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早加孤露

字數:2819   加入書籤

A+A-




    “皇上派微臣前來翻閱冊子,自然另有安排。”我把亡者名單捧上,說:“當然,晚輩隻敢查閱,不敢擅自在檔案上動筆。這是七月十五在社稷壇外護駕犧牲的人,還勞煩各位姑姑來登記。”

    年長女官看我還算有分寸,歎了口氣,回身把自己負責的那把大鎖合上,把鑰匙藏在懷中,先帶著另外兩名女官去還皇上和皇後的鑰匙。

    皇上和皇後並排坐在一處欄杆上,仍然臉色木然,不說話。取到鑰匙,也隻是相互點了個頭,就各自走了。

    為首女官回頭說:“統領,隨我來吧。”

    她們帶我來到一間開闊、亮堂些的屋子,屋子裏有幾張謄寫的書桌。最年長的那位女官在桌子旁邊坐下,兩個年輕些的分別站在她左右。一個念著名單上的號碼,另一個負責找到那一頁那一行,那個年長的自己拿筆動手往上謄寫。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她們才把亡者都錄完,把冊子捧給我,說:“統領,要做什麽,請便吧。”

    我小心翼翼地接過這本冊子,因為存放已久,封麵稍微有些潮。我坐在座位上,拿出謄寫用的紙筆,回頭看了看三個女官。她們各自拖了張凳子,在離我遠些的地方分別坐下,意思是要一直看著我。

    這般謹慎,我也不能反對,就朝她們笑了笑,自己低下頭看冊子。然而,一翻開封麵,我就忍不住先去看了自己那條。

    “二三,李慕賢,年十四,河源州重林縣石鹿溝村生人,父李老疤,母李蘇氏。端成十六年進宮。”這是剛進宮時候的記錄。後來,這些字後麵又添注了“三年藝成,序七六。”

    再後來,又用更新的筆墨寫道:“端成二十年升鳶英衛統領。端成二十一年革職,不日複職。”我哭笑不得地移開眼睛,“不日複職”,四個字而已,這個“不日”裏麵我就頂上了“穢亂宮闈”這個能被人笑話一輩子的名兒啊!

    我留戀地再去看了一眼那行“河源州重林縣石鹿溝村生人,父李老疤,母李蘇氏”,咬著牙望向看了下去。

    “二四,孫花紅,年十三,安西府生人,亡父孫保全,寡母孫劉氏。”

    “二五,王秀榮,年十四,東平州曆縣生人,父王忠,母王氏。”

    “二六,姚四女,年十五,金嶺州武山縣姚家村生人,父姚老實,母姚張氏。”

    “二七,王孝娥,年十五,安西府生人,寡母王李氏。”

    “二八,鞠春繡,年十四,定江州錦城生人,父鞠五,母鞠高氏。”

    “二九,劉二妹,年十四,安西府生人,孤。”

    這就是我要找的人。我看向名冊底部,劉二妹後來編的號“三五三”,原來是和我一起去查抄赤榮宮公主臥房的那個。很好,她還活著。我繼續看下去。

    “三零,李燕燕,年十四,臨河府生人,父李元,母李王氏。”

    “三一,陳來娣,年十二,雲澤州渠陽縣小碾村生人,父陳大虎。”

    “三二,董阿金,年十三,安西府生人,姑李董氏。”

    “三三,杜月容,年十四,辰都生人,孤。”

    又有一個。

    “四一,林巧姑,年十二,安西府生人,孤。”

    又是一個。

    “五五,陸秋花,年十五,安西府生人,孤。”

    還有一個。

    “五七,萬三姐,年十五,山南府生人,孤。”

    “七一,班翠兒,年十三,山南府孟縣生人,孤。”

    “七九,王梨花,年十四,廣野州山門縣王家囤生人,孤。”

    “八三,張苦丫,年十四,河源府生人,孤。”

    “九一,賴小勤,年十五,安西府生人,孤。”

    ……

    我拿左手捏著顫抖的右臂,湊合著抄下這些人的新編號——拜那場兵亂所賜,鳶英衛裏麵有的是無家可歸的孤兒,我想先從這些人身上下手。

    其實,欺負這些早加孤露的人陪嫁異鄉,我也於心不忍,可我更不忍心讓有家的那些回不去自己家。無論如何也是一定要出人的,我也隻能做到這一步了。

    翻完我們這一茬人的冊子,我又拿出了比我早一批入宮的人的名冊,看看有哪些還沒出宮的能動員——既然已經決定長留宮中,換成留在虛國或曦國的皇宮大概也勉強能忍吧。查找之中,我很快就看到了七八。

    “一二,胡玉蕊,年十四,廣野府生人,父胡有福,母胡孟氏。端成十四年進宮,三年藝成,序七八。端成二十一年任鳶英衛左副領。端成二十二年革職處死。”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