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字數:594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紅樓+係統]姐有藥 !
因著代鈺她們在城門樓子那裏出事兒的時候,時令已經入了深秋,故此雖然這事兒鬧騰的挺大,但因著沒幾個月便就快要到年關了,京城的氣氛也同此前不大一樣了起來。 移動網
想必是因著天氣的原因,每逢這個季節,似乎總是有種奇異的魔力,無端地便就讓人有些提不起勁來。
做活兒的種地的都慢慢閑了下來,便是衙門裏頭事情也不多了,故此,這接下來的一個多兩個月裏頭,京城中很是風平浪靜。
安靜的好似什麽事兒都不會發生似的。
城門樓子獸首的案子還是在推進著,也不知道宗祈跟皇帝怎麽商量的,這個原本惹得皇帝震怒,明令要求要他一個月之內破了的案子,竟然也是慢悠悠拖了這麽久都還沒有個定論。
最出奇的是,就算是這樣,皇帝老爺也沒有發飆。不僅如此,宮裏頭宮外頭還都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真是讓人懷疑起此前的皇帝老爺和現在的皇帝老爺是不是已經換了一個人。
隻不過,聰明人自然能看出,這一切不過就是個假象。
有的時候,越是風平浪靜,其後隱藏的東西越是恐怖。
這種寧靜美好到讓人窒息的情況,更是可怕之極。
若是不早作安排,恐怕這一片平靜被打破的時候,便就是大禍臨頭的時候了。
當然,若是受不了這種壓力,自亂了陣腳的話,那麽死的就會更快。
故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林家和餘家除了日常的聯係,明麵上便也就沒有什麽過多的舉動。
當然,暗中該安排的事兒是一件沒少的。
要在太子和七皇子的爭鬥中顯出頭來,又不能做得太明顯,這絕對是個對人要求極高的高智力燒腦的活兒。
好在,這個聯盟裏頭的人,智商都不算低。
林如海和餘太傅在翰林院那麽個清閑的地方呆著,雖然官職是低了些,但偶爾也能進宮一兩回。最重要的是,消息也絕對不閉塞——但凡有個什麽大事兒,總是要有風聲傳出來的,翰林院就戳在那裏,怎麽都不會收不到消息。
且因著他們倆的官職低,事兒不多,這兩個昔日的大忙人倒是有了更多的時間坐下來喝茶聊天,探探人生——至少在外人眼中,這兩位已經算是成為了親家的昔日的科舉學霸、舊年的官場大佬,現在已經提前享受起了半退休生活。
這些事兒,自然有眼線去報給了皇帝老爺和其他盯著這兩家的人知道。
不隻如此,為了將事兒做的更加逼真,代鈺和餘澤見麵的時間也多了起來。
畢竟,對外的官樣文章的說法裏,這餘澤可是代鈺親自考校挑選出來的夫婿,那怎麽著,也要表現出些與眾不同的待遇不是。
因著這種考慮,代鈺和餘澤便也多見了幾次麵,商量了幾回這些事兒之餘,實在沒有什麽話說的時候,也約著一起喝喝茶。
餘澤年紀雖然不大,卻已經準備進學,說是過了年就要下場試試。故此有一大半見麵的時候,他是自己拿了一兩本書在看的。
還有的時候,林家小弟也來湊趣兒,甚至還帶著甄士隱,他們兩個真·學霸、一個老學究還會討論些功課上的事兒——這些是代鈺都無法提供給小弟,是隻有要走科舉路子的男人們才會有的共同話題。
更多的時候,兩個就靜靜坐上一兩個時辰,喝著茶,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並沒有過多地交談。
代鈺自來話少,沉默的時候居多,雖然餘澤也並沒有說什麽話,但是代鈺卻覺得,有他在身邊兒,挺省事兒,也算是個靠得住的夥伴。
當然,這麽一來,於代鈺的名聲便就多少有了些妨礙。不過林如海不以為意,代鈺更是完全不在乎,餘家的態度也很是誠懇,都知道這是林家為了這個聯盟做的犧牲,已經暗暗存了不管日後如何都要將代鈺迎娶過去的心思,所以對於兩個孩子走動得勤了些這個事兒也並不覺得怎麽樣。
隻有賈敏聽著這個消息,想到那日林如海給她隱約提過的這個親事的真相,因著擔憂代鈺日後被餘家的人看輕而偷偷哭了好幾回。
後來見著餘澤來家中對誰都是以禮相待。為了避嫌,每次見代鈺都要抓了林家小弟一起,看著也是個有心的孩子,她便就慢慢放下了心。愈發覺得這個餘家的小公子十分出色,廝配女兒黛玉也是可以的,倒隱隱有些舍不得將來將這個婚事作廢了。
代鈺對賈敏的情緒多變,已經很是習慣了。她也知道賈敏擔憂的是什麽。不過,因著常年扮演安慰母親的角色,費了不少勁兒也並沒有什麽效果之後,她便已經慢慢對這些事兒采取冷處理了——事實證明,對於賈敏這種性格來說,你放著不管,她自己想想反而會想通。
