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曼穀歲月(3)之拜訪銀行

字數:6277   加入書籤

A+A-




    就這麽湊巧,這一天剛好是星期天,曼穀的人們正過周日呢,可以讓這泰北下來的兩個年輕人體會一下,什麽叫做大城市的喧嘩。

    不光是阿香,連頌猜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多的人!從接近大巷口還有幾十米遠開始,路兩邊的小攤販已經二字排開,有賣衣服的、有賣鞋靴的、有賣帽子的,還有賣男女手袋、紀念品的,兩三台水果車混雜在其中,吆喝叫賣的聲音此起彼伏,再加上圍觀挑選的人群,真叫一個熱鬧。

    走出巷口就到了大馬路。左右兩旁的馬路邊好像還是城市公交的一個大站台,除了停著的兩輛,還有另外三台車正緩緩地駛入站台,它們不停地按響的喇叭,提醒著路邊的行人讓一讓,可以再讓一讓哈,兩位像是售票員模樣的婦女,從各自的車裏探出身子,手裏拿著一根粗粗的金屬筒搖得嘩啦啦響。車門一開,整齊地排著隊的人群出現了少許的騷動,估計這輛汽車就是開往這騷動的隊伍要去的方向。

    公交車有雙開門的,那一定是前門下車,後門上;還有單開門的,車頭司機的左側大門一打開,下車的人們魚貫而出。下完之後,才輪得到上車的人們依序一個挨著一個地往上爬。

    這個時候,夾雜在人行道上人群之中的頌猜猛然發現:呀,這路邊的車子全是由北往南的方向?而這邊道上的行人,也是往南行進的人居多?這跟咱在中國的時候不一樣呀?!從瀏陽出逃去廣東,再坐汽車到雲南,還有在石頭鎮工廠門口的那條寬寬的土路上麵,兩車交匯的時候,都是靠右啊?對,車上的司機應該也是坐在車頭的左邊。可是這兒,司機全都是坐在車頭的右側!

    在清邁府的時候,他倆也坐過兩趟皮卡車,因為過節的時候路麵清靜,頌猜也沒注意到這個問題。那昨晚萌姐開的車呢?對呀,她也是坐在右邊,而行車是靠左!

    發現到這個小秘密的頌猜突感一陣小小的激動,立刻就想跟阿香分享。可等他轉過頭來,發現自己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與阿香脫手,阿香不見了!

    如果兩人失散,就不能再往前走,必須回到家裏等,這還是他剛剛與阿香妹妹的約定。不然,他一個人繼續往前看熱鬧,口袋裏也沒有錢呀,能買什麽生活必需品?在清邁火車站前,他口袋裏的錢全部布施給了那位神仙鑾布。

    人不見了,她的背上還掛著一個小包袱呢。裏麵有一張大支票,還有兩人的身份卡!這兩樣東西有多麽的重要,頌猜的心裏並沒有特別的具象。但他知道,阿香妹妹會特別地在意這兩項東西的。沒有了後者,他們今後無法證明自己是誰;而沒有了前者,她那大公主的身份就會蕩然無存。正所謂“在家百日好,出門一時難”就是這個道理,阿香還不知道打工和吃飯的對等關係,萬一丟了支票,看會把她嚇成啥樣?

    他正在著急地看著不遠處“摩爾大樓”的方向,背脊上被人輕輕地戳了一下。

    “吃木瓜!”阿香從身後的人群中走了上來,還再補了一句:“這瓜可甜呢!比咱們旺呐村裏吃過的所有木瓜都甜。”

    隻見她,兩隻手都不空著,一手擰著一個小塑料袋,袋裏黃橙的木瓜切片上插著一根竹簽。而她的嘴裏,明顯已經偷吃了兩塊,正興奮異常的咀嚼吞咽著。

    泰北不產木瓜,偶爾有的樹種,長出來的瓜也是歪瓜裂棗型的。所以,村子裏的木瓜大部分都是貨郎挑來賣的,或者出門辦事的人如段叔,偶爾也會費力地扛幾個山外的好瓜回村裏讓家人品嚐。如果是撿便宜貨,那些木瓜的品質自然比不過曼穀街頭這論袋論片賣的這般香甜。

    看著阿香那因為興奮、因為天熱變得紅撲撲的臉龐,頌猜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了她遞上來的塑料袋。行車靠左靠右的已經不重要,他用竹簽叉出一塊,吃了一口:是,味道真是不錯!可是……男人要少吃木瓜……,石頭鎮上納姐的影像又出現在他的腦海裏。

    不能掃了阿香的興!他趕緊地亢奮了起來,對阿香說:“科琨卡!你要跟緊一點哈,別弄丟了。”這個時候,頌猜加快了腳下的步伐,領著身後的姑娘在人群中穿梭。因為,他已經看見了對麵不遠處那又胖又高的大樓橫腰處,寫著幾個大字“泰農銀行”!

