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蔥香手抓餅(下)

字數:4200   加入書籤

A+A-




    不得不說,老爹寧良買來的這批麵質量還是很好的,製作手抓餅完全沒有問題。

    接下來他開始不停的摔麵,使麵團變得越發光滑。最後他取來一些菜油塗在了麵團上。

    一旁的老爹寧良和老娘寧劉氏都驚得目瞪口呆。

    平日,自家小子都是滿口的君子遠庖廚,別說幹活做飯了就連廚房都不想進。

    今天他竟然自己揉起麵來,看那架勢還是個行家老手!

    可他們平日並未見兒子有這般天賦啊,難道這就是人們說的,‘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寧修取來了罩子罩在麵團上醒麵,等候時便衝老爹笑道:“爹,咱家平日都是賣饅頭?可曾經營過餅子一類的?”

    寧良連連搖頭。

    幹一行精一行,做餅子和蒸饅頭看似差不多,可裏麵的門道相差著實不少。

    “那爹可知道荊州府的餅子都是什麽價?”

    寧良沉聲道:“你吳叔家的糖餅,一文錢一張。他家的餅子應該是江陵縣最貴的了。”

    對於饅頭、餅子的價格,寧良自然了然於胸。在他看來,糖餅製作起來費時費力,走量賺的還未必有他賣饅頭多。

    一文錢一張......

    寧修不由得感慨,明代的物價還真是低。照理說,萬曆時期物價已經有所上升,但絕對仍是百姓能吃的起的良心價啊。

    他之所以詢問老爹江陵縣城內的餅價便是想看看競爭對手都是怎麽定價的。

    雖然手抓餅在大明並沒有出現,但同類的糖餅、鹽餅還是有的。

    營銷的關鍵就是價格定位。隻有價格定好了,產品才有大賣的可能。

    待麵醒好,寧修將其放在砧板上塗了菜油,並用麵杖將其擀成了圓形。

    接下來寧修取來大蔥剁成蔥末,將其均勻的撒在了麵皮上。

    寧修熟練的用刀將麵皮上劃開數刀,繼而將麵皮拉開。

    此時麵皮正是似斷非斷,寧修將其按照順時針盤旋成麵盤,再用擀麵杖去擀。

    經過這一係列工序,手抓餅的麵坯便製作好了。

    寧修取來菜油塗在鍋底,再將麵餅放入鍋中來煎。沒多久一張金黃澄亮的蔥油手抓餅便做好了。

    見老爹老娘一臉驚訝,寧修將手抓餅從鍋中取出,遞到二人麵前道:“兒子的一點心意,請爹和娘嚐嚐鮮。”

    寧良和寧劉氏各取了一半,焦黃的手抓餅剛一入口便刺激了二人的味蕾。二人閉上眼睛,細細品味這濃鬱的香味。

    蔥香、油香、麵香匯聚在一起,直是香哉美哉。與之相比,別說寧良蒸的饅頭了,便是老吳家的甜餅都相形見絀。

    這種餅子如果真的鋪開來賣,寧家一定會賺的盆滿缽滿。

    果然是庖廚鼻祖伊尹老人家的手筆,就是不一般!

    “爹,娘,這手抓餅的味道如何?”

    見二人遲遲不說話,寧修還是有些緊張的。畢竟不同年代人的口味會有些許不同。他也不敢肯定大明朝的百姓真的會喜愛這手抓餅。

    “這餅子的味道實在太好了。”

    寧良是個直腸子,絲毫不會掩飾自己的情感,當即拊掌道:“修兒啊,你快教教爹怎麽做,今晚爹就做個幾十張麵餅出來晾著,明早煎出來,和饅頭一起賣!”

    寧修聽得直翻白眼。這也太不看好手抓餅的潛力了吧,一次才做幾十張......

    也罷,真金不怕火煉,好的東西總能出頭。

    “修兒啊,這餅子味道確實不錯。若是真的能賣上錢,咱家的日子就能好過不少了。”

    寧劉氏也是笑的合不攏嘴,自家兒子出息,最開心的自然是她這個做母親的。

    接下來的時間,寧修和老爹老娘一起製作手抓餅的餅坯,端是全家齊上陣。

    一夜無話,翌日卯時,老爹寧良便早早起身準備煎手抓餅了。

    來買饅頭的老主顧大多是天一亮就來,故而寧良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花了大半個時辰寧良才將幾十張手抓餅煎好,此時他已是汗如雨下。

    寧良還沒來得及歇上片刻,便陸續有老主顧來買饅頭。

    他自然賣力的將手抓餅誇耀了一番。

    “韓嬸子,這是某家新搗鼓出來的餅子,叫...叫手抓餅。您要不要來兩張嚐嚐鮮?”

    “崔姑娘,這手抓餅酥脆可口,肯定合你的胃口。”

    “王伯,這餅子雖然三文錢一張,但某家保證絕對是全江陵最好吃的。”

    “......”

    隻用了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幾十張煎好的手抓餅便全部賣出,樂得寧良合不攏嘴。

    這手抓餅比饅頭好賣多了,利潤又多,完全負擔得起兒子在縣學讀書的花銷。

    寧修對幾十張手抓餅頃刻賣光並不感到驚訝。

    他的定價雖然是吳家甜餅的三倍,但量足餅脆,又是新品式,自然會引得許多好奇的老主顧購買。

    三文錢說少不少,說多也不算多。

    那些江陵百姓肯花一文錢買一張糖餅,也絕對有能力花三文錢買一張手抓餅。

    最重要的是手抓餅的品質在大明領先同類產片一條街。

    在絕對的質量優勢麵前,這點價格差距便不算什麽了。

    何況,價格貴了並不一定是劣勢。便宜沒好貨的觀念根植人心,手抓餅的價格稍稍貴一些,反而可以使那些百姓心安。

    “五十張手抓餅全部售罄......這才第一天就賣了一百五十文錢。除去麵粉、菜油、蔥花和柴火的錢,足足賺了八十文,這可比賣饅頭賺多了。”

    一家人吃晚飯時,老爹笑的合不攏嘴,將兒子誇得天花亂墜。

    “爹,這樣兒子不用去王員外家做賬房了吧?”

    “臭小子,你爹我像是那樣的人嗎。”

    寧良笑罵道。

    寧修自然十分得意。手抓餅這種拳頭產品可比饅頭有技術含量多了。產品有了技術含量才容易賣出價格,這種道理是顯而易見的。

    ......

    ......

    ps:大家有什麽好的想法可以在書評區和老坤討論哈,如果老坤覺得好是會采納的。另外大家也可以在書評區提一些龍套的需求哈。老坤覺得適合劇情的話,是會把龍套加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