幾回下來,代鈺便就不怎麽管她的情緒了。
身體的事兒,自然是一天不拉地調理著的——要不以她那個性子,恐怕早就憂思過甚病死了。
但是情緒的事兒,有的時候真的勸不過來。
特別是最近這種多事之秋,更是沒法子勸了。
賈家那一位元春娘娘才封了賢德妃,正是風頭正勁的時候。聽說這幾日會有個恩典,可以出門省親,故此賈家已經開始準備籌建個什麽園子來接駕了。
代鈺知道這大約就是原著裏頭大觀園的那一截兒劇情,但是鑒於她已經將十二釵給攪和的亂七八糟,即便修起了園子,恐怕也沒有了原著裏眾姐妹一起同住的盛況了。
不過即便沒有了她們這些小姑娘們的戲份,但是這於大局上也並無什麽大的影響。
隻要有賈元春省親的這個事兒,便就還是會造成十分轟動的效應的。
這代表著太子一派如日中天的氣勢,也代表著賈家無上的榮耀和重塑昔日先祖輝煌的可能。
對於這個事兒,曾經身為賈家一份子,還備受當年老國公寵愛的賈敏自然是十分高興的。
不過,她雖然為娘家高興,卻也更是為了自家老爺和閨女擔憂。
林家和餘家結盟,共同支持十六皇子的事兒,林如海和代鈺都沒有跟賈敏說。
但是沒說,卻不代表她不知道。
她不是傻子,看著林家和餘家過往甚密,但卻並不通過最簡單的兩家夫人交好的方式進行,而是繞遠通過老爺們甚至姑娘和哥兒的交往來操作,就知道這個事兒必定不簡單。
再往朝堂上的事兒一想,就算不知道他們跟了十六皇子,也知道他們必定不是太子一脈了。
這個事兒,在她看來,就是挺不能理解的了。
她同娘家賈家一樣,其實也傾向於太子一派的。
畢竟,在尋常的觀念中,太子是嫡子,又是萬歲爺親自教養出來的儲君,將來繼承皇位,那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兒。無論其他的皇子再怎麽厲害,可太子比起他們來也怎麽都要更加名正言順些的。
為何老爺和閨女會舍了太子去跟著其他的皇子呢?
賈敏帶著這個疑問曾經很想跟老爺和閨女聊聊。
隻是,她每每提起這個話題,都會被林如海巧妙地繞過去。
至於閨女黛玉,賈敏覺得她近來是愈發不敢同這個小女兒說話了。
一旦說話,這閨女的話雖然不多,但是句句都很有分量,即便她這個太太,也說不過她,因著她自己本就有些“立身不正”的意思,對著閨女便總有些底氣不足,於是這個事兒,終究就還是不了了之了。
眼睜睜看著夫家和娘家越行越遠,賈敏的心中有多煎熬,代鈺全都看在了眼裏。
其實便就是不看,她猜也猜的到。
不過,這事兒,她是真的沒法子。
其實之前,她覺得她已經同賈敏說的夠清楚了。
但可惜的是,道理雖然人人都明白,但血緣親情這種事兒,還真的不是說斷就能斷的。
這樣一來,代鈺便就更是無能為力了。
賈家這一代男丁的見識和能耐,她早就領教過了。
當家的太太輩兒們也沒一個立的起來的。老太太倒是還想著老當益壯,不過終究還是年紀太大了,有些力不從心。賈家會終結在這一代,這已經是沒法避免的事兒。
可是即便如此,總不能因著賈敏同賈家斷不了,她就逼著自己的這個嬌弱的老娘“大義滅親”罷。
真的要是做出了這等事兒,便是有再神的藥,恐怕也救不回來了。
最好的法子,便就隻有冷著她一點兒,叫她自己好好想清楚這事兒到底怎麽做才合適了。
那一場變故好似是在一夕之間發生的。
那一日林如海從翰林院回來的時候,比平素晚了許多,腳步虛浮,麵色也有些凝重。
代鈺原本是在他的書房看書,順便看看小弟交過來的大字,不過一見到他這個模樣,便知道事情不大好。
她看著後頭沒有人跟著,便就沒驚動賈敏,隻叫人去熬了飯稀粥過來,加了大劑量的壹號藥劑在裏頭,親自端給了林如海,看著他喝下去了,精神變得好多了,這才緩緩開口問道:“可是宮裏頭出了什麽事兒?”
林如海看了她一眼,這才如夢方醒地道:“出了大事兒了。”
他看了看周圍,見到旁邊一個閑雜人等都沒有,外頭一點兒聲音不聞,門窗也都關的很嚴實,這才重新放鬆了下來,卻連句表揚代鈺的話兒都來不及說,隻頗有些疲憊地道:“東宮那邊兒又犯事兒了。”
代鈺心中了然,她早知道最後上位的不會是太子,隻是沒想到會有這麽快。
然而看著林如海的表情,她卻也隱約覺得這事兒沒有那麽簡單,畢竟太子又不是第一次下台了,便就是出了什麽事兒,林如海也不至於如此沉不住氣。
果然她一念還未了,林如海接下來說的話便就叫她大吃了一驚。
林如海握住了她的手,壓低了聲音道:“這一回跟上一次你們在城門樓子那裏的事兒有關係。”
他的手有些冰涼,指尖還有些發抖,代鈺一驚,也反手握住了林如海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