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二次射大雕54

字數:7554   加入書籤

A+A-


    徐哲帶著楊康離開了西湖這個特殊的地方。

    對天下人來說,這隻不過是中原的一處美景。

    對葉楓晚來說, 大唐的西湖是他真正的歸屬和家鄉。

    而對於徐哲來說, 現代的西湖則是這漫長的旅程開始的地方。

    為師為父, 教書育人。

    說到收徒此事, 徐哲其實也不曉得, 到底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師父, 尤其是,收徒此事,他本就不隻是為了楊康。

    作為現代人, 應該都聽過一句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了老師。

    為何?

    蓋因父母才是陪在孩子身邊,最長最久的那人。

    親近之人的影響,便恰似那冰花融水, 無痕無形。

    徐哲不知如何當個好師父, 便想,索性也不想了。

    作何要去想這想那,嘴皮子一堆呢?

    以身作則, 將他想要的模樣展現給楊康, 無形之中去影響他, 便是最好的了。

    徐哲曾經就是這麽做的, 隻是他現在將其變本加厲, 更進一步。

    他也給楊康講起了故事, 但這次講的可不是那些所謂的書卷話本, 而是小哲自己的故事。

    陸小雞?

    沒有代表性, 刪掉。

    獅虎虎?…………嗯,血衣童子更糟糕,也刪掉。

    隨雲聚聚?………………小哲黑臉,饒了他吧,他還想教出一個好徒兒呢。

    那麽……

    小教主和東方聚聚,決定就是你們了!

    此時,徐哲與楊康已經一起修行了一月有餘。

    現在恰逢野外山林,楊康逮了野兔兩隻,又捕魚一條,還采摘了些許蔬果。

    為了討他的仙子姐姐歡心,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王爺拿出了匕首,靈活的做起這剖膛破肚之事。

    徐哲早已拾好了柴火,雖然楊康遲遲沒有答應,正式的拜他為師,但徐哲早在心底把楊康看做了自己的弟子,楊康想學的東西,隻要徐哲知道的,他絕不藏著掖著,包括這烹飪庖廚。

    隻是,徐哲謹遵黃藥師教導,蓋因楊康沒有答應正式拜師,這桃花島一脈的功夫和口訣,小哲遲遲沒有真正的教給楊康。

    但他先前——包括當下教給楊康的口訣和功夫也絕非末流,日月神教家大業大,天下武功盡在其中,連《葵花寶典》那等邪道武功,都不過是教中的二寶之一,挑出些頂尖功夫教給楊康,可不是輕而易舉。

    小哲可以拍胸保證道——

    楊康的內功心法一般般,也就是個中上流,但如果說到這外家功夫,隻要他家徒兒保持著當下的勤奮狀態,勤奮刻苦再練幾年,以楊康的聰慧資質,在將來成為這外家功夫的集大成者,也極有可能。

    楊康除毛去血,丟掉內髒,將那紅色盡數洗淨,才恭敬的遞到徐哲麵前。

    柴火早已燒好,徐哲以刀在兔肉表麵切割數下,劃開細紋無數,又撒以備好調料,塞幹貨入肚配之,繼而以手為針,抽出備好絲線,將已然塞滿幹貨的兔腹縫合如初。

    他將兔子以木棍插之,放在火前數寸,隔火溫烤。

    一南一北,兩人坐在火焰的兩側。

    趁著處理野兔之時,徐哲回憶了一番作為任哲哲的過去,在腦中組織著言辭。

    而在當下等待兔肉烤熟之隙,徐哲便拉著徒兒,講起了故事。

    而對於突然講起了魔教故事的小哲……

    楊康初時震驚,世外仙子般的姐姐,怎麽對他講這種魔道中人的事情???

    楊康對所謂的江湖邪教並無看法,隻是覺得這畫風和姐姐有點不符。

    然後就被徐哲以故事中小教主的口,給狠狠的訓斥了。

    “……聽下屬道,有四位同胞被正道人士怒而所殺,一時之間,邊境百姓又再度飽受心驚膽戰之苦,隻見那小教主呼吸驟然停,怒的眼眶泛紅,隨即一掌拍下,怒聲斥道。”

    “‘糊塗!簡直糊塗!那群正道大俠可不是被那所謂的大義給迷了眼!凡是入我神教,就理應該死該殺?外族當下雖未侵境,又怎知他日不會再度步入中原大地?有著諸多慘痛的前車之鑒,血淋淋的曆史為鏡,我中原武林為何還如此的可笑可歎?’”

