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華裔老者

字數:5799   加入書籤

A+A-


    時值正午,還有一個半的大棚沒有逛完,溫碧璃有些疲憊,兩人便找到一家不錯的意式餐廳。這家意大利餐廳生意不錯,人來人往,進進出出的都是布倫特伍德市場攤主和遊客。

    沒有包間,盧燦與溫碧璃便選擇大廳靠邊角的位置坐下,點上一份芝士披薩和兩份空心粉,還有兩份冰飲。

    “阿燦,我腿酸……”新婚燕爾,即便是一向自詡有主見的溫碧璃,言語中也帶著幾分嬌氣,微翹唇角,鼻音哼哼道。

    “我給你捏捏。”盧燦伸手輕輕地拍拍她的臉頰,示意她抬腿過來。

    溫碧璃抬頭白了他一眼,沒有接腔,眼睛向四周瞄瞄,倆人對麵而坐,飯桌有桌布遮擋,倒也不虞別人看見。這一點就能看出她和溫碧玉性格差異,換成阿玉,隻怕早已經鑽到自己懷中,撅嘴叫苦了。

    見她躍躍欲試卻又不敢的小心模樣,盧燦想笑,直接彎腰撈起她的兩條小腿,架到自己大腿上。

    溫碧璃今天穿著一條月白色過膝裙,盧燦一提,整個小腿都露出來,膚白纖細,秀足也不過盧燦的巴掌長,盤玩在手中,粉/嫩柔滑,仿佛一件玉器般,難怪有很多男人戀足。

    被盧燦一番搓捏,丫頭臉色羞紅又不願掙紮,女兒態十足,一直到侍者送來冰飲,她才慌慌張張的抽回秀足,低頭不語。

    意大利凍奶茶是世界有名的冰飲佳品,隻是鮮乳稍顯甜膩,顯然更適合歐美人口味,盧燦呷了兩口解解暑氣後便放在一旁,抬頭向大廳望望。

    阿木和潘德森選擇門口附近的一桌,整座大廳隻有自己三人是東方麵孔,略顯突兀,不時還有人扭頭過來好奇的看一眼。

    美國遠沒有想象中開放,盧燦記得2012倫敦奧運會時,英國《泰晤士報》公布一則世界出國旅遊調查資料顯示,美國有出國旅遊經曆的人口占比還不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五,位於世界旅遊出行國第七十五位。

    2012年如此,此時估計更低,所以說美國人是井底之蛙,還真沒錯。

    盧燦正在感慨美國人沒見過世麵的樣子時,溫碧璃手指杵杵他,“阿燦,你看,那邊是不是華人鋪子?”

    盧燦順著她的手指望去,還真是……在對麵的街角位置,懸掛這一個碩/大的“當”字方旗,這是一家華裔人開設的當鋪。

    洛杉磯到舊金山一帶,華人很多,但他們基本上都是群居,其生意店鋪,多以飯店、布料行、海鮮市場、中醫館和武館為主,形成所謂的“唐人街”。

    布倫特伍德一帶,應該沒有華人產業才對。

    許是看上這裏藝術品市場很紅火,提前占位也說不準,另外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這家當鋪,其實是連通香江和洛杉磯之間的藝術品交易中轉站,當然,也有可能是台北。

    盧燦目光閃了閃,他很懷疑,後者的可能性更大——這種交易中轉站,如同自己在摩羅街和樂古道的古董店鋪一樣,其實就是文物走/私洗白的另一高大上名稱。

    呃,稍後去看看。

    如果是實打實的華人當鋪,那裏一定有不少中國古董;如果不是,那自己更應該摸摸底,畢竟現在虎博是香江文博界的大戶,對於香江古董走/私情況應該掌控更多。

    用過午餐,盧燦已經有了計較,與溫碧璃歇息片刻才起身,不過,他並沒有直接前往當鋪,而是安排潘德森帶上那件堯頭窯黑瓷猴頭大罐,前去探探底。

    這件堯頭窯黑瓷,非常冷門,很適合探底:其一,堯頭窯很生,能測試對方鑒定師水平;還有一點就是這件黑瓷典當行未必會喜歡——難出貨,如果他們走貨對象是博物館,那就另說——博物館比較喜歡這種生僻東西。

    等潘德森抱著猴頭大罐離開,盧燦與溫碧璃才轉身回三號大棚,上午隻看了一半攤位。

    僅一個中午時間,三號大棚空落許多,不少攤主已經離開,盧燦也不奇怪,歐美藝術品攤主大多都是幹半天歇半天的德性。至於買家和遊客,那就更少。

    這樣也挺好,盧燦與溫碧璃加快腳步,有些攤位一掃而過。很快,兩人就興致缺缺,看來今天沒什麽收獲了,倒不是說沒遇到好東西,而是不值得。

    看看時間,潘德森差不多該回來了,盧燦對阿木打了個手勢,隨即拉著溫碧璃從南門離開。

    “盧少,你來看看那!”

    盧燦一出門便聽見早一步出門的阿木,站在大門右側連連招手。

    咦?三號大棚與四號大棚的巷子陰涼處,竟然有一位白發黃皮膚的老者,坐在那裏抽著煙袋,麵前放著一塊野餐布,上麵擺著十來件明顯來自中國的古董。

    盧燦一眼掃過去,六把紫沙壺,十來方印章,還有兩幅卷軸以及一摞古籍,頗有古韻。

    這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盧燦大喜,三兩步走過去,“老爺子,您也是來自中國?”

