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黃泉引路人

字數:651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中國神秘事件回憶錄最新章節!

    引路人?

    他?他是誰?

    死者之國又是哪裏?

    走吧。”

    影丸的聲音幽幽響起,打斷了我的思緒。

    幽綠色的光芒在遠處若隱若現,繩索捆縛中傳來一絲牽引的力道,我不自覺地便被影丸拉著向黑暗深處走去。

    我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影丸在整個行進的過程中都沒有打開手電,四周一片漆黑。但他前進的方向和速度很穩定,在這種空間中,影丸好像不需要借助光源就能夠辨別方位。

    啪嗒、啪嗒……”

    清晰地腳步聲回蕩在寂靜的空間中,影丸的身影在我前麵影影綽綽地晃動著,時隱時現,好似鬼魅般輕靈。

    我不知道我們在這樣的空間中走了多久,但越到後麵,我心中的恐懼就越深重,完全失去了方向感,隻能隨著繩索的牽引向著無限空、無限遠的黑暗中走去。

    四麵八方都是黑暗,而我的命運完全脫離自己的掌控,悉數係於一根纖細的繩索,這種失控感令我覺得十分壓抑。

    我的心理素質沒那麽好,到最後已經無法按耐自己內心的焦躁。我無法忍受這樣深沉的空寂黑暗,必須找一個人和自己說話,否則,我會發瘋的。

    所以,我斟酌了良久,還是開口了:“影丸,你是叫做影丸嗎?”

    繩索傳來一陣輕微的顫動,我感覺影丸的身子頓了頓,隨即便聽他緩緩道:“影丸?你從日本人那裏知道這個名字的吧?”

    是從日本人那裏知道的。”我緊接著追問道:“你是日本人嗎?”

    日本人,哈哈哈……”

    對於我所說的他是什麽人的問題,他並沒有正麵回答,但我能從他的語氣中聽出一絲輕蔑和不屑。

    這個人,在數十年前的歐洲與裕仁皇太子相遇,並且機謀詭變至極,手段狠辣犀利,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最終幫助裕仁登上天皇大位,徹底掌控整個日本軍政兩界。

    而之後,他又以一己之力攪動天下風雲,推動日本進行侵華戰爭,將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推向殘酷而慘烈的方向。

    但就在他幾乎達到權勢最頂峰的時候,卻又突然放棄一切,離開日本西來中國,尋找某些東西。

    而在他離開以後,原本鼎盛至極、兵鋒煊赫,橫掃亞洲的大日本帝國,隻在短短幾年內便戰敗,走向萬劫不複的深淵。

    這令我不得不猜想,日本的衰敗之路,是否與影丸的離開有關。

    而且在日文中,影丸的意思就是影子一樣的男人,這樣一個典型日本風格的名字,不可能是他的本名。

    所以,這個人,究竟是誰?

    我斟酌了半天,終於鼓起勇氣問他,但影丸卻對這個問題避之不談,反而對我說起另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他看起來對我似乎沒有很深的敵意,他並不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反而始終都用一種很平和的態度交流。

    雖然我想不明白這是為什麽,但此刻我已經被捆成粽子一樣,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不為難我自然更好。

    黑暗的空間中,腳步聲和影丸的聲音交錯著不停響起。

    反正生死都在影丸手裏,我也放開了,幹脆我把自己的疑問竹筒倒豆子一般全數問出,這裏是哪裏,我們為什麽不開燈,又究竟是要去往何處……

    影丸一邊走,一邊問我,知不知道極淵是什麽地方。

    也許是心血來潮,也許是有所顧忌,我並沒有把自己拿到竹簡手諭的事情說出來,我隱約感覺那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東西。我隻是告訴他,我知道極淵這個地方,但卻不知道太具體的情況。

    於是在影丸的敘述中,我漸漸了解到了極淵的另一個麵目。

    事情的起源是從一本失傳的古書開始的。

    影丸說他曾經周遊東西列國,最好搜羅奇珍異物,在遊曆西伯利亞大荒原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處遺跡,最後通過其中遺存的“刻木”,影丸發現那地方在某一個時期內,曾經是古匈奴人的王帳。

    在這處遺跡中,影丸發現了數十卷幾乎快要朽爛的竹簡。

    他當即在遺跡中紮營駐足,經過幾天幾夜的不眠不休的持續修複和破譯之後,他終於完全掌握了竹簡所記載的內容——

    這是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做《禹本紀》!

    《禹本紀》乃是和《山海經》齊名、甚至猶有過之的誌怪古籍,就連寫下《史記》的大家司馬遷都說:

    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不過不同的是,《山海經》在數千年歲月流逝中,依然幸運的傳承了下來,後人依稀可見玄奇上古的一鱗半爪。

    但是《禹本紀》卻早已經完全散佚、失傳,後世幾乎無人得見。

    相傳這本古書記載的是大禹的事跡,著重記載了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其中有許多關於山河湖泊地形地貌等記載。

    與之相照應的,這本書還和《山海經》一樣,也記述了許多荒誕不經、怪異離奇的山妖鬼怪、秘地險域。

    其中,有一則記述引起了影丸的注意:

    萬裏冥海,茫茫歸墟,中有仙島,其民披甲狀鱗,棲於金城石室,食不死草,餐風飲氣,長生而不老。”

