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大人物!

字數:573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中國神秘事件回憶錄最新章節!

    事情越來越複雜了,東海祖洲,神農架,青海絕密項目,量子幽靈……這一切,究竟是怎麽回事?

    信件裏所敘述的關於“司幽古國”的內容,讓我有些驚疑不定。

    廖凡的父親,一個優秀的物理學家,又怎麽會被派遣參與考古工作?這是不是說明,其實高層方麵早就知道神農架裏會有不同尋常的事情發生?

    我的猜測並沒有得到任何解答。

    橘黃色燈光下,鐵盒子裏似乎還有其他的信件,但是當時的我,用盡了全部的意誌力強行將自己的心神從鐵盒裏麵抽離出來。

    我感覺自己的心裏滿滿都是迷惑與震驚,已經沒有任何心情,或者說我不敢再去看那些東西了。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經在一個綿延千古的謎團裏麵越陷越深了。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經說過,人所能夠認知的世界,就像是一個圓,圓裏麵是我們所了解、熟知和掌握的一切,但是這個圓的外麵,卻是更深遠的未知。

    然而你知道的越多,圓圈就越大,你不知道的就更多,

    這時候,你會發現在這個充滿了變化的世界,人的一生有限的見識與能力與之相比,好像變成了這個世界上最為渺小的存在。

    那個冰冷而堅硬的鐵盒子,就像是一道高牆,將我隔離在已知的界限外。

    我對此感到迷惘,失落,但也深感慶幸。

    沙塵很大,大風怕打著窗框,發出嗚嗚的呼嘯聲,那一夜輾轉難眠,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睡去的,隻記得自己做了一個夢。

    夢裏,是無數的黃沙席卷衝騰。

    狂風裹挾著沙暴連成一條條漩渦龍卷,漩渦貫通天地,在無垠的曠野中縱橫交錯,最後慢慢融合在一起,化作了一片黏稠的好似黃泥湯般的鬼臉。

    夢裏,那張鬼臉正向著我,漆黑幽深的雙眸冷冷地盯著我,臉上似乎還有一絲嘲諷的笑容,好似在說:

    凡人啊,走開吧,這是你永遠無法窺視的終極……

    第二天,我醒過來的時候,太陽已經接近垂直的角度了,亮堂堂的陽光晃得我有些眼花,謝秋刀和衛青都不在宿舍,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我坐起身來,拿出那個鐵盒子,望著空無一人的宿舍,愣了半晌,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去找誰。

    後來我突然想起,廖中天寄出的信件,肯定是有一個收件地址的,我是不是可以憑借這個地址,去找到那位姓王的科學家?

    可是我查看之後發現,那是一個在青海的偏遠小鎮,名字叫海晏。不過更詳細的地址沒有名字,隻有代號——221廠。

    我明白了,這是一個絕密的軍工廠,不是我這樣級別的人物能夠接觸到的。

    寫這些信的時候,廖中天已經被打倒了兩三年了,這兩三年裏他對神農架發生的怪事做出了許許多多的猜想和論證,這封信隻是他最後思想的結晶,信件最後的落款是一九六三年。

    六三年,今年已經是八一年了,整整十八年過去了,那些在大漠邊疆的科研基地和科學家,早已經物是人非了吧?還能找得到才怪了,就算能找到,我也進不去。

    不過,嘿,我自己不就是六三年出生的嗎?

    我想不到什麽頭緒,幹脆不再去想,這些東西最後的處理也不是我能決定的。信件的事情,還是要上報給組織,畢竟這也不是我的東西,而是廖凡的遺物,於公於私我都不能藏著。

    我洗漱收拾了一番,準備出門找所裏領導談談廖凡遺物的事情,沒想到我一推開門,卻看見楊政委正站在院子裏,背對著我,看樣子好像在等人。

    我推開門的聲音驚動了他,他看見我之後楞了一下,眉毛皺了起來,半晌才道:“年輕人,每天不要睡得那麽晚,早點起來!年紀輕輕的,沒個精氣神算怎麽回事兒?”

    我有些訕訕,捏著背在後麵的鐵盒子,猶豫著要不要拿出來,硬著頭皮答道:“楊政委,您在這兒幹啥呢?”

    等人,”楊政委看了一眼手表,隨後又看了我一眼,仿佛是在斟酌什麽事情,最後他招手喊我過去:“正好這件事跟你有點關係,咱們就一切去。”

    我走到楊政委身邊:“領導,什麽事兒啊?”

