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真人2
字數:5960 加入書籤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浴血榮光最新章節!
31周恩來巧解博古心結,**獲真正領導權
在長征的過程中周恩來與博古還有一次重要的談話。
博古當時是我們黨內很年輕的領導者,他出任**中央臨時總負責人時還不到25歲,很年輕,長征的時候博古同誌也就是二十**歲的樣子。這樣一位年輕的領導者,當然在有些事情的處理上,思慮還不夠周全。
因此,博古在指揮反“圍剿”的過程中,在指揮紅軍長征的過程中,有一些失誤。那麽到了遵義會議的時候,就有一個更換領導權的問題。博古在當時不太適合繼續擔任**中央臨時負責人了,要做一個調整。當時傾向於由張聞天來負責,但是還沒有完全地明確。
由於這個原因,遵義會議開過之後,中央的兩個挑子,一個是中央的印章,一個是中央的文件,這兩個挑子還跟著博古同誌。從內心來說,博古還是有些疙瘩沒有解開,思想上還存在著問題。這種情況一直到遵義會議開過20天之後。
1935年2月5日,在雲南威信地區一個叫“雞鳴三省”的地方,中央常委討論分工問題,正式決定由張聞天代替博古擔任黨中央書記,在黨內負總責。周恩來那天晚上在那個地方與博古有一次徹夜長談。
我們前麵講的周恩來與**的那次徹夜長談,沒有隻言片語留下來。那麽這次周恩來與博古的談話是有東西留下來的。博古同誌在1946年因飛機失事犧牲了。因為周恩來那次跟他的談話令他印象至深,他把這個談話的內容告訴了潘漢年,潘漢年也作了一些記錄,後來就流傳下來了。
實際上那天晚上,周恩來沒有一句批評博古的話,他完全用現身說法告訴博古,你我都是吃過洋麵包的,你是留俄的,我是留日留法的。吃過洋麵包的人都有一個大缺點,就是對中國的國情不是那麽了解。
周恩來說,自從我領導的南昌起義失敗後,我就知道中國革命靠我們這些吃過洋麵包的人領導不行,我們要找一個真正懂中國的人,這個人才有資格領導中國革命,而且他才能夠把革命搞成功。老毛就是這樣的人,他懂中國。你我都當不成領袖,老毛行,我們共同輔佐他,大家齊心協力把這個事情搞成。
這是周恩來推心置腹地跟博古的談話。
第二天一早,博古就把中央的印章和中央的文件全部交出來了。
後來博古在黨內一些重大問題的鬥爭中,都堅決地站在中央這邊,比如說與張國燾的分裂傾向的鬥爭。博古後來在犧牲前多次回憶周恩來與他那天晚上的談話,可見對他印象之深。
這難道不是周恩來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嗎?周恩來在中國**領袖層裏的這種非常複雜的組織協調工作中,作出了無人取代的獨特貢獻。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革命有**、周恩來、朱德這樣的領導同誌配合,我覺得中國革命是萬幸的。如果說是有運氣的話,這是中國**人的幸運。就像小平同誌講的那樣,**思想是全黨智慧的結晶。
在這個智慧結晶背後一次又一次發揮著重要作用的人,就是周恩來。
32毛、周、朱的結合是中國**的萬幸
我們說中國**人的幸運是**、周恩來、朱德的結合,但不是說這個結合從一開始就緊密無間,不是說他們互相之間一點兒疙瘩都沒有,一點兒矛盾都沒有。
比如說**和朱德,朱毛會師之後,在關於領導權的問題上,在有關紅四軍到底怎麽發展的問題上,兩個人就是有矛盾有分歧的。尤其是在1929年紅四軍的“七大”和“八大”上,經過民主選舉,把**同誌選下去了。陳毅取代了**成為軍委書記,後來陳毅到上海去匯報工作的時候,朱德又成為軍委的代書記。當時紅軍的領導工作,實際上就是朱德把**取代了。
