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錢謙益的煩惱
字數:3273 加入書籤
柳如是熱情獻曲,錢謙益隻得答應。
柳如是抿嘴含情輕拍小手,管弦樂如小橋流水,柳如是翩然起舞,輕啟竹唇,咿呀如燕語鶯聲,“草衣家住斷橋東,好句清如湖上風;近日西泠誇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
見錢謙益隻是微頜,笑意也不濃,柳如是又唱道:“清樽細雨不知愁,鶴引遙空鳳下樓;紅燭恍如花月夜,綠窗還似木蘭舟。曲中楊柳齊舒眼,詩裏芙蓉亦並頭;今夕梅魂共誰語?任他疏影蘸寒流。”
錢謙益反映仍不強烈,柳如是又唱道:“裁紅暈碧淚漫漫,南國春來正薄寒;此去柳花如夢裏,向來煙月是愁端。畫堂消息何人曉,翠帳容顏獨自看;珍貴君家蘭桂室,東風取次一憑欄。”
這是二人初見及來往的情詩,再配上曲調,加上柳如是含情脈脈的演唱,真可謂是天人合一,如果詩聖在場也會發出“此曲隻應天人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慨歎。
要在以往,錢謙益肯定會詩興大發,再賦上幾首哄美人開心。然而,錢謙益此時完全不在狀態,腦子裏想的是另一些事,這種被欣賞的他難以產生情感共鳴,用對牛彈琴四個字來形容他恰如其分,最後弄得柳如是不上不下的,臉上如花的笑意也漸減。
“老爺,莫非奴家唱家不好?”柳如是收住嗔道。
“非也。”錢謙益搖了搖頭,“愛愛(注:柳如是的乳名)詞曲堪比天籟,隻是皇上越來越詭異了,擢了,都擢了……”
聽聞高弘圖和劉宗周都進內閣了,薑日廣成了太師,黃道周升為太傅,左懋第升為左都禦使,就連年輕的後生吳偉業竟然成了僅次於他的禮部左侍郎,還有呂大器也升為戶部尚書,瞿式耜升為右侍郎,這兩個人都是東林黨人,莫非皇上要啟動東林黨了,可是他獨他這個滿腹經綸學冠古今的東林黨魁首卻原地踏步,他太鬱悶了。
“老爺不是說了嗎,不提這些了……”柳如是秀眉微蹙,對這個自詡為清流卻又太計較功名的丈夫有些不滿。
“哎不提了……不提了……”錢謙益嘴上不提,心裏卻放不下來,他忽然想起自己還有一個優秀學生,便有了一個計劃,忙差人去請大木。
多情卻被無情惱,柳如是受了冷落滿臉木訥,夫妻倆昏後第一次尷尬。
這時張媽拉著三歲的小柳是蹦蹦跳跳進來了,小柳是是他們夫妻愛情的結晶,因錢謙益與柳如是的結合,在朝堂上下遭來很多非議,而錢謙益偏偏將女兒取名為“是”以示回應,從此小女兒小名叫柳是,大名錢柳是,便成了他們夫妻的掌上明珠。
小柳是別看才三歲,聰明乖巧,能歌善舞,吟頌詩文如行雲流水,小模樣與柳如是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夫妻二人一見到寶貝女兒一切不快一掃而空,很快堂上又恢複了歡聲笑語。
未幾,一個高大俊郎的年輕公子站到了堂外,“學生大木給恩師請安。”
“大木啊,快快進來……”錢廉益揮手將旁雜人等打發出去,熱情有加地迎接門生。
對於錢謙益的格外熱情,叫大木的年輕人一時有些不適應,再次給恩師行重禮。
錢謙益把他拉起來,親自奉茶讓座,大木受寵若驚。
“這是在家,不是在學堂,大木不要拘束,隨便些好。”
“多謝恩師。”
“大木,最近學業可有進步?”
“承蒙老師厚愛,學生受益匪淺,最近學生塗鴉了兩篇,正要請老師指點。”大木說著,拿出了幾張手抄紙稿,恭恭敬敬地遞了上去。
錢謙益接過來,讓大木落座,大木謝座。錢謙益大致看了幾眼,字寫得工整而秀氣,文章卻大氣磅礴,大加讚賞了幾句,將紙稿還給了大木,又道:“皇上勵精圖治,清君側,勤政事,重賢用能,你的叔父鄭鴻逵在錦衣衛任職,這可是大喜事,過幾天是馬總督的喜日,鄭將軍也必然過府賀喜,為師帶去馬府,你們爺倆也好敘敘舊。”
“多謝恩師替學生想得周到。”大木聽說了此事,也早就想見見這位文武全才的四叔了,長這麽大,四叔對他來說隻是個概念,但是皇城和錦衣衛可不是誰想進都能進的,錢謙益這番話,令他高興得差點跳起來,再次起身給錢謙益見禮。
“你們是至親,又都在京師,叔侄會麵人之常情,為師也隻是略盡師道,謝者何來?”師徒二人又暢談起來。
……
馬士英的總督府。
幾桌豐盛的酒席,馬士英摟著一嬌豔的女子居首座,下垂手的小幾上,兵部右侍郎阮大铖則攬著一個絕色美女,此美眼角眉梢的千層怨忿表明他並不情願但身不由己,這便是阮大铖從侯方域手中搶過來的江淮名**李香君。
阮大铖將杯盞放下,看向馬士英,“大人可曾聽說,皇上大肆調整內閣和六部,薑日廣成了太師,黃道周升為太傅,就連一向反對他的東林黨成員呂大器和瞿式耜也破格擢升戶部尚書和右侍郎,皇上龍意何在啊?”
“哼,”馬士英用鼻子哼了一聲,“其他人他想怎麽封都行,內閣首輔和兵部尚書須是你我二人的,明天是老夫的大喜之日,過兩天阮兄可隨老夫進宮陛見。”
阮大铖現在官居兵部右侍郎,如果他真成了兵部尚書,那就從史可法腳下爬到史可法頭上去了,想想這些他興奮不已,杯中酒差點灑出,“多謝大人栽培。”
馬士英大笑,“當初兄台對馬某提攜之恩,今馬某報答萬一,何談謝字啊?來喝,喝……”
隨著時機的成熟,朱由崧已經運籌好了行動計劃,根據後世的見識和眼前的形勢,這次他征求盧九德和鄭鴻逵等人的意見之後,決定來個標新立異,這就是“掃尾打頭”之策。
先掃除馬士英一黨的外圍,最後在馬士英大喜的日子收網。
當然這一策成功的前提是“絕密”和“神速”四字,定下這個計策後,朱由崧下了道密旨開始抓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