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思朗卿卿立約定,劉母提親引爭

字數:4741   加入書籤

A+A-




    童卿卿不知道表哥今日有何話要對她說,但是明顯感到白天出遊他的情緒很差,自己便早早來到石舫等候。天色漸黑,卿卿在石舫上感覺有些許涼意,見丁思朗還未來正要起身回房添衣,卻被已進艙室的思朗輕輕按回原位。

    “久等了,卿卿,你是冷了嗎?看,我帶了件衣裳你先披上。”丁思朗說著就親自給童卿卿披上了手中的衣裳。

    “思朗哥,你找我有何事?還要單獨在這裏說。”童卿卿疑惑的問道,她想不出近日會有什麽事需要在這個時刻,這個地方說的。丁思朗沒有直接回答她,低頭交握著雙手,抿了一下嘴唇,沉思無語,在心裏做著思想掙紮。他也不知道要和童卿卿說什麽,隻是看到卿卿和別人走得近,心裏不是滋味,不知為何就衝動的想和卿卿獨處,說會兒話,至於說什麽似乎並不重要。

    “卿卿,你這一段在學堂過得如何?自從我升學到了蘇州中學堂,見你的時間就少了許多,一直也沒機會仔細問你,能和我講講嗎?”丁思朗沉思了片刻,終於輕鬆的舒了口氣,緩緩抬起頭望著卿卿問道。

    “哦,原來你是想知道這些呀,嗬嗬,白天你也可以問我的。”童卿卿了然道。

    “思朗哥,你放心,這段時間大家對我都挺好的,周先生私下給了我一些讀物,都是非常難得的,對我啟迪很大。再有就是,下學後,有時肖夢君會陪我一起在學校花園共同學習,有時是劉安然一起。對了,姨媽還同意我帶園丁到劉安然家裏,幫他們栽種,修整花木,我們已經去了幾次了,安然父親、母親對我們都很好,他母親最近閑時還常到咱們府上找姨媽聊天呢,經常還叫上我,前幾日還要送我東西被我婉拒了。”童卿卿在丁思朗麵前從來都是直來直去,很信任這個表哥,對他極親近,便把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一股腦的都告訴他了,也並未仔細觀察丁思朗聽完這些話的臉色。

    “哦,你是說這段日子經常和劉安然來往嗎?你,你喜歡和他在一起?”丁思朗在說這些時臉色暗沉。

    “是呀,我們學堂很多人都喜歡和他做朋友的。”童卿卿不假思索道。

    “那在你眼裏他是什麽樣的人?我又是什麽樣的人?”丁思朗不想再等了,終於鼓足勇氣問道。

    “思朗表哥?你,你這是怎麽了?你是我們的哥哥,他是我的同學,這要怎麽比?又為何要比?”童卿卿突然被丁思朗的話問的不明所以。

    “卿卿,你來這裏也有一年了,難道你看不出我對你和別人不一樣嗎?你以為我隻把你當妹妹嗎?我記得你以前很喜歡和我說話,可是這段時間我怎麽覺得隻要有劉安然在,你就對我不太在意了?能告訴我為什麽嗎?你心裏是怎麽想的,可以告訴我嗎?這些話我想了很久了,這幾個月尤其想知道答案。”丁思朗越聽童卿卿的話就越覺得必須和她說清楚了,他急於要一個答案,因為父親曾和他說過,中學堂畢業後就要成親,成親後才可以放他留學。

    他突如其來的話讓童卿卿毫無防備,雖然卿卿在心裏能感覺到他對自己的不同,但是並未敢多想,她總覺得自己寄居在人家家裏,姨夫、姨媽對自己親如兒女,自己將來要如何報答,可從未在這方麵多想。對於丁思朗,卿卿一直是讚賞的,他去中學堂的時候,她也時常會牽掛他,隻是這種牽掛她不覺應該讓思朗知道。有些奇怪的是,這段時間每次見到他時不知為何多少會有點不自然,在他麵前開始有些緊張感了,也不太敢盯著他的眼睛看,還想離他遠一點,也不知道這到底算是什麽樣的感情。而對於劉安然,卿卿覺得和他在一起毫無壓力,自然舒服,說話隨意,性情投機,是她在學堂同肖夢君一樣的好友。

    “你,你是我的好哥哥,我至親的人!安然是我的朋友,我們是挺合得來的。”童卿卿笨拙地不知如何回答丁思朗的問題,因為連她自己都看不清自己的心,也許是還小,也許是還太單純,竟說出了這樣的話。

    丁思朗聽了她的話,被童卿卿的“至親”和“那句“挺合得來”深深傷到了,他是真的誤解了卿卿的意思,可是又有誰能說透其中的緣由呢。思朗沉默了一會,站起身沒有看卿卿,走出艙外。

    “今日的話我當做沒聽見,你還小,我還可以等,等兩年後我還會再問你的,那時你必須給我一個清楚的答案。”艙外飄來丁思朗幽幽的聲音,話語中盡是毋庸置疑的堅定,仿佛兩年後那一刻已經早早成文書蓋章預定了。

    可是還沒等到兩年後,這年夏季的一天,劉安然的母親曹曼雲就上門和劉淑怡提親了。劉淑怡卻並不驚訝,畢竟都是長輩,聽得出每次曹曼雲來府裏做客,和她閑聊的話,幾乎都是旁敲側擊的打聽童卿卿的身世,以及卿卿是否曾在洛陽訂過親事,還常常和劉淑怡介紹自己的兒子,說安然如何懂事孝順,才華橫溢。其實對於童卿卿將來的婚事,劉淑怡這個做姨媽的也是很操心的,卿卿父母在洛陽不知要照料老太爺到何時,他們也曾暗許她幫卿卿將來留意合適