    島下有大壑名‘極淵’,不知其深幾何,其廣何止,上不可見青冥,下貫似通黃泉。亙古無人跡,惟鬼神可飄忽往之……”

    極淵至深,有冥靈之木,雄虺之屬,往而下之數十裏,有黃泉地門,中有混沌莫測之物,達之可入虛天帝墟,得之可羽化登仙……”

    《禹本紀》中記載,在混沌初開,乾坤始奠之時,氣之輕清上升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而極淵,便是混沌中生出的至重至濁的一部分物質。在天地初開的時候,它一直往下沉、往下沉,最後在洪荒未定的大地上,墜出了一道無限深遠的洞淵。

    後來天地巨變,巨海化作桑田,地裂而天分,極淵便從此與中土遠離,化作滄海中渺不可尋的一處秘境。

    世所相傳,極淵之中有混沌未分之時便存在的神物,凡人得之,立時便可跨越天人之間的界限,羽化登仙而去。

    而且,《禹本紀》的撰寫者,還記載了一個人曾經遠去海外尋仙訪道的事跡。

    傳說那個人從極西之地出發,橫穿了四海八荒,曆盡了千辛萬苦,完成了天帝對他的考驗,成功到達了極淵之中。

    他在極淵遭遇了什麽、得到了什麽,《禹本紀》並沒有記載,但這個人最後回到了中原,隱居在極北之域,最後羽化飛升了。

    關於極淵的記載,怪誕離奇,本來不過是先秦時期尋常的誌怪求仙之語,影丸也沒有太過當真。

    但就在他準備離去的時候,遺跡卻突然塌陷下去,露出一間密封的青銅鑄就的方格房間。而影丸,就在這銅牆鐵壁的房間裏,發現了一張皮——

    一張人皮!

    這張人皮晶瑩剔透,薄如蟬翼,深埋地下千年,竟無一絲一毫的陳舊。

    影丸發現它的時候,這張人皮端坐在金屬台上。

    它依然保持著盤膝而坐的姿態,四肢五官清晰可見,沒有半分塌陷,遠遠看去便似一個打坐的老者入定不動,正在神遊虛空。

    整張人皮好似蟬蛻,四周豐盈,但卻透明而中空,除了這張皮,這個“人”全身上下所有的血液、骨骼、筋肉卻完全都消失了!

    更詭異的是,仔細觀察之下,這張人皮連一絲一毫的縫隙都沒有!

    就好像,就好像這個人身體內的五髒六腑、血脈骨髓完全被某種不知名的力量抽空了一樣!

    影丸說自己當時便如遭雷擊,腦子裏來回回蕩著四個字——羽化登仙、羽化登仙!這就是上古之人羽化登仙的遺蛻!

    竹簡中的記載是真的!

    極淵之中,果然有可令凡人羽化登仙的長生不死藥!

    自從那次之後,影丸踏遍中國的山川河流,遍閱自先秦時代傳下來的經史子集,試圖尋找到更多的線索。

    關於極淵的麵貌,在零星的古書記載中,被影丸抽絲剝繭地整理出來,他掌握的東西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至此,他終於決定前往極淵之中,追尋先人足跡,求得天人合一的境界,羽化飛升。

    聽完了極淵與影丸的故事,我沉默了一會兒,忍不住追問道:“也就是說,你知道怎麽到達極淵最深處?”

    那是自然。”影丸淡淡道。

    我精神一震,立刻道:“怎麽去?”

    嘿……”影丸突然冷冷地笑了起來:“還記得你們帶來的那份帛書嗎?”

    帛書?帛書!

    我的腦海中立刻閃過青銅門外影丸所持的那一幅,蓋著傳國玉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印章的千年帛書。

    那上麵描繪刻畫的詭譎圖案、蜷曲文字,霎時浮現在我的腦海裏。

    下一刻,我感覺黑暗中有什麽東西正向著我飄了過來,綢緞飄動的聲音緊接著響起,我剛剛反應過來,那張輕薄的帛書便已經被影丸拿到了我的胸前。

    一道微微的亮光從影丸的方向亮起,他的聲音縹緲而來:

    看看吧。”

    我借著一絲微光,打量著那張帛書。

    不知道為什麽,上麵扭曲繁複的文字,在這詭異的空間中,卻慢慢顯出獨特而富有生機的味道。

    我甚至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自己似乎能認識上麵的文字了,盡管我的腦子還沒有完全翻譯出內容,但視線移動之際,口中卻已經不自覺地念出了什麽:

    雄虺神魄,蠡蛇藏之,細若遊絲,輕似微塵,迅愈電光,朝生而暮死,淩虛而往生,逝於混沌之中……”

    後麵還有好多字,但我此時卻已經沒有任何心思再去讀了,腦子裏不停回蕩著最後一句話——“逝於混沌之中”!

    我抬起頭望著影丸,卻發現那道微光根本不是影丸所點亮的,光芒來自他的身後,我的視線越過他的肩膀,落在深遠的黑暗中——

    無數糾纏交錯的“蠡蛇”,裹挾成一團肉球,不停向著某個方向蠕動著。

    幽藍色的光芒明滅不定,

    影丸的聲音幽幽而來:

    你看見了吧,那些蠡蛇架起了一座通向幽冥的橋梁……”

    它們,就是這極淵之中的引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