    即使說著這般怒急攻心的氣話,仙子姐姐的臉上,仍然是冷漠如斯的。

    仙子姐姐瞥了楊康一樣,楊康恭謹而立,垂耳傾聽。

    徐哲問道:“——康兒,你如何想?”

    楊康略微思索,道,“……天下本無‘立場’,而人造了這立場,江湖為人所構,亦是不能幸免,如此,無形之中,便無人可掙脫這枷鎖無形。”

    他稍頓,見徐哲不似惱怒,才又順著心中所想,逐字逐句道:“而這小教主,則並未被這無形枷鎖捆綁不前,小教主之誌向,不止局限於手中神教,也不局限於眼下江湖,他心中懷有大愛,放眼是天下百姓,黎民江山……………仙子姐姐,你怎麽了?”

    徐哲催動內力,消去耳根熱度,饒是臉皮如他,先是以一副說書先生的架勢,將自己的曾經娓娓道來,再聽著自家徒兒一頓好誇……

    咳,咳咳咳咳。

    小哲一本正經:“康兒,我不讓你評價這小教主做了什麽,而是單單針對於小教主此人,你如何想?”

    楊康麵色遲疑。

    徐哲麵色稍緩,道:“我何時苛責過你?康兒,但說無妨。”

    楊康又一躬身,心中天人交際,又速有決斷,他沉默片刻,才苦著臉色道:“實不相瞞,姐姐,若讓我說那小教主的好話,我可發自肺腑的說上個三天三夜,但若讓康兒說實話,康兒卻是………並不覺得他那番作為有何好處。”

    “好處?”徐哲道。

    楊康點頭,道:“是,若康兒為教主,坐擁那般神教,想到的定是爭權奪利,稱霸武林,留下一番豐功偉業,乃至後人皆可傳頌康之傳說。”說到這裏,他又不免羞赧,但眸中精光飛揚,對這般生活神往不已。

    武林少年當如此。

    小哲心中歎氣,又問:“那,對待百姓,你當如何?”

    楊康正色道:“絕不妄殺,卻也………不會插手。康兒認為,朝廷為朝廷,貴族為貴族,武林為武林,百姓則隻是百姓,圈子不同,階級不一,互不相幹才是最好,生命落地,當隻為此身、此親、此愛負責,既然住在邊境飽受困擾,那麽便想法子遷移離去,留在原地,日夜擔驚受怕,卻叫那‘武林外人’來助你救你,此舉……在康兒看來,並不可取。”

    “對那小教主,他如此作為,康兒讚他一句少年英雄,家國大愛。”

    “但如果康兒身處那位,卻絕對不會‘多此一舉’。”

    楊康小心翼翼的看著徐哲的神色。

    徐哲並無表情,隻是下顎輕點,示意繼續。

    於是楊康歎口氣,又繼而停止背脊,一字一頓,鏗鏘有力道。

    他知,自己的想法,或許並不被姐姐所喜。

    然而,這卻是他心中真實的想法。

    “哪怕戰爭不斷,百姓遭難,但遭難的又何止百姓?風雨飄搖下家國皆危,諸侯王室也是日薄西山,有著覆朝之危。”

    “自古以來,這天下合合分分,已不知循環多久。”

    “若要康兒坦言,隻要康兒無事、保住父母、護住……心悅之人,康兒一生,便也再無遺憾。”

    “至於黎民百姓,康兒絕不去欺、去殺、去辱。”

    “……卻也,不會去幫、去救、去護。”

    “朝廷、百姓、武林,這幾者之間,看似關係無比密切,但若刨根問底,康兒卻認為,這幾方‘勢力’,其間的關係,脆弱的簡直可憐。”

    徐哲聽罷,心下震顫不已,萬萬沒料到,他教楊康多年,楊康竟是這般心思。

    楊康緊盯徐哲,手心冷汗森森,他知婉兒姐姐多半心下不悅,於是他唇畔開合,掙紮良久,終是先一步開口,啞聲道:“姐姐,我知此番說法,定不討姐姐所喜,但姐姐要康兒說實話,康兒就絕不對姐姐說謊。”

    徐哲側眸,支額良久,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之中。

    楊康心跳錯亂,愈發緊張。

    徐哲抬眸,看那已然有了成人樣貌的少年郎兒,眉眼精致,卻氣質張狂,冷不丁的問了一句:“康兒,若有朝一日,你發現我有事騙你,你待如何?”

