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九章 繾綣

字數:3463   加入書籤

A+A-




    隨後,她因被他惹怒而走,她出府,那次,他心中有愧疚。135%7924?*6/0&nbp;首發哦親

    總是之前結下的緣分,那麽奇,不管你承不承認,它就在那裏,當曆經人事,趟過萬水千山,千帆過盡,它依然在那裏。

    他油然記起,那個午後,在秋收後的一望無垠的廣袤田園上,他乘坐馬車出來。

    原本是抓一個來焱國偷取情報的探子,原本是州縣上派兵圍堵即可,可是父皇卻讓他帶了專門的京畿的侍衛過來,一是看得出父皇對這件事兒的重視,二來,也坐實了他的確是個不受**的皇子。

    少有皇子親自下鄉來這麽偏遠的地方,主持追捕一個逃犯,後來那逃犯終究還是沒抓住,回去父皇還為此事兒大聲斥責了他。

    但是那又如何,他本來就不放心上,自然也無所謂事情結果辦的漂不漂亮。

    隻是,那個秋高氣爽的天,田園大路上縷縷駛過來的一輛梨木雕花的馬車,那是她。

    那時的她是個小女孩,兩邊的丫頭都大她的年歲,可是,她一舉一動,氣度淩然,那渾身的迫人氣勢,完全不能將她看著半分小孩子。

    仿佛,她是那個超脫,看淡世間的人。

    那時,那小姑娘的獨特一下子吸引了他。

    而且,那時候,他已經看出她很漂亮,那一雙眼眸如秋水,美的讓人皤然心動。

    天朗,氣清,曠野,天仿佛都低了下來,風輕卷他的錦袍,他隻手給她她的一隻玉佩。

    他是說過:你小小年紀,如果日後若能到京城,就拿這個來找我。我既不告訴你我的名字,也不告訴你我住哪裏,如果你夠聰明,就找到我,否則,這玉佩就當我丟棄了。

    新月的色,下有紫色流蘇。

    那時的秦墨把手中的玉玦交到他手中時,自己的東西,他如何不認識。

    那一刻,他心中滿滿的詫異,還有,一種悸動。

    不得不說,他心裏震撼了。

    喜歡她,不是她的外表,能力,他就喜歡她身上那種獨有的堅韌的性格。

    *

    其實秦墨自己也不知道,當初為什麽幫他,也許同樣是那場際遇,他親手給了她這東西,給了她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承諾,秦墨是好強的性子,如何不找到他。

    找到他,站在他麵前,曾經他的她在他麵前,高貴如神祗。

    而再見他,她是皇上麵前的紅人,那種從容的氣度不亞於他。

    幫他,隻是因為他跟她不一般的關係,六歲那年,他就在她心中埋下一顆異常火熱的火種。

    “等我,隻是短短三年而已——!”

    他將她摟在懷裏,這人來人往的大街,這樣做,在古人的眼中是有些前衛,可是,匆忙眾生,並不把他們兩入眼,所以,在人流如織的大街,這樣看起來也並不是那麽突兀。

    她抬頭,就看見他英氣容顏,挺俊的鼻,輕薄的唇,她冰涼的指尖觸碰他的下巴,她美目顫顫。

    “但是,為什麽要我等,我年歲不小,至今未娶妻——!”

    他是王爺,按焱國的皇室禮律來說,早就應該取妻,即便不娶正妃,至少也有側妃,但是,現在他的王府就隻兩個妾而已。

    並且,平日他幾乎都不去後院。

    之前,因為他自身原因,並不願意娶妻,可是如今,太後越發逼的緊了。

    太後,也就是之前的皇後,勸過他很多次,娶妻,但是他婉拒了,他心裏總有對成家有或多或少的感情缺失,沒有原因,可能沒有那個能填補自己心中感情空白的人。

    他的妻子,不一定要漂亮,但是一定要懂他。

    對她,他有濃烈的感情才可以。

    於是一直耽擱著。

    而秦墨,似乎,他們之前有默契,異於常人的默契,她身上,他有欣賞,更多的是安心。

    如今,他娶秦墨,上報給朝廷,皇上批準的,太後也未持反對意見,先皇的國殤已經去了大半年,他可以不用等那麽久,但是,這到底是不是她不想跟他成婚的理由。

    “行,我等你三年——!”

    最後,他緊皺的眉宇輕放,似決定了般的說這幾個字。

    說出去,就不能再收回。

    秦墨從他的胸中移開,她築起了距離,隨後,視線上抬,晶瑩的瞳孔盈滿他的一張臉。

    *

    三皇子,五皇子,因謀逆犯上,全部收押,圈禁在宗人府,妻女一律沒為官奴,其其他親族門楣,有的被株連,罷黜官職爵位斬立決的,也有收監流放的,總之,死的死,亡的亡。

    而原三皇子,五皇子生母,惠妃和淑妃,隨先帝靈柩到寢陵二十裏外的寺廟出家,無詔永生再不得回京城。

    恰遇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按照焱國律例,謀反謀逆犯上者,皆乃大罪,株連九族,但是,這是皇帝的親弟弟,如果說株九族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皇上為顯新皇仁德,不想落下殘害手足的名聲,所以,特留下三皇子和五皇子性命,改為終生圈禁。

    連當初作為謀反頭目之一的瑞昭王府,都給留了性命。

    隻是改判流放。

    皇上剛登基,大肆的殺戮不利於新政權穩固,更多的,茲事體大,這裏麵皇親貴胄實在牽扯太多。

    連根拔起,就連皇帝自己,都承受不住這份疼痛。

    於是,反而幾個跟隨叛變的朝臣家族,被殺的不少。l(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