    老者足有七十往上,白發白髯,一口大煙袋,正在吞雲吐霧,聽盧燦的招呼,他瞥了眼,並沒有回答盧燦文化,淡淡答道,“小小年紀也玩古董?你家大人呢?”

    嗯?這什麽態度?盧燦一愣,做生意不是應該喜歡年輕莽撞人嗎?

    “行規知道嗎?”那老者再度冷冷說道,“這一行靠眼力吃飯,出得我手,入得你收,概不退貨,你清楚嗎?”

    老頭子不壞!

    他這番話沒有惡意,應該是把自己當成紈絝子弟,古董行的菜雞了!所以提前告誡自己,他的貨品中有假。

    見溫碧璃想要開口,盧燦拉住她,正式的對老者拱拱手,“那是自然。”

    “那就看看你的眼力。”見盧燦執意要買,老者也不多說,從身後的蛇皮袋中抽出兩隻馬紮,隨手遞給盧燦和溫碧璃,算是異國他鄉一點友好表示。

    溫碧璃撇撇嘴,沒接,站在盧燦身後,她依舊有些不忿老者看低盧燦的態度,目光緊緊盯著盧燦,看他怎麽教訓這位“看不起人”的老者。

    盧燦右手帶上手套,上手的第一件就是蟹黃泥紫沙壺。

    蟹黃泥紫沙壺很少見,真的蟹黃泥又叫芒果泥,顏色非常漂亮,像兒童的橡皮泥,但是這種泥料的產量比較小,多采用宜興烏泥調製,因此相比黑沙、紫沙和紅泥沙更貴。

    如果不是紫沙壺高手,奉勸一句不要買,因為後世的黃泥紫沙壺,多數是為追求利潤,直接用原礦泥調色,然後降低窯溫燒製的次品,使用一段時間就會吐黑。

    當然,這種商家要比添加化工原料的商家還多點良心,起碼不會對健康產生負麵作用。

    家中盧老爺子愛紫沙,有十幾件私藏紫沙壺,都是盧燦幫忙淘弄的,如果算上虎博的紫沙壺藏品,他經手的各色紫沙不下百件,其中蟹黃泥紫沙壺,也不過區區五件。

    所以,盧燦上手第一件就是蟹黃泥紫沙瓜壺。

    整壺型製為瓜形,瓜紐為蒂,做工小巧精致,兩肩平整,盧燦上手掂量片刻,重心很穩,應該是出自名家之手。

    揭開壺蓋,內嵌蓋口平滑,有拉線紋,盧燦低頭聞聞壺內,沒有異味,這說明是真品蟹黃泥。左手手指在壺內壁輕輕滑過,指腹有輕微的拉刺感,很均勻,這再次說明這把壺的紫沙泥料是經過精挑細選的。

    一把好壺!

    雖然沒有看銘記,盧燦已經為這把壺做了初步判斷。

    這是一把光壺,壺壁沒有銘文和圖繪,非常素淨,盧燦覆過壺底,卻愣了片刻。

    底部款識,竟然是“時大彬”!

    壺是好壺,可說它是時大彬的作品,盧燦並不認同。

    時大彬的紫沙壺,盧燦上手沒有十件也有八件,其風格定式,早已經深深刻在腦海中,這就是鑒定多上手的功用。眼前這把壺,從包漿、拉線工藝來看,怎麽也不會超過清末民初的範疇,怎麽會是時大彬壺?

    盧燦暗暗搖頭,絕好的一把蟹黃泥紫沙壺,竟然是贗品!

    贗品並不代表沒有價值,尤其是這種“仿名家精品”贗品,刨除底款所帶來的“虛榮”,它本身還是一件好東西。

    因為這是典型的“冒款贗”!

    時壺難得,因此有些玩家,定製一把好壺後,特意加上時大彬的款識,用來充當門麵,當然,也有可能用這種方式來牟利。

    盧燦將這把壺放在一邊,稍後問問價,如果不貴,這把壺還是值得入手的。

    上手第二把紅泥紫沙棱壺,這次鑒定更快,當他看向底款時,又愣住了,這tn的又是一把精品“冒款壺”。

    這把壺的底款是“友泉”——徐友泉、李仲芳為時大彬高足,皆行大,因此又有“壺家妙手稱三大”的美譽。

    徐友泉年輕時製壺張力十足,直到年事已高時,才領悟其師時大彬所製之壺樸雅含蓄、不事雕琢的內涵,才真正深契中國茶器文化的精神,可惜那時他所製壺器,少之又少。

    眼前這把壺,壺線有力,但偏偏在造型上典雅,有些矛盾,再看看包漿,盧燦百分百確定,它是民/國年間的名家精仿。

    當然,這把壺同樣有收藏價值,如果不是以友泉壺的價格入手的話。

    盧燦將六把紫沙壺全部翻看完畢,才吐了口氣,這六把壺都不錯,不過……這其中,竟然有五把“冒款壺”,隻要一把黑色紫沙方壺,是真正的鳴遠壺!

    抬頭看看這位吞雲吐霧的老爺子,盧燦嘿嘿一笑,如果自己真的是紈絝子弟,一定會被狠宰一刀。

    他將那把陳鳴遠方壺單獨提出來,放在最前麵,將剩餘五把,排成一列,至於其後。

    完成這一切後,他這才開口,笑著問道,“老爺子,您老尊姓湯?”

    老頭子正眯著眼陶醉在煙霧中,聞此言,煙袋鍋一抖,一口煙嗆住,頓時不停的咳嗽。

    “你……你……”似乎被盧燦的話語嚇到,話都不利索。

    他真被盧燦驚到!

    7(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