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633   加入書籤

A+A-


    藺閣主是個行動派。

    藺閣主的愛好之一就是畫個圈限製兒子的行動,十歲以內這個圈就是琅琊。閣主認為一定程度的限製會最大限度的激發藺晨創造力,也算是一種激進的教育方式。

    藺閣主對兒子主要采用放養形式,隻要不出圈,隨便玩。貌似散漫,其實藺晨稱得上是他的心尖肉,雖然這肉經常是被他拎在手裏。

    早年間,閣裏還有人看見閣主頭頂草團、掩蓋氣息、匍匐前進,跟蹤下山給賣花姑娘送香包的藺晨。這件事一度占據閣內部年度八卦榜榜首,再後來,就沒人敢妄議閣事了。

    畢竟兒子還不到十歲,沒事各國瞎跑還是容易出事,退一千步講,被各國朝廷扣押了當人質也是很沒麵子的事情,退一萬步講,被山賊水匪擄了去,要銀子事小,賣到深山裏撈起來就太費事了。

    所以,在兒子能自己保護自己行走江湖之前,藺閣主還是要操心他的安保工作的。

    藺晨也是個行動派。

    他要去大梁看秋狩。提前報備,省的父親再頭上插著草尾行。

    明人不做暗事,明白告訴你,你不讓我知道他是誰,我偏就是要去找他蕭景琰玩。

    藺閣主也很無奈,兒子沒事招惹誰不好,非要去招惹梁帝的兒子。雖然這孩子一看就沒有繼位的前景,但是摻合到可能有繼承權糾紛的人和事裏麵決沒好處,尤其是繼承的物件是個國家的時候。

    可是怎奈兒子心意已決,非去不可。閣主無法,約法三章,不許暴露與琅琊閣的聯係,不許摻合大梁國事,不許……“你有完沒完?”藺閣主還沒編完就被兒子沒耐煩的打斷了,“不給你惹事不就得了!不用囉裏八嗦的。我走了!”

    隨駕秋狩,後宮和京城大半皇親國戚和官員都浩浩蕩蕩的遷到西郊。狩宮住不下如此眾多的貴人,就隻得在狩宮前的開闊地安營紮寨。

    藺晨借著小兒身形輕輕鬆鬆就混進了行營。接下來就是狩宮,依著藺晨呢,其實隻要找景琰玩耍,皇帝老兒的行宮不進也罷,反正沒什麽新奇。但因父親與他定了許多的規矩,他反而想要觸一觸諾言的底線。

    宮妃的服飾與他人不同,很容易分辨,找一個麵目和善的,撒個嬌賣個乖,跟著進入內宮並不像在金陵城禁宮那樣管理嚴格。

    人群中一個白衣小孩被地上的枝蔓絆到,一個踉蹌就要栽到地上。一旁佇立凝望遠方的靜嬪伸手一把將他拉起。

    這位姐姐真和善!謝謝您扶我!免得弄髒衣服。”說罷,小孩起身整理衣衫,恭恭敬敬的向靜嬪施了一禮。

    靜嬪笑道“你這孩子這麽有禮貌,就是不會稱呼,怎麽能叫我姐姐呢!要叫阿姨。”

    藺晨湊上身來“姐姐糊弄我呢?”

    我兒子都比你大好幾歲,一會他就過來了,你見了就知道了。”靜嬪見孩子長得可愛,便摸摸他的頭“你要不要吃點心?我那有剛做好的榛子酥。”

    聽到有吃的小孩屁顛屁顛的就跟著靜嬪去了她午休的營帳。

    靜嬪端著盛點心的白瓷茶盤放在小孩麵前。小孩滿臉寫著“想吃”,但還是規規矩矩的端坐著。靜嬪隻得拈了一塊放在他手裏。小孩站起來微微施了禮才收下。這周全的禮儀,看的靜嬪微微笑起來。

    接下來這個孩子一塊接一塊的就沒有停嘴,諸如“你叫什麽名字?”“你是誰家孩子?”“家住那裏?”“爸媽叫什麽名字?”之類的問題,都被塞滿榛子酥的含糊聲音給摻合的根本聽不清。

    靜嬪越發覺得這孩子可愛,怕他嗆到,不再問話,默默的給他倒了茶水。

    在咽下盤中最後一塊酥,藺晨就迷迷糊糊的倒在靜嬪懷裏睡了過去。靜嬪模糊聽到他說的最後一個詞是“媽媽”。

    從琅琊一路奔來,藺晨今天的午飯沒來得及吃,吃了一通點心倒是解餓。吃完犯困,睡一覺,那時再找景琰討賬也不遲。

    藺晨第一口就嚐出了熟悉的味道,原來她是景琰的母親。景琰真是好運氣呢,這樣和善的母親怪不得養出那樣一本正經的兒子。她自然也是喜歡禮儀周全。藺晨給自己出色的偽裝打滿分。

    孰不知,靜嬪就是喜歡調皮的孩子在大人麵前裝出規矩有禮的樣子。自己的兒子,就是太過循規蹈矩了,一絲絲調皮都尋不出來。跟著那個金陵第一才子兼惹事精的林殊,偶爾倒是會顯現出點與年齡相符的鬧騰勁。

    這孩子雖沒問出是誰家的公子,看服飾形容,定是世家子弟。即使他自己迷了路,交與禁軍自然是會替他尋到家族營帳。他父母自然也知他尋覓親友帳中休憩,此時讓他午歇一晌也無大礙。比如眼前,自己家景琰就不知跑到哪裏去了。但是另一個猜測卻在靜嬪的意識中慢慢升騰。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