,這本書是前些年發大水,在溪邊撿到的。當時還有油紙包著呢。”
哦,這就徹底絕了希望了。
對了,嫂子還說,當時撿來不少書呢,有些她拿去燒火,還有一些,就在這裏堆著呢。”
嗯?這個溫阿四,說話說一半,這堆垃圾山中竟然還有寶貝?
我倆先翻這堆,有價值的交給我來處理,趕緊的!”盧燦很快改變主意,拉著溫阿四,先弄這堆垃圾山。
這對雜物中,報紙最多,其實這些舊報紙如果整理成一套,二三十年後,還是值點錢的,盧燦將報紙歸到一起,稍後和顧嫂子說一聲,她願不願意留,就看她了。
廢舊金屬其次,斷鐵絲、鋼筋棍、爛犁頭、廢舊白鐵皮,暖瓶殼,這些可以直接賣金屬,盧燦也順便將其歸類。
第三類才是舊書。
這些舊書中,各色廢舊教科書最多,中英文都有,這些東西,隻能賣紙張。當代殘缺的、破舊的漫畫、各色雜誌,也沒什麽價值。
兩人翻了半天,連午餐也是匆匆扒拉幾口,剩下的東西,有點意思了。
盧燦腳邊就是一張大瓷盤,裂成四塊,不知道是不是顧嫂用膠布沾上。這張盤子足有四十厘米,其上青花發色豔麗,盤底為雙魚圖,盤簷口為蓮枝荷葉。
元代出大器,不僅是青花瓷,其它窯口如龍泉瓷、磁州窯等都有形體巨大的大盤。盧燦這對大盤的第一印象就是元青花。
元青花此時還默默無名,它的崛起還需要十五年,所以此時人們對這種偏素色的青花瓷器,並不太看重。
盧燦蹲下來,很小心的將膠布扯開,抽出一塊碎片,看看斷口,瓷胎幾乎看不到任何氣孔,顯得特別致密,有很強的玉質感。再看看釉麵,樞卵白青釉,白中閃青。
底部無款。
他倒是在大盤的另一碎片上,發現一段草書:“至正六年鐵瓦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主教真君雙甲子祭”。
這一段話,信息量相當大。
至正六年,是元朝元惠帝1346年。
長春全德神化明應主教真君,這個封號是丘處機的,丘處機仙逝於1227年。
這就應了後麵四個字,雙甲子祭一百二十年祭祀。
現在問題來了,究竟是哪兒的鐵瓦寺?皖省寧國有個鐵瓦寺,最為出名,據說建於貞觀三年,屢遭天火,後又經多次重建,但貌似與丘處機無關啊?
盧燦忽然想到大西北,上輩子他去和田進貨,曾經去過天池一趟,恰好見過其遺址。那裏還真有座鐵瓦寺的傳說與丘處機關係密切。
成吉思汗在發動了被稱為“上帝之鞭”的歐洲遠征前,召見丘處機。其召見地點就在天山天池腳下。
邱處機會見成吉思汗後,率領弟子登上天池。師徒為紀念榮登仙境,在天池岸邊山上修建一寺,寺以鐵瓦蓋頂,因而叫鐵瓦寺。
難不成這座寺廟竟然在天池邊度過一百多個春秋?甚至他們還為丘處機的仙逝舉辦過雙甲子祭奠?
這件大盤,就是當時為祭典製作的供盤?
盧燦感覺有些不可思議伍佰五十年時間,一件盤子,竟然從大西北流落到東南海角!
這件瓷器,盧燦看正連師門都不會拿元青花作偽,因為元青花不值錢,不值得。
元青花為什麽在曆朝曆代不被重視?究其原因還是中原人的漢胡之別情結問題。
從明代到解放初,很多人潛意識的還將曆史長河中的蒙元看成野蠻人,這一點連清朝統治者也不例外清廷給自己加個金國祖先就是為了避免這一點。
人看不起蒙元,自然也看不起他們所發揚光大的元青花瓷器。
這導致很長時間,元朝瓷器籍籍無名。
嗬嗬,別人怎麽看不要緊,關機盧燦自己清楚,元青花確實很出色,極其出色。
這個直徑超過四十厘米的大盤子,本身很罕見,再加上盤壁的款文,嗬嗬,這又是一件珍貴的曆史文物。
破碎又能怎樣?照樣價值連城!
他趕緊從旁邊的報紙堆中,拿出幾張,將這些碎片逐個包起來。
這些可是寶貝,別再淬了。
一下午,盧燦與溫阿四弄得渾身髒兮兮。
盡管大多數物品已經殘缺,但盧燦的心情還是蠻不錯的。
調景嶺,果然是個兵痞窩。他完全可以想象,當年這些潰兵,從內陸,尤其是羊城,搶來太多的好東西。
可惜,這些兵痞不識貨,致使其中很多珍品受損。
他在舊書堆中,再度翻出兩本宋刻善本妙法蓮華經入疏卷一妙法蓮華經入疏卷四,宋從義撰,宋道威注。這兩本書的頁數都超過五十頁,可惜的是,同樣有部分損壞。
此外,還有明清各類善本十四部。
最為珍貴的是明朝閩南蕃府本大學行義。這本書保存良好,同樣是明代科考必讀教材。尤其珍貴的是,其上有宣德五年狀元,漳州長泰縣人林震的注疏這是狀元公曾經用過的教材!
工整小楷,列列清晰可見。圈畫點墨,行文暢意通達。
這本書應該是長泰縣林家典藏的傳家之物,在那個混亂的歲月中,不知為何遺失。
這本明刻本,還有那本殘破的宋刻本春秋左傳正義注釋冊,盧燦打算珍藏。
這才是書香門第真正的底蘊。
這一趟調景嶺之行,可謂收獲巨大。
這裏真是好地方,以後還要常來。回去一定讓鄭胖子攛掇譚衛東加入,到時候,有溫阿四掃民間,譚衛東跑中高等家庭。一定可以將調景嶺這些兵痞家中的東西,全部給搜刮出來!
盧燦握了握拳頭,對著空氣狠狠的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