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曼穀歲月(31)之調查繼續2

字數:3609   加入書籤

A+A-




    第一小組的調查工作算是告了一個段落。初步結論就是:頌猜的管理上出了問題,除非這個時候還真有人能夠勇敢地站出來,承認自己做錯了產品,才算是找到了質量事故的真正症結所在。而這一種錯誤,又比常規的犯錯要嚴重得多!

    因為電容片未經測試和挑選,是不能進行組裝的。如果直接裝進了電路板,那就明擺著是不讓表芯走準嘛,居然還會在組裝之後添加了一個“已測試”的綠點標記?完全是明知故犯,弄虛作假。

    小助理沙瓦裏這會兒的心裏麵別扭著,為頌猜哥叫屈,她覺得娥姐怎麽著也該站出來分擔一部分的責任,卻又有口難言。因為沙瓦裏她從頌猜的表態中可以看出,他可不想把這個事情扯得太遠,弄得太大。產品的質量問題與娥姐請假沒有關係!

    頌猜的心裏也鬱悶非常!

    如果說是去年年底的出貨,頌猜是不用查資料都記得清清楚楚的。十二月中旬的那一次,大家夥加班加點的,連周末都沒有休息地趕製著那筆貨。娥姐周六請假,王總也不在工廠,頌猜連續當班兩天,頂替娥姐的崗位。等到大家辛苦地完成了全部的組裝、順利出貨之後,瑞士方麵的客人是萬分地感謝,公司裏的同事也都特別地高興。為此,老板還破例地為所有加班人員特發了半個月的獎金。

    怎麽十個月過後,客人會掉過頭來追究產品質量的責任呢?

    產品又不是頌猜裝的,自己那個周末也隻是幫忙代班而已,卻弄出了今天這樣的一個反饋和結果,真叫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頌猜過去的工作經驗都是單打獨奏的那種,從來無需為沒有親手操作過的工作負什麽責任。在碼頭上、在木材加工廠裏扛活,在旺呐村裏當文化班教員,如果有啥壓力和責任那都是非常直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做好做壞當場就會知道。而如今做了一趟代理的主管,這麽一種無形的擔子和壓力,以及滯後了十個月的質量反饋,實在是讓他不知所措。

    在自己的管理之下出現了次品?責任肯定是跑不掉的。但是,該怎麽改進呢?也隻能等經驗老道的娥姐和王總再建議了,也許,工程部的高工也能有所高見?

    反正就是,初步結論以後,娥姐似乎也在裝傻,完全不肯站出來承擔什麽直接和間接的責任。隻要沒人提及她那天請假的事,她是絕對沒有打算再主動說及此事。估計也是免得老板娘知道了,回來以後把事情鬧大?

    另外的一個行動小組是由行政部經理牽頭。通過業務員再追客人的欠款無果,客人已經在電傳中有明示:我們會付錢的!但是,需要貴司拿出導致次品的原因分析報告,以及今後如何改善和避免問題的方案。他們可是不管你們能不能發得出工資的事。

    客人近幾日沒有錢匯過來,那公司能不能就地借款呢?明天就是全廠的工資日,需要五十多萬現款呢。

    屋漏偏逢連夜雨,工廠裏缺錢的消息不脛而走。以至於幾家本地的供應商知道消息以後,衝到了公司,要求工廠立刻支付他們的貨款。盡管有些付款的時間還未到,但他們需要一個說法。千萬不要等到最後的時刻,工廠要倒閉了,他們連鳥毛都薅不到。

    到底是怎麽的啦?這公司過去幾年付款都挺好的呀?”“是啊!聽說他們明天發工資都有困難了。”“你聽誰說的呀?”“那您又是聽誰說?”“反正就是有事!無風不起浪。”“是呀是呀,我們幾家同時過來,說明總有好心的朋友說起這事唄。”“這就奇怪了?這工廠連續多年的生意好像還不錯啊?”“那我不管,先給我還錢。今後可不能再賒賬了。”“對!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請你們的總經理出來說話!”