    在泰國的幾家大銀行背後,都有華人,都有潮汕人的影子。許多銀行的董事長就是老一輩的華僑,銀行幹脆就是他們自家開的,所以,這些銀行的門臉上有幾個華文大字並不奇怪,而對應的泰文名稱反而會顯得比較小巧。當然,後來銀行上市大眾化,以及華文名字的字體不能大過泰文字等等政府的規定,這都是後話。

    頌猜加快步伐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先把支票的事情辦好,避免出差。超越前麵的人群之後,他倆走進了這幢胖胖的“摩爾大樓”,顧不上應付撲麵而來的琳琅滿目,頌猜領著阿香進入了設在一樓的銀行大廳。

    裏麵人不多,稀疏的幾個客人排著兩條隊而已。可是,銀行門口的兩個瘦黑保安,除了點頭哈腰地“薩瓦迪卡”以外,兩雙賊溜溜的眼睛對著他倆從頭到腳不停地掃描。最後,其中一人的目光停在了頌猜的腳下,呆滯了幾秒以後,又趕緊收回,看向了別處。

    “奇奇怪怪的!哼!”阿香的公主脾氣突然冒了出來。哪有這麽看人的,一點禮貌都沒有!她從鼻孔裏“哼”出一個字,表達對這種無理保安的不滿。

    頌猜卻看了看自己,又瞧了瞧阿香,再對比了一下隊伍前邊的其他人,他發現:我倆好像是跟他們有些不一樣。起碼,這會兒沒有哪一個男人還穿著這種高幫係帶的軍鞋。這雙鞋還是進入旺呐村後,段嬸給的,是村裏保安隊的標配,台灣製造。剛才街上的行人,還有這銀行裏所有人,穿人字拖的比較多。或者有些年輕一點的,會穿著膠底跑鞋,鞋麵印著各種奇形怪狀的花紋。

    而我倆穿的衣褲,一看就是自家手工縫製的那種,都沒有任何的印花,特別是男衫。他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身邊的阿香以後,她才“哦……!待會兒咱們也去買幾身新衣裳。”她把吃過木瓜以後的空塑料袋扔進了牆角的垃圾桶。

    輪到他們倆了。阿香坐到了窗前,解開包袱,小心翼翼地拿出來那隻小木匣,遞給了玻璃窗後正微笑著的銀行女職員。

    本來還是滿麵春風般微笑著的職員,看見木匣之後,臉上的笑容好似凝住了一樣,翻起眼皮看了看立在阿香身後的頌猜一眼,禮貌地問道:“您需要什麽服務?”這玻璃窗後的女職員可是知道,隻有銀行的大戶,才會有這種銀行饋贈的小木匣子。難道眼前的這一對鄉下男女……?

    “哦,我們要拿這個錢。”阿香再次伸出手去,抽開了那塊木匣上麵的小薄板,裏麵露出了紅色絨布上躺著的那張淺黃色支票,十萬泰銖!

    是的,在清萊銀行的時候,頌猜就知道支票上寫著的是十萬泰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初期,泰國曼穀的普通人工也就每月一千泰銖出頭,泰北的人工還會更加便宜一點。

    被段叔他們稱之為有文化的頌猜,在旺呐村生活和工作的幾年裏,如果他的人工是每月一千泰銖,那一年下來就是一萬二。三年零八個月的總收入,扣除極為少有的開支,吃住全包又不咋用錢的他,可以存下約四萬泰銖。加上阿香的三萬,還有她媽從村子備用金裏劃撥的,由段叔現場默認過的三萬塊,共計就是十萬泰銖。這筆錢確實可以在曼穀買一間小房子。

    “丕(老大)……!”年輕的職員用哭腔呼喚著隔壁那位年長一些的大姐。

    其實,她並沒有哭,銀行的職員什麽大錢沒有見過?隻不過,是這一對明顯的鄉下小兩口,他們要取的錢超過了她的職權範圍。同時,那隻銀行大戶專屬的小木匣怎麽會在對麵的這位小姑娘手中出現?裏麵還真躺著一張不小麵額的支票。

    隔壁的大姐忙完手頭的一個客戶,走到同事的這邊,看了看支票,然後從鼻梁上的眼鏡上方看了出來:“身份卡?”