    去見一個人,”說到這裏,楊政委麵色變得有些不自然:“待會兒你跟我們走就是了。”

    看楊政委這個樣子,我直覺可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看楊政委還有時間等人,這件事情應該不是什麽特別緊急情況,這就令我有些看不懂了。

    楊政委這個人,我隻接觸過一次,就是在東海的漁政船上,負責接應我們行動,還有最後環節的“清洗”,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最後在與那國海域來接我們的不是他。

    回來之後我曾經問過謝秋刀,關於我們三零二的一些情況。謝秋刀的背景不簡單,給首長當了十幾年貼身警衛,在海軍司令部和軍委方麵都有熟人,這些個東西他比我門兒清。

    據謝秋刀說,楊政委是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工作委員會調過來的人,原本是委員會的主管特殊機構的副主任。

    現在委員會正在麵臨改組,傳統的自然科學研究工作依然保留,但是超常事件處理的機構,要從中科院下屬逐步剝離開,全部並入三零二研究所。

    楊政委就是兩個部門之間,負責協調合並事宜的橋梁,也是最為熟悉我們工作的內行。

    而我們的另一位領導高所長,則是原國防七號院的主官。

    這個七號院就是我們三零二研究所的前身,原本是和九院並駕齊驅的國家絕密部門,在過去的二十年是直屬於領袖指揮的最高級別事件處理機構。

    但是自從領袖去世之後,一方麵是高層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路線問題上,另一方麵也沒有人了解七號院的作用,所以七號院就一直處於很尷尬的地位。

    直到近年來“三零二計劃”的後續事件,再一次深刻影響著我們的世界,現在的一號首長才又重視起了七號院的工作,並且將之改組、重啟為“三零二研究所”。

    所以說,我們三零二雖然是個新的部門,但是其實已經整合了老一代兩大特殊事件處理機構的資源,無論是級別還是實力,都要比之前力量分散的“委員會”和“七號院”要強得多。

    我們的等待並沒有持續太久,高所長很快就從大廳裏出來,跟他一起的還有謝秋刀、老夏和衛青。

    他們看見我也有些楞,不過高所長沒有說話,隻是招呼楊政委一起,我們便跟著他倆出了三零二的院子。

    門口已經有兩輛紅旗轎車等著了,警衛已經拉開了車門等在一旁。不過奇怪的是,走在最前麵的高所長沒有直接上車,反而轉過頭來看著我們:“小吳和衛青跟我走,老楊你帶小謝和老夏。”

    楊政委沒有表示反對,隻是帶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隨後便徑直上了後麵的車,我和衛青便同高所長一起坐上了最前麵的紅旗,黑色的窗簾遮蔽了外界的一切窺探。

    轎車緩緩發動,平穩地駛向北京城裏某個未知的地方。

    後排隻有我和高所長、衛青三人,但是高所長上車之後並沒有說話,反而閉上了眼睛,好像正在思考什麽,衛青冷著臉、雙眼無神,車裏的氣氛很冷。

    車裏似乎有一種無形而沉重的壓力,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隻能等待,這感覺很難受。

    但我別無辦法,隻好緊緊捏著自己手中的鐵盒,我能察覺自己的緊張——我的雙手滲出的汗液,已經快要在鐵盒表麵匯聚了。

    ……

    吳疆,我想問你一件事——”

    一道渾厚的聲音拉回了我的思緒,我回過神來,發現高所長正看著我,目光炯炯:“你的二叔,他走的時候有沒有對你說什麽?”

    二叔?

    我聽到高所長的問話有些楞,腦海裏一下子浮現出二叔冷峻的麵龐,我的思緒飄回年初的時候。

    那時候尚未放寒假,我還在上海,但是很突然地,父親便打電話過來,說是二叔去世了,讓我趕緊回去。

    等我坐了兩天綠皮火車,風塵仆仆趕回四川老家的時候,二叔卻已經被火化了,我見到的隻是一壇灰白色的骨灰,還有父親自己寫的挽聯。

    我有些不敢相信,我那仿佛無所不知的二叔,那養育、陪伴我十幾年的二叔,就這樣死了?我伏在靈堂上嚎啕大哭,幾乎要背過氣去。

    奇怪的是,我的父母麵色都很平靜,甚至安慰我人終歸有一死,二叔生的並不偉大,死得自然平凡,生老病死人間常事。

    但是,二叔是怎麽死的?他死的時候,有沒有留下什麽東西?

    我的父母從未告訴過我,甚至我想到父親給我打電話時,那平靜得有些詭異的語氣,好像他早就預料到了二叔的死亡一樣。

    現在回想起來,甚至連我的二叔是否真的死了,我都無法確定。

    所以,高所長的這個問題,我答不上來。

    高所長聽完我的敘述,沒有說話,場間的氣氛再一次回到了最開始的凝重。

    紅旗轎車開得很慢也很穩,但是我能感覺到窗外的環境肯定在飛速的變化,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吧,轎車傳來很輕微的離心力,我知道,我們的目的地就要到了。

    警衛打開車門,我們走出轎車。車就停在一扇院門外,我下意識地掃了一眼周圍的環境,卻發現這裏是一個很狹窄的小巷子。

    而且,沿著巷子牆根排出去一溜的警衛,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全都是荷槍實彈的士兵站崗!

    聯想到兩位三零二的最高領導,帶上東海妖霧事件的主要參與人員,親自到這個地方,再看看眼前這麽大的陣仗,我隻感覺頭皮一陣發麻——

    究竟我們今天要見的,

    是什麽樣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