到了中央蘇區,中央局於1932年10月上旬召開寧都會議,撤銷了**紅一方麵軍總政委的職務,由周恩來擔任紅軍總政委。周恩來也把**的指揮權給替代了。
在我們黨進行路線方針政策選擇的時候,有些爭論,對於真正的**員來說,是不避諱的。比如說在紅四軍的“七大”、“八大”、“九大”上,**與朱德和陳毅發生了比較大的爭論。在我們黨發展的曆程中,有過一些不成熟的階段,正是因為有這些不成熟,它才有一個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
當初紅軍內部發生比較激烈爭論的時候,**36歲,朱德43歲,陳毅也就30出頭。大家當時都是在一個最富有創造力的年齡。在這個年齡,大家的這種激情和見識不一定完全一樣。雖然革命必然成功這個目標和信念是一樣的,但是個人的思想、脾氣、性格是不一樣的,對形勢認識也不一樣,這種碰撞就是在所難免的。在那個為了理想流血犧牲的年代,領導層中間、個人之間產生了一些隔閡,但並不妨礙他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心往一塊兒想,勁往一塊兒使,這是中國**人最為珍貴的地方。
**、朱德、周恩來的配合是我們黨的萬幸。1976年,周恩來1月份去世,朱德7月份去世,**9月份去世,他們三個偉人在同一年離開。這仿佛又是曆史巧合。
有的領袖為黨提供思想,有的領袖為黨提供意誌,有的領袖既為黨提供思想又為黨提供意誌。這種結合無法取代,無人取代。這就像什麽?普列漢諾夫講過一個問題,什麽叫發起人?就是成為曆史上一個重大運動的發起人。
普列漢諾夫說,隻有偉人才能成為發起人,因為他們的見識要比別人遠些,他們的願望要比別人強烈一些。
但是所有偉人又都是普通人,**、朱德、周恩來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感情,普通人會犯普通人的錯誤。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都是普通人。他們又是不普通的,為什麽他們又不普通呢?就像普列漢諾夫說的這句話,因為他們的見識比別人要遠些,他們的願望比別人強烈一些。
麵對中國革命不斷出現的挫折困境,麵對中國**成長路上的艱難險阻,甚至還要麵對內部的爭論不休和複雜矛盾,不少人都退縮了。而**、朱德、周恩來,他們沒有,他們還在繼續地追求。所以我們說,中國**人是萬幸的。
當然,中國**領袖集團的形成是“萬幸”,對蔣介石來說,就是大不幸。
33蔣介石的大不幸是與**同時代
**領導的中國革命能取得最終成功,不是共產國際的選擇;蔣介石能在一個時期之內所向無敵,形式上統一全中國,也不是孫中山的選擇,他們都是曆史的選擇。
**、蔣介石二人,心頭皆有主義,手中皆有槍杆。曆史選擇他們代表各自的階級和政黨,用手中的槍杆和心中的主義在現代中國猛烈碰撞,成與敗,幸與不幸,都是曆史的選擇。
中國政治舞台上,從古至今十八般武器,蔣介石樣樣會使,而且每一樣都爛熟於心,有硬的,有軟的,有正麵作戰的,有暗地收服的。原本不太拿這個奉化人當回事的眾多風雲人物,紛紛被他如挑滑車一般弄翻在地。趕走許崇智,軟禁胡漢民,孤立唐生智,槍斃鄧演達,刺殺汪精衛,用大炮機關槍壓垮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陳濟棠,用官爵和“袁大頭”買通石友三、韓複榘、餘漢謀。兵力比他多的人,實力比他強的人,人才比他多的人,最後都沒有搞過他,一個一個在他麵前倒下。
為什麽?