    這大姐應該年紀不小了?帶的該是老花鏡!記得段叔也有這麽一副,偶爾要登記點什麽賬目的時候,他一定會用的。看過賬本再看人的時候,永遠都是這樣。頌猜看著眼前的情景這麽想著。

    “哦,對不起!”阿香趕緊再次打開包袱,掏出了兩張身份卡,遞到了窗子裏麵。

    那位大姐接過身份卡,裏外仔細地翻看著阿香那張兩折疊的身份卡,嘴裏還自言自語地說道:“這清萊府的身份卡還沒有更新呀?該有照片的呀?”

    對麵的阿香和頌猜不知道,這個時候泰國的身份卡正在換代,新的身份卡是四折疊的,裏麵還有一張持卡人的照片。

    “好像行裏還沒有規定,取錢必須要用新一代的身份卡?”年輕的職員多嘴了。

    老大姐白了那姑娘一眼,估計要說的是:這我還不懂?用得著你來教?

    為保險起見,經驗老道的大姐笑著跟阿香說:“姑娘,您這張支票額度大了一些,我想還是等我們行長回來親自處理吧。他這會兒不在,要下午三點種才能回來。你們可以先填一張表格,下午再來的時候就可以省一些時間了。”

    遇到這填表的事,阿香又抬起了頭,看著自己的“丈夫”頌猜。他接過窗口大姐遞出來的一張表格,與阿香換了一個位置,坐在窗前認真地填寫起來。阿香則站起身子,左顧右盼:哈,這個曼穀的銀行就是比清萊府的寬敞,建在“摩爾大樓”的裏麵,都比清萊府那幢獨立的小樓要大。隻不過,沒有清萊府那幢小樓的大鐵門顯得威武!

    看見大門口那兩位黑瘦的保安還不時地往她和頌猜處偷看,阿香瞪了他們一眼,把那兩個小子的臉逼得轉向了門外。他們想幹嘛?

    這時,窗口裏麵的那位年輕職員從邊門走了出來,手裏拿著兩筒紅色的金屬罐,遞到阿香麵前:“請喝水!”

    “啥?”阿香沒有見過,接到手裏冰冰涼。

    “這是可樂。可好喝呢!”這位忽然熱情起來的姑娘,拿起一筒用手指輕輕一掰,“哢嚓”一聲,一個弧形的金屬片被她拽了下來。她遞給麵前的阿香:“試試看?”

    阿香說了一句:“科琨卡!”然後輕輕地抿了一口:好喝!她再來一大口,一股子甜甜的透著心肺的涼意從嘴裏順著喉嚨往下淌,再從胃裏急衝出來一股清爽的氣體。

    “科琨瑪哢!”開心的阿香加重了語氣,由謝謝兩字變成了非常感謝!

    等到頌猜填完表格站起身來,阿香殷勤地把自己喝過的這一罐可樂遞到他的嘴邊:“你試試?”當著別人的麵,頌猜有些不好意思地喝了一口喂過來的飲料。味道是有些特別?還不錯,很清涼的感覺。品味之後的頌猜點了點頭,嘴裏說著“科琨”以示感謝。

    坐在窗口裏麵的大姐仔細看過頌猜已經填好的表格,同樣是非常熱情地對頌猜說:“填得非常清楚,沒有問題。您的字寫得真好看!”

    又是“科琨!”兩字表示“謝了”,他回應了銀行大姐的誇獎。

    “你們下午三點再來吧。我們行長一定回的。”

    “那這張支票?”其實頌猜想問,這支票就放你們這兒吧?

    “你們留著吧。下午再帶過來!”

    “能不能就留在你們銀行裏?”他直接說了出來。頌猜不放心把這種大錢放在包袱裏,特別是自己現在的內褲裏又沒有小兜兜的,不像孩提時候舅媽為自己縫製了那種,有個可以藏錢的小口袋。阿香肯定也沒有?

    “不好意思!我們要拿了您的支票,就必須給錢,或者給你們開一張存折。你們自己先留著吧,這種支票上有簽名的,別人撿到了也沒有用。”說完,這位大姐把支票放回木匣,連同兩張身份卡退給了頌猜和阿香兩人。

    “哦。那……謝謝你們了!我們下午再來!”辭別過銀行裏兩位熱情的職員,阿香又把包袱掛在了自己的肩上。隻聽得“哢嚓”的又一聲響,阿香用剛剛學會的技巧,打開了另外一罐可樂,溫馨地遞給了頌猜,她自己端著前麵開過的那一罐,咕咚地喝了一口。兩人手牽著手走出了銀行的大門,融入到門外麵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去了。

    身後的兩位保安小弟,怔怔地看著這一對鄉下來的年輕夫婦的背影,詫異之情溢於在兩張瘦削的臉上:這是什麽客人呀?以至於行裏的兩位大姐對他們那麽好,還給了他們兩聽可樂呢。

    還有,那小夥子的鞋真帥!年少一點的這位銀行保安員心裏想著這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