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氏璧(二)
字數:4401 加入書籤
霍寶臉色微變:“和氏璧便是國運顯化而成的神物。”
袁守城緩慢的點了點頭:“可惜的是,曆代楚王隻知曉和氏璧是寶玉,不知其是國運顯化,未加以妥善保管,弄丟了,被趙國惠文王得到。
惠文王和他的能臣藺相如察覺到和氏璧不凡,消息不秘,傳入秦昭王耳中,他願意以十五座城池換這塊寶玉。”
霍寶驚道:“完璧歸趙!”
袁守城嗯了一聲:“藺相如果敢能幹,秦昭王的小伎倆沒有得逞,趙國保住了和氏璧。但是,趙國人也不知道該如何運用國運之力,而秦國日益強盛,對和氏璧虎視眈眈,趙王恐懼,不得不送出和氏璧息事寧人。”
霍寶恍然大悟:“秦始皇是第一個弄清楚和氏璧真正妙用的人。”
袁守城吸了口氣:“秦始皇將和氏璧造化為傳國玉璽,他雄才大略,運轉國運之力,書同文,車同軌,造長城,成就無數豐功偉績,不過在這過程中,秦始皇過度使用國運之力,涸澤而漁,也注定秦王朝的短命。”
霍寶赫然。
袁守城接著道:“秦失其鹿,楚霸王項羽要殺盡秦人,秦三世子嬰畏懼,便將玉璽獻給劉邦,這才有了楚漢爭霸,霸王輸盡。”
霍寶眨眨眼:“聽說王莽篡漢時,孝元太後不服,怒摔玉璽,致使玉璽崩碎了一角,莫非這就是國運缺一角的原因?”
袁守城由衷讚道:“真人通古知今,佩服佩服!不錯,玉璽摔壞一角,從那之後,國運一分為二,大部分國運依然留存玉璽,逸散出去的那角則轉入輪回,而且在王朝更迭中,催動國運之力的方法,也失傳了。
從此,天下難安,無法統一,三國魏晉南北朝,漫長的時間裏,沒有一人能統一華夏。”
霍寶眉頭微蹙:“隋文帝楊堅做到了,莫非他找到了催動國運之力的法門?”
袁守城露出一抹古怪之色,道:“你見過大皇子化身石人。”
霍寶吃了一驚:“上古巫族秘術!”
袁守城點頭道:“隋文帝楊堅的妻子文獻皇後,獨孤伽羅,她精通上古巫族秘術,得到傳國玉璽後,幫助楊堅催動國運之力,最終稱霸天下。
到了隋煬帝楊廣,他個性張揚,好大喜功,與秦始皇太過相似,開創科舉,修大運河,造龍舟戰艦,結果耗盡國運之力,天下大亂,大唐取而代之。”
霍寶想了想,嘴角翹起:“隋滅之後,玉璽不知所蹤,傳聞被蕭皇後帶走,這個連續嫁了六位帝王的妖媚女子,身上到底藏了什麽秘密?”
袁守城深深地看了霍寶一眼:“蕭皇後是獨孤伽羅的弟子,掌握催動國運之力的秘術,這也是太宗皇帝為什麽將五十多歲的她納入後宮的原因。”
頓了頓,“而且,蕭皇後知曉一個秘密,關乎國運存亡,太宗皇帝無論如何都要將她控製住。”
霍寶露出會心的微笑:“玉璽崩壞的那一角?”
袁守城狠狠點了一下頭:“其實,獨孤伽羅就是崩碎一角的國運轉世,她與玉璽合為一體,便是完整的國運。”
霍寶心頭一震,獨孤伽羅已死,她又轉世成了誰,這崩碎的一角國運究竟蘊藏多大的力量?
袁守城找漁夫抓捕涇河金鯉,彌補空缺的國運,很顯然,太宗皇帝還沒有找到這個轉世,而且,手裏的國運在持續逸散。
霍寶深深地看了一眼袁守城,沉聲道:“崩碎一角的轉世在吞噬大唐國運!”