1930年,蔣、馮、閻大戰。閻錫山在北平第八次總理紀念周上給反蔣派打氣,說蔣介石有四必敗:
一曰與黨為敵;
二曰與國為敵;
三曰與民為敵;
四曰與公理為敵。
被稱為“十九年不倒翁”的閻錫山所言極是。很長時間之內,沒有人比閻錫山對蔣介石的總結更為準確、更為精辟、更為深刻的了。
但蔣縱橫捭闔,就是不敗。
這對眾多北洋老軍閥和國民黨新軍閥來說,此謎也是終身不解。
就客觀因素來講,他們不明白蔣代表著比他們更為先進的勢力,與衰亡的封建殘餘更少粘連,與新興的資產階級更多關係。
從主觀因素來說,他們也忽視了這個人的精神底蘊。
這就是原因。
閻錫山忽略了蔣介石這個人本身。
1906年,不滿20歲的蔣介石進入陸軍速成學堂學習(保定軍官學校前身),有日本軍醫教官講衛生學,取一土塊置於案上,說:“這一塊土,約一立方寸,計可容四萬萬微生蟲。”停片刻該醫官又說,“這一立方寸之土,好比中國一國,中國有四萬萬人,好比微生蟲寄生在這土裏一樣。”話音未落,課堂內一學生怒不可遏,衝到台前將土塊擊飛,大聲反問道:“日本有5000萬人,是否也像5000萬微生蟲寄生在八分之一立方寸土中?”軍醫教官毫無準備,稍許緩過勁來,發現是學生中唯一不留辮子的蔣介石,便指其光頭大聲喝問:“你是否革命黨?”該事在陸軍速成學堂掀起軒然大波。
1908年,剛20歲出頭的蔣介石第一次讀到鄒容的《革命軍》,而鄒容已在3年前病死獄中。蔣對《革命軍》一書“酷嗜之,晨夕覽誦,寢則懷抱,夢寐間如與晤言,相將提戈逐殺韃奴”,革命與造反的情懷難以言表。
1912年,已經24歲的蔣介石在日本創辦《軍聲》雜誌社,自撰發刊詞,並著《征蒙作戰芻議》一文。當時沙俄引誘外**立,蔣十分憤慨,“甚思提一旅之眾,以平蒙為立業之基也”。
不可否認這個人青年時代一以貫之的極強的精神氣質。
這個人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相當的能量,如果沒有**領導的這樣一個集團和這樣一支隊伍,中國近代史就可能屬於蔣介石這個人了,沒有人能弄過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蔣介石的大不幸在於他和**處在同一個時代。
剿滅**,是蔣介石一生追求的目標。在“西安事變”的時候,他認為自己隻差了兩個星期,不然就可以把紅軍全部消滅了。當然,這是一種錯誤的判斷。到了解放戰爭的時候,蔣介石說3個月就可以消滅關內關外的所有**部隊。最後他被趕到台灣去了。就是在台灣,他還搞“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完成”的反攻大陸計劃。蔣介石一輩子就想戰勝**,一輩子沒搞成,最後敗了,就敗在**手下。
為何而敗?是敗於主義,還是敗於槍杆?是敗於對曆史的把握,還是敗於對未來的規劃?蔣介石也許終生不解。美國作家布萊恩克洛澤在themanwholostchina中把蔣介石一生歸為運氣,這在前麵已經提到過。
蔣介石一輩子生活在撲滅燎原烈火的夢境之中。要說“運氣”,那麽蔣之大不幸,在於他與中國**人的傑出代表**生活在同時代。
當然,**人在一段時期內被他追殺、被他圍剿,有很多人被他收買,叛變。好幾個時期,蔣認為**已經不是他的對手了,不過最後他還是真正認識到了這個黨的力量。到了解放戰爭進行到中後期的時候,蔣介石對他的部下講了一句話,他說,我的好學生都死光了,隻剩下你們這些人。他這是什麽意思?他的好學生是什麽?當年蔣介石黃埔建軍的時候在軍校大門上貼的對聯是“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他的意思是說,當年那些不為升官發財、隻為事業的好學生都死光了,抗戰勝利之後就剩你們今天這些人,房子、票子、車子到處撈、到處貪,整個隊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