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思閣的人手

字數:3110   加入書籤

A+A-




    許黛君與宛雨程在外閑逛了一下午,大致弄清楚一千兩銀行究竟價值幾何,至天黑才歡歡喜喜回到胡府。

    晚飯之後,許黛君待在房裏自個兒盤算,如今這個朝代,若要在京城置一套二進的院子落腳和容身,連契稅及中間人的費用,大約需要花費五千兩銀子,目前看來這一項上難度不大。

    因此當務之急最緊要的便是如何在選秀上落選。

    若能如願落選,之後她必定尋借口不再回江南許家,否則又要身不由已地被說媒論嫁。那些個男尊女卑,什麽三從四德,一想到這裏,許黛君就覺得胸悶,一口氣差點提不上來。

    許黛君靈魂擁有的思想雖然在芸芸的現代女性之中極其平凡普通,可假如在這古代倡導,她用不著嚐試便能猜到可怕的結局,絕對會被斥責為妖言惑眾,弄不好被當作瘋女人關起來的。

    然而讓許黛君嘴上不說不宣揚是不打緊的,可是讓她不作為卻是絕不可能的。

    因而許黛君眼下對銀子十分看重,正所謂無錢寸步難行,這銀子是她落選之後的立身之本,她不甚願意拿銀兩賄賂內監謀求放過。

    一來不知內監的胃口究竟有多大,她眼下身邊這些銀兩是否管夠賄賂的尺寸?二來萬一遇到什麽忠心耿耿的內監,她賄賂不成反被人捅出來,便是古人說的欺君之罪,那可是要殺頭的,且會牽連無辜的許家,這損人不利已的殘忍血腥之事,她哪裏有膽量嚐試?

    許黛君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從選秀的製度著手,看看有無機會鑽點空子。

    打定主意,許黛君便又來到西廂尋宛雨程,恰好宛雨程正洗漱了,問巧與輕黃在幫她擰頭發,而聽語正在向她匯報思閣整理的進度。

    原來方才宛雨程洗漱的那會兒,李管家來過了。

    李管家方才說,思閣已全部收拾停當了,小姐可隨意擇日搬過去。許小姐的臥房也都一應準備下了,是照著小姐的規製置辦的,與小姐的並無差別。此外跟隨小姐上京的大仆們的安置處所也都拾掇出來了。”聽語說話緩慢,仿佛一麵說一麵還在思考,但勝在口角清楚。

    按理說宛雨程這樣風風火火的性格哪裏會選擇這樣的丫鬟,可偏偏這丫鬟是宛雨程的娘指定撥給她的,因此聽語的身份反倒比從小就跟著她的問巧要高一些。

    好在聽語忠心不二,性子平和,也能適應宛雨程急躁的脾氣,又處處為宛雨程著想,宛雨程倒也慢慢地接受了聽語的風格。

    宛雨程臉上還留有沐浴後的紅潤氤氳,當下問道:“李管家可有說指派了多少人手過去?”

    聽語又想了下才道:“思閣裏原先空著的時候平日裏就有兩個門房守著,李管家說那兩個年紀有些大了,因為對思閣一帶比較熟悉且人也敦厚實誠,守著思閣這麽些年從未出過什麽故事,便不作撤換,又添了一個年輕機敏的,是從京畿的莊子上調撥上來的。”

    聽語穿著一襲朱紅色的紗衫,挽著中規中矩的雙丫髻,身材纖細,雖不及問巧姿容俏麗,卻勝在眼神清澈,讓人心生好感。

    許黛君看著心思縝密的聽語,又望向個性活潑的問巧,不覺心下一動。自己竟然將杏兒和影兒忘記了,這兩個也是她獨立以後可用的幫手呢。她們倆聽話是聽話,可隻會服從是不夠的,她要提線的木偶作什麽?這以後少不得要花點心思調教了。

    心下這麽想著,耳邊隻聽宛雨程急道:“先說說廚房裏的人。”

    聽語便回道:“李管家說廚房裏按排的人是周海媳婦,做的一手上好的浙菜和小點心,曾經在咱們江南老宅夫人的小廚房掌勺的,因為前年周海被二少爺調來京城的蓉品坊做掌櫃,周海媳婦才跟著一道上京的,李管家的意思還是用熟人靠譜。

    其餘還有兩個媳婦和一個燒火的丫鬟。其中一個媳婦是原先就在思閣裏做飯的,性子爽利,之前思閣裏一應的米鹽夥食都是她在調停的,素日精打細算也是個踏實肯幹的婦人,且因為思閣裏的下人有一部分是本地人,李管家便也留著她。

    另一個媳婦是姑蘇人,做菜的口味偏甜了一些,不過做事麻利做出來的菜品也細致幹淨,李管家說先撥上來試試,若是小姐不習慣再換其他人。

    燒火的小丫鬟是周海的小女兒,今年十歲了。”

    一旁的問巧插嘴笑道:“這下就好了。有周嫂子那一手湖上菜,小姐定是吃得慣進得香,就是咱們也都跟著有口福了。”

    許黛君於是想到宛雨程每日進餐時那一臉勉為其難的樣子,不覺會意地一笑。南北菜係風格迥異,宛雨程是南方人吃不慣北地的菜式。看來她那兩個丫鬟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了。

    果然宛雨程也是一臉輕鬆,微笑從桃花眼中洋溢開來。因為頭發已絞幹,她從漢妝手中接過茶盞,先聞了聞香,便也不由得笑道:“正是呢,我正愁百扣衣竟無用武之地,白白帶了來呢。”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

    宛雨程隨後又問洗衣灑掃的粗使仆役以及負責巡邏守衛的下人,聽語一一答道:“咱們從南邊帶過來的六名大仆和六名小廝都放在二門上,原先思閣內的兩名雜役放到大門上。

    思閣裏沒有設漿洗的婆子,如今李管家安排了四個粗使的丫鬟,兩個媳婦專管漿洗,四個丫鬟是莊子上調過來的,倒還罷了,那兩個媳婦卻都是李管家專程從蓉品坊揀選過來的,聽說熟諳針線,隻負責給二位小姐清洗打理衣物。

    另外再添了六個粗使的丫鬟和六名小廝在院子裏聽候小姐調停。這些人都是從各處的莊子裏調過來的熟手,都是日常做慣了這些事的。”

    宛雨程聽著不覺點點頭:“難為他想得周到。”

    聽語卻若有所思地道:“小姐,依我看,咱們從南邊帶過來的大仆和小廝,不如勻兩個到大門上去,可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