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洪流5
字數:4164 加入書籤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浴血榮光最新章節!
74紅軍“洋教頭”李德為何出力不討好
李德在1939年返回蘇聯,到了莫斯科之後,共產國際鑒於他在中國的這些問題,給予了他比較嚴厲的處分。
李德到中國來的時候是一腔激情,走的時候是滿腹怨憤,他認為中國革命虧待了他。他承認唯一的缺點就是,不了解中國的國情。這一點李德是承認的,他說他最大的吃虧就在於對中國國情的不了解。
他講的是實情,但是有一個問題是非常值得中國同誌思考的,好像直到今天中國人也沒有完全走出這個怪圈,就是**同誌反複講過的、批評過的這種現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崇洋媚外,把外國人在他特定條件下所獲得勝利的經驗或理論,原封不動照搬到中國來,或者用這個理論來指導我們,或者用這個理論來威嚇我們中國的一些同誌。
直到今天為止,都有這樣的問題存在。
其實,還可以作這樣一個比較:李德辛不辛苦?
李德在中國革命中最大的失誤就是對第五次反“圍剿”的指導,在長征初期他的指導也有些失誤,但是自從遵義會議之後,李德已經完全失去指揮權了。李德在中國的犯錯時間主要集中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當然給中國革命帶來了極大的損失,但他的影響時間並不是很長,從遵義會議後他已經沒有指揮權力了,隻是跟著紅軍長征。
公平地看,二萬五千裏長征,跟著紅軍唯一從頭走到尾的顧問就是李德。
他在中國革命中也付出了很大的辛苦,他跟著紅軍走完了這二萬五千裏,他跟著走完了中國革命最艱難曲折的路程,而現在曆史上對他沒有任何的表示。
由此我們想到白求恩。白求恩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對中國的醫療事業作出過很大的貢獻,但白求恩剛開始也不了解中國。剛開始來的時候,看到根據地的衛生條件如此簡陋,而且醫療手段如此粗糙,白求恩是大發其火,非常嚴厲地批評八路軍的醫生。後來白求恩慢慢明白了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就處於這麽一個困難的境況,沒有辦法。
白求恩很快地適應了。隻有從中國原有的條件、環境和中國民眾的基本素質與受到的訓練出發,而不可能超越這種發展的階段。然後白求恩盡量用他的醫療技術,為八路軍服務。最後白求恩同誌犧牲了。**同誌寫了一篇《紀念白求恩》的文章,對白求恩同誌作了非常高的評價,說他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可以說,李德參加中國革命的時間比白求恩長得多了,最後**沒有寫紀念李德的文章。因為當時把李德捧得太高,最終反而把他給害了。
1936年,李德在延安的時候,曾經對埃德加斯諾承認,西方的作戰方法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必須要適應中國人的心理和傳統,由中國的軍事經驗和特點來決定一定情況下采取什麽樣的戰術。他說,中國同誌比我們更加了解在他們本國革命戰爭的正確戰術。
所以李德本身也不是一無所獲的。
伍修權同誌就講過,李德作為一個外國革命者,致力於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七年多,這種獻身精神也還是可取的。不過我們當時在領導上把他擺錯了位置,他的錯誤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對此我們都應該加以客觀的實事求是的分析。
這是對李德的一種真正的認識。這種認識在今天看來,也是非常值得反省的一個問題。當我們今天把西方的經驗看做是最好的經驗,把外國的月亮看做是最圓的月亮時,我們今天的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
怎麽樣腳踏中國的實地認識中國的國情,解決中國的問題?今天看來,我們依然是有這樣的教訓。
這對李德來說,本身是個很大的教訓。當然對中國革命來說,也是個很大的教訓。
李德全程參加了中國革命最艱苦卓絕的過程,為中國革命付出了7年的時間,應該說他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他當時被捧得太高了,捧到了一個太上皇的地位,他從極高處重重地摔下來,摔得粉碎。
李德給中國革命留下的啟示,到今天也沒有完結,這也是值得我們去回味的。
75中央在上海的電台被破獲給中國革命帶來了什麽
在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而在1934年9月,由於上海的電台被破獲,**中央與共產國際的電訊聯係中斷了。
凡事都要一分為二地看,**中央與共產國際電訊的中斷,它有壞處,也有好處。
早在大革命時期,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指導,尤其是斯大林等人對中國革命的指導,基本上是不太正確的。
斯大林當時對蔣介石寄予很高的希望,把對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放在了蔣介石的身上,他曾經用法國大革命的領袖來比喻蔣介石,把蔣介石稱為中國革命的羅伯斯比爾第二,而把中國**人看得非常輕。
當時**中央被迫服從共產國際的指導,也給中國革命帶來很大的損失。
長征之前,也就是1934年9月,在上海的**中央機關被破獲,**中央與共產國際電訊聯係被迫中斷。這對尋求一條獨立的革命道路,尋求一條中國式的革命道路的中國**人來說,並不完全是壞事。它使得中國**人得以通過遵義會議等一係列的會議,獨立地解決自己的軍事路線、政治路線和領導人的問題。
可以設想,如果在整個長征的過程中,**中央與共產國際始終都保持著聯係,那麽想要獨立決定軍事路線和政治路線,獨立決定自己的領導人,實際上是不太可能的。因為中國**當時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與共產國際的關係就是一個上下級的關係,他發指示你執行,就是這樣一個關係。陳獨秀早年就想與共產國際建立所謂的兄弟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根本就不可能。
中國革命尋找一條自己的獨立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擺脫共產國際對我們的指導。這是一條重要的經驗。
當然凡事都得一分為二,它帶來好的一麵,擺脫了共產國際對中國選擇自己獨立革命道路的阻礙;它也帶來不好的一麵,因為它割斷了中國**人的消息情報來源,妨礙了**領導者的戰略視野。
因為當時的中國**人領導的中國革命,長期的戰略就是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方針。而那些根據地都是最偏遠、最貧困、最落後的山區,就是各個白色政權的接合部。
這是**同誌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夠存在》裏麵所講到的。隻要白色政權的分裂和戰爭是持續不斷的,紅色政權的產生、存在並日益發展便是毋庸置疑的。
紅色政權的存在和發展是基於白色政權的戰爭與分裂,所以當時的各個蘇區,都在各個白色政權的接合部,像閩浙贛蘇區、鄂豫皖蘇區、湘鄂西蘇區、川黔蘇區、閩贛蘇區等。這些接合部都是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經濟比較落後,自然消息也比較閉塞,這樣的區域成為**革命發生的地區。
當革命在這些地區發生的時候,消息情報和戰略情報的匱乏是它的天然劣勢。不過當時**有個很有利的條件,就是上海的**中央與共產國際的聯係,上海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地區。
這也是中國革命非常有特質的一個表現:在上海聚集了中國知識階層的精英,**的領導層精英和共產國際的代表居於上海,一方麵,可以保持與世界最先進的力量和最先進思想的聯係;另一方麵,又在最貧困、最落後的山區,獲得了最為英勇的戰士,這些貧苦農民出身的將士,作戰極其英勇。
最先進的上海與最落後的蘇區,形成了這種強烈的反差。
當時蘇區的鬥爭通過上海的指導,當然,上海的指導包括**中央的指導,包括**中央轉達的共產國際的指導,其中有些指導是不夠準確的。但是總體來看,它給中國**人提供了更大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