    辦公室其它的職員擋不住,王總來到了會議室,麵對著幾位本地的泰國供應商:“大家不用擔心哈!我們之間都有過多年的生意往來,什麽時候聽說過我們不付款呀?咱們是一家跨國公司,跨國的資金調撥是常事。咱們的財務總監這會兒正在香港,我在這兒向大家保證:下周一肯定讓大家拿到貨款。況且,有些發票都沒有到期嘛?!”

    無風不起浪呀,王總!聽說你們明天都發不出工資了?”“今後我們可不敢賒賬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吧。”“下周一肯定有錢嗎?”

    肯定有錢!我作為公司的總經理向你們保證,下周一一定讓大家拿到錢。賒賬三十天六十天的,本來就是一種常見的付款條件,說明你們有良好的服務和足夠的實力,來配合我們的生意。如果要做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話,那我也就隻好更換供應商了。願意跟我們賒賬做生意可是一大把一大把的,你們自己斟酌好即可!我不願意多做解釋。”

    打發完了供應商,看見行政部經理從外麵運籌回來,王總馬上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會見了她。行政部經理帶回來的消息就是:跑過了幾家銀行,他們麵對如此突然的貸款需要,一時半會兒也應付不過來。看來,即使是拿財產做抵押,銀行裏的錢也沒有那麽快,來不及的。隻有……到黑市裏,找人借高利貸了。

    除了廠子裏的廠房、四輛皮卡以外,老總您、老板娘兩人在曼穀的那套高層公寓,可以作一些抵押。這兒的高利貸莊家倒也簡單爽快,知道借款的客人有廠、有車、有房的,基本上是隔日就可以兌現。人家可是說不打算要您的東西,隻把它們當做抵押而已,可以很快借錢給咱們。他們希望的是,您最後還是有錢能夠還給他們。利息嘛,就會貴一點:每天收取抵押品價值的百分之一!

    他們估算了一下咱們可能的抵押品,價值應該超過兩百萬。所以,可以借給咱們一百萬銖。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借一百萬,每日的利息是一萬銖!按單利計算,如果一百天內還不上?那不好意思了,這個廠子、四輛皮卡還有那套房子,就全是他們的。他們還說:我們不擔心你們老板賴賬的……

    最後的辦法,就是王總給身處香港的老婆打電話,請她緊急調款。長途電話都打過了好幾通,說是她老人家也正在籌錢,估計周五才能匯款約七十萬銖過來泰國。

    在王總與老板娘的一次關門電話吆喝之中,沙瓦裏偷聽到裏麵的吵架聲,幾乎全是王總經理對老板娘的責怪:“……你就不該把錢都弄到香港去的,……你這個樣子炒房,會賠死的……廠子都會讓你給拖垮的……!”

    沙瓦裏偷聽完電話,異常悲觀地告訴了頌猜哥:“估計明天發工資真有困難!”

    頌猜聽過沙瓦裏的介紹,也就搞懂了老板娘常回香港都幹了些嘛子:原來在這幾年裏,工廠和老板們其實還是賺了不少錢的,卻全被老板娘弄到了香港去炒房?頌猜平時也讀讀報紙的,知道前年的年底香港方麵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中英聯合聲明的公布,香港要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回歸到中國大陸的管理。大陸的鄧主席說了一句“一國兩製”,很多香港人又不太相信。所以,有一部分香港人開始移民,開始拋售房產。再早幾年,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就出現了低迷,許多人看跌,至一九八五年的這個時候,市場一直沒有回頭。但是,老板娘依然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時機。她持續不斷地把工廠裏賺到的錢,弄到了香港去抄房地產的底?!這件事情的後話就是,香港的房地產從一九八七年開始,價格開始全麵地直線上揚,這家工廠的老板娘因此狠狠地賺了一大筆錢。

    回到現實當中,前麵兩輪的溝通過後,也就是本周二下班的時候,解困的辦法似乎隻有一個:借高利貸,以緩解工廠明天周三發工資的當務之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