    “我………”聰慧如楊康,自小在皇家長大,立馬意識到這不可能是無的放矢,他想從徐哲的臉上觀察出什麽,卻無奈婉兒姐姐一向冷若冰霜,又加之半邊麵具遮臉,當真是瞧不出半絲情緒。

    楊康在心中留下了一絲疑惑與警惕,心知此題不可冒然回答,於是他認真思索良久,繼而道:“那可就要如見招拆招般具體探討了,姐姐為何要騙我?是故意騙我?還是無意騙我?若是無意騙我,之後為何遲遲不對我說出騙了我何?若是有意騙我,姐姐是為了什麽原因而騙我?再究其目的,姐姐騙我之事,是為了我好,還是單純的在利用我?若隻是為了利用我而欺騙於我,這利用對於康兒來說,是輕描淡寫可過,還是會害到康兒?”

    眉目貴氣的少年郎兒,好似完全察覺不到徐哲的言下之意,打趣笑道:“姐姐,你這個問題可是太難了,不具體告訴康兒細致的前因後果,康兒可是真的不知該如何回答。”

    徐哲翻了一下木棍,兔把那肉翻了個麵,血淋淋的那麵朝向了楊康,而色澤焦黃的一麵則對著自己。

    恰逢風起,正是香味撲鼻,不帶絲毫腥氣。

    楊康閉眸吸了一口,神色無比享受:“不愧是姐姐的手藝,康兒真是迫不及待了。”

    楊康想結束這段並不愉快的對話,但徐哲卻又把話題繞了回去,他抬眸靜靜的注視著楊康,正午的燦陽之下,少年人的捫心之語,都好似帶上了一絲朝氣難言的淺淡韻味。

    追源溯往,依照徐哲這些年的作態,哪怕潛移默化,楊康都絕不應說出上述之言。

    可是楊康仍是那般堅定不移的說了。

    為何?

    ………除去那人的本性如此,從骨子裏就帶著這股不願與天下同甘為伍的脾性,還能有什麽解釋呢?

    徐哲心下歎了一聲,問。

    “康兒,若家國大難,社稷崩危,你當——……不,你想如何做。”

    楊康微微睜大了眸,然後勾起唇角,微微一笑。

    他的眉目本是清秀,蓋因自小錦衣玉食,才使得他一舉一動間盡是貴氣。

    他朗聲,如此道。

    “若社稷答大難,‘康兒’‘當’披肩帶甲,披盔佩劍,為家國而戰場征程,縱身死也無怨無悔。”

    “——但若‘我’所‘想’,我隻想帶著父王娘親,還有……康兒心悅之人,找一山清水秀的山澗林野,避那戰火,逃那紛爭,不去理那屍橫遍野…………繼而,在一切結束之時,再另尋一更適生活之地,近有酒樓商家,遠有秀麗美景,一享生活繁華。”

    初春枝丫生長,樹葉依稀,山間無風無聲,唯有那柴火燃燒聲“呲呲”作響。

    楊康靜靜的看著火焰對麵他所傾慕之人。

    他笑:“姐姐可是覺得,康兒此話自私冷血,沒有絲毫擔當?”

    小哲…

    小哲仰頭望天空。

    天色湛藍,雲朵稀疏。

    透過幹枯狹長的樹幹間隙,天空看似渺小。

    但若跳出這頭頂枝杈,狹小的便成了那仰望天空之人。

    小哲歎氣,將那兔肉又翻了一麵。

    “康兒,你無錯。”

    徐哲如此說。

    雖然這並不是他所希望的道路,但楊康所想,有何之錯?

    倒不如說,身為楊康的愛人親眷,怕不是世間的一樁幸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