袁守城的臉上湧現凝重之色,“約莫兩年前開始,大唐國運突然開始潰散,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太宗皇帝逼問蕭皇後,方才得知,獨孤伽羅的轉世已經覺醒,而且掌握了吞噬國運的力量,長此以往,大唐必將亡國。”
霍寶追問:“獨孤伽羅的轉世是誰?”
袁守城沉吟片刻,撿起一片樹葉含在嘴裏,含糊道:“眼下不清楚,嫌疑最大的就是魔女教的教主金輪女王。”
霍寶記下這個名字,袁守城自然不是那種一鬱悶就向人吐露心聲的角色,他說這些,無非是順水推舟,既然霍寶想入局攪和,不如幹脆將他拉入夥,為大唐謀些利益。
霍寶心知肚明,而接下來他要做的事,就是獲得李世民的信任,所以他也樂得被利用。
若是能幫助太宗皇帝解決國運危機,那將是一份天大的人情。
念及此處,霍寶笑了笑,道:“你還要繼續掠奪涇河氣運?”
袁守城撇撇嘴:“國運危機一日不解除,我別無選擇。”
霍寶嗬嗬道:“兔子不吃窩邊草,你幹嘛跟涇河龍王過不去,把他逼急了,可是要跟你玩命的。”
袁守城翻了個白眼:“我不是兔子。”
又理直氣壯地道,“隋末戰亂那會,這涇河龍王和他的龍子龍孫曾吞食許多災民,我奪他涇河氣運,也算是天道報應,輪回不爽。”
次日一早。
武媚娘起床後,發現袁守城已經不在學館裏,不禁有些失落。
接著,小魚兒和狄仁傑也陸續起床。
然後,三個人發現一個重大問題——早飯怎麽辦。
巨闕學院禁止外人進入,武媚娘的那些丫鬟,狄仁傑的老奴,都已經遣返回家,於是,沒人準備早飯給他們吃了。
三人大眼對小眼,這時候,霍寶懶洋洋地推開門。
“老大,早飯去哪兒吃?”小魚兒立刻找到了主心骨。
霍寶笑道:“當然是去外麵吃了,街口有個小店,賣包子,豆漿,豆腐腦,油條,我們去那兒吃。”
“好!”三人表示讚同。
說走就走,霍寶打開門,四人一起出門,還沒走出兩步,他們全部一愣。
門前,聚集了很多人,有十幾位男男女女。
武媚娘眯眼一瞧,臉色頓時變了,盈盈一拜:“媚娘見過高陽公主,巴陵公主。”
為首的兩位,身著華服,鎏金流仙裙富貴華麗,佩戴珍珠項鏈,金銀耳墜,珠光寶氣,赫然是太宗皇帝極為寵愛的兩個女兒。
高陽公主嬌豔明麗,婀娜多姿,是太宗皇帝最寵愛的女兒,沒有之一,視若珍寶。
巴陵公主也是出類拔萃,不過與高陽公主站在一起,就顯得失色許多,加上母親地位不高,她也比不上高陽公主尊貴。
武媚娘見高陽公主眼神微冷,麵容帶怒,一大早在此等待,顯然是來者不善,所以未得到允許,她沒有立刻起身。
高陽公主冷笑一下,陰陽怪氣地哼道:“哼,武媚娘,你好大的威風,麵君不跪,我哪受得起你的行禮。”
長安城的百姓都知道太宗皇帝尤為寵愛高陽,而她尊貴無邊,也恃寵驕橫。
武媚娘心頭一驚,垂首道:“媚娘不敢。”
高陽公主揚起眉,掃了一眼霍寶,高傲地問道:“推開巨闕大門的就是你?告訴本宮,你是如何破開的?”
霍寶失笑道:“為什麽告訴你?”
高陽公主身邊那些人全部屏住了呼吸。
果然,高陽公主大怒:“本宮叫你說你就說,哪來這麽多的問題。”
霍寶摸了摸鼻尖:“哦,不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