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為東宮妃
字數:2245 加入書籤
絲綢衣服怕皺又怕刮蹭,搓不能使勁搓,晾不能隨便晾。除了金華宮淑妃娘娘的,我出宮之前還專門去浣衣局打聽了一趟。絲綢衣服得把裏子朝外,晾在沒太陽的地方,把水瀝出來,把褶子一點點抻平。
我為了洗兩位少爺這兩盆衣裳,還提前去剪了個指甲。有兩個手指剪過了,一沾水就疼。
把竹竿搭在陰涼牆角裏,一點一點晾著這些嬌貴的綢緞衣裳,晾了沒幾件又出了一身汗。最難受的是脊背上,頭發的水氣和剛冒出來的汗沆瀣一氣。我剛趁著沒人撩了幾把頭發,讓背上透點風,就聽見太子在背後說:“趕緊去把頭梳上,我們出去走走。”
“是。”我慌亂答應,剛答應完又想過來,說:“要不兩位公子先出去走,奴婢留下看東西?”
“不必了。把屋門鎖好就是。快些來。”他說罷就要打簾子轉身回屋,回屋前又停下了說:“若把你留下看家,還不知道又要跟這裏夥計編派些什麽!估計等回來時候都圓不起來了!”
“是。”我趕緊晾完衣服,回了剛才盥洗的偏房,搭根竿子把自己的衣服掛在屋裏,那盆接著滴水。整個後背到腰都濕漉漉的,我隻好把這身輕便涼快的小花裙子再換下來晾上,換了套綠色衫裙。這身衣服倒不是不好,就是硬板板的,叫人穿上就想端著。
梳好頭,收拾了些東西帶上,鎖好各個屋子的門,跟著他們出了客棧門。我這才看見這家客棧名字叫“四方”。
我們直奔著最熱鬧的廣濟大街去了,在大街上閑晃了一陣。蘭鶴舒見著生藥鋪子,進去抓了藥,我買了些蚊香、紙筆之類的應用之物,三皇子便說渴了,找家茶樓裏坐坐。
大地方就是好,想起什麽來都有,裝遊山玩水也裝得像。有一家大茶樓外支的涼棚一下子蓋過了半條街,棚子底下人影綽綽,還有人喊好。蘭鶴舒上前去探,回來就樂嗬嗬地攛掇著大家都去那家坐,說那裏正說《三國演義》,說得不錯。
太子不悅地白了他一眼,說:“就是個《三國演義》,高興成這樣!”
“大哥,我們倒也好久沒聽見過說書了。”三皇子倒是準備聽蘭鶴舒的。
要論聽書,我頂不愛聽《三國演義》。別的書吧,甭管是哪本,甭管是哪朝哪代,等到那個先生來,從半截開始聽,總能聽見個“眉分八彩,目若朗星”的少年俠客使把稀罕兵刃,把壞人打個落花流水。時不時還能趕上個美人兒女俠客或者是美人兒女壞蛋非要嫁給他。這少年俠客必得義正辭嚴地三推五拒,可是拒來拒去,兄弟師父都勸著他娶,到底還是把喜事熱熱鬧鬧地辦了。至於這是誰打誰的故事,管他呢。可是《三國演義》不一樣,滿篇滿篇文縐縐聽不懂的話,趕上先生下鄉或者是上鎮上趕集聽了好幾回,這好幾回裏沒有過重樣的人物。憑李慕賢那個腦袋,根本分不清誰是誰,故事是怎麽個來龍去脈。
大概是他們打小念書,識文斷字的人愛聽這個。再加上蘭鶴舒在花窖子裏關了兩年,估計也是一出宮來,看見什麽都新鮮得慌。本來也不由我說了算,我就跟著他們去了。
茶樓裏人雖然多,夥計卻眼靈腿快,誰都不冷落。見來了這兩位氣度不凡的少爺,立即來人給讓到寬敞的好座位上,不等張嘴就擺上了四樣幹鮮果品。兩位皇子點了壺香茶,就凝神聽書了。
我這個婢女立在旁邊,沒什麽事情做,也跟著聽書。說書的是個年紀不老、氣度斯文的先生,正在講呂布。“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器宇軒昂,威風凜凜。猛將呂布和美人貂蟬倒是《三國》裏為數不多的我聽得進去的人物。
可惜先生講的是走下坡路的呂布,而且沒有呂布多少事,還是一群我分不清的老頭子在文縐縐地扯東扯西。我沒聽多久就打嗬欠了,被太子狠狠剜了一眼。我趕緊打起精神,擦擦眼角的淚,假裝好好聽。
“遂建號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龍鳳輦,祀南北郊,立馮方女為後,立子為東宮。因催使催取呂布之女為東宮妃……”
正在努力憋著第二個嗬欠的我一下子不困了。呂布還有這一出呢?!呂布還有女兒呢?!女兒還嫁給東宮太子當太子妃了?!
這女兒若是貂蟬給呂布生的,那得長得多漂亮啊!
我連偷抓的一顆桂圓都放下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