    的人選。但是作為寄居在此的卿卿除了品貌出眾,但在家世方麵並無優勢,想找一門好的親事並不容易,要求門當戶對的傳統,注定了家世比品貌重要。

    “淑儀呀,我們這段時間也都熟識了,有些事我也就直說了,今日我來是為我們家安然向你們家卿卿提親的,我想先問你們個意見,他們兩人在一起很般配,又都是合得來的好孩子,如果無異議,擇日我們會讓媒人正式過來提親,這是非年代早點把孩子們的親事定了,我也放心,等兩年後他們十五歲了,再正式拜堂成親。你看如何?”曹曼雲因為是為兒子來提親,對象還是乖巧懂事,樣貌可人的童卿卿,喜事在心話語中也盡是歡快。

    “曼雲呀!你還真是迫不及待,我早知道你對她有意,但是我們家卿卿畢竟才十三,不如等明年再定親也不晚?再說你還得給我點時間,讓我問問我表妹、表妹夫,畢竟他們才是卿卿父母,還有也得卿卿同意才行呀,我可不能委屈了我們家的好姑娘。”劉淑怡聞言笑道,一番話說得有理由麵。

    “這自然是,應該的,應該的。那好,話已說到,我就先回了,我們可就等您的話了,這個兒媳我是喜歡得緊,早點定下我才好安心,而且也是我兒子的主意。”說到這裏曹曼雲也為自己兒子的急迫而有點難為情。他們家就劉安然一個孩子,平日裏對他管教雖嚴,但是在一些無關德行,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對安然還是極為寵溺的。安然從今年年初就和他們說起過這事,他們當時也很驚訝,兩個孩子還太小。一方麵,他們家並非貧民,婚事不需要過早辦,一

    般十五歲以後考慮才妥,另一方麵還擔心因為此事安然不能安心讀書。可是安然硬是死磨硬泡的想把這事早早定下來,還說隻有定下來他才能安心讀書。加上多次見到童卿卿相處甚好,他們夫妻兩人本就較為開明,又對青青很是滿意,這才下定決心為兒子圓夢,親自登門征詢親事意見。

    隔日是蘇州中學堂假日,丁思朗剛回府就聽到母親喜滋滋的和她說起劉安然母親提親的事,氣氛的直接對母親責備道:“我的母親大人,你怎麽什麽話都敢接,這不是把卿卿往火坑裏推嘛!他們才多大,兩個人都是孩子,這麽早就定下來,萬一等他們十五歲的時候反悔了,豈不是壞了卿卿名聲?你就應該直接回絕了,不讓他們有這個念想。”

    “思朗,你發這麽大火幹嘛!我又沒答應人家,我說了還得問卿卿父母和她本人的。再說了你姨夫、姨媽給我提過這事,劉安然和他們說的要求很符合,人品好,家世也可以,他們家雖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在鎮子裏也算是家境頗好的,經營一家祖上留下來的茶樓,卿卿將來嫁過去一定日子過得不錯。”

    劉淑怡覺得兒子的擔憂多此一舉,她是過來人,當年嫁給思朗父親也是媒妁之言,隻知道他父親人品好,家世好,兩家登對,就嫁過來了,結果不一樣過得不錯。

    “那這種事也不該這麽著急呀!才多大!”丁思朗無法直接告訴父母他的想法,現在時機還不成熟,貿然說出恐怕父母不同意的話,他以後和卿卿見麵獨處的機會都沒有了。隻好急切的說著無關痛癢的話,想阻止事情繼續發展。

    “起初我也覺得他們太急,不過人家也說了十五歲以後才成親,現在隻是定親。再說,咱們鎮上有幾戶適合卿卿的人家,我心裏能沒數?就是再等幾年一樣還是劉安然最合適,你總不能讓她嫁到高景鵬家吧?雖是大富大貴,可那孩子就是個霸王,他們兩家家世也不般配。還不如早早定了,免得夜長夢多,到時耽誤了卿卿。”劉淑怡為兒子抱怨自己委屈的辯解著。

    丁府在為童卿卿定親一事忙碌,又是發電報給卿卿父母,又是征詢卿卿意見。卿卿的父母答應的極痛快,並未過多要求到時婚事的細節和聘禮多少,隻是強調一定要對卿卿好!也得是卿卿願意的人!可是到了卿卿這裏就沒那麽順利了,卿卿本想一口回絕,可是看見姨媽極力說服的樣子,知道姨媽是很願意成全這門婚事的,也多少猜到姨媽根本沒注意到表哥對自己的感情。但自己是一定要遵守和思朗的兩年之約的,既然無法說出拒絕的詳細理由,便不能生硬的推脫,隻好以年齡尚小,等到十五歲後再做考慮為由委婉的暫時推脫掉。

    童卿卿的事很快就被眾人淡忘了,因為這年秋天辛亥革命爆發。從十月十日武昌打響革命第一槍後,次日武昌就全城光複,革命黨人宣布成立中華民**政府。革命形勢聲勢浩大,勢如破竹,快速席卷全國,先是長沙獨立,江西九江、南昌光複,山西獨立,接著蔡鍔於昆明起義成功,貴州獨立,浙江獨立,江蘇等省接連獨立,僅僅十幾日後全國就捷報頻傳。

    清廷苟延殘喘的頹敗根本無法阻礙這股勢不可擋的力量,很快這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歸國後的孫中山就被17省代表選舉為臨時大總統,並於次年中華民國元年一月一日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民國元年一月中旬參與起義革命立下軍功的穆少淩、陸遠、鄭勇等人因出自江蘇,對當地十分了解,被新政府委以重任派往江蘇省主持地方軍政事務。而丁思朗,童卿卿他們卻並沒有想到兩年前替他們解圍的恩人就要和他們重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