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字數:2192 加入書籤
上回說到周公等五人談到道的問題時,周公不讓孔子越俎代庖,想讓老子來說關於道的事,老子就提意找個地方坐下來說——坐以論道。幾個人欣然接受。老子說,這樣吧,我在這裏有一處住所,還算清靜,不妨到我那裏小坐一下。
高文化有點不太清楚當下是在什麽地方,想問個明白,就不好意思地說,請問老子先生,這裏是什麽地方?
大家聽到高文化稱老子是老子先生,一起都大笑起來。高文化卻並不在意,說道,周公不讓稱祖宗,我不叫老子先生叫什麽?叫老聃呀?
紀開和文笑著說,你真是傻得夠可以,你叫周公是周兄,叫孔子是孔兄,你也可以叫老子是李兄呀!叫老兄也不算丟人,你偏偏叫老子先生,真是傻蛋一個!小紀開和文有點鄙視似的說。
高文化這次沒有和小紀開和文爭辯,欣然接受道,對,我應該稱“李兄”,請教李兄,此處是何所在?請不吝賜教。
老子“嗬嗬嗬”笑著說道,請不要客氣,這裏是嶽麓山。注意,不是湖南的嶽麓山,而是甘肅的嶽麓山,此嶽麓山非彼嶽麓山。
嶽麓山?難道這裏就是老子仙升的地方?老子怎麽還能這麽平靜?高文化很有點不相信似的這樣想。但是他吃驚歸吃驚,邊上還站著個小紀開和文,老想挑他的毛病,怕他又笑話他,所以就不好意思問,隻故做驚訝地說道,噢!原來是嶽麓山!怪不得這樣山清水秀呢。
老子開玩笑似的問道,不對吧?你是不是想說,這裏是我老聃逝去的地方,我怎麽還能這樣鎮定自如?
高文化大吃一驚,坦誠地問道,你怎麽知道我會這樣想?顯然,高文化對自己的處境還很不適應,總是以自己的思維來考慮事情。
周公和孔子也笑了,孔子說道,小高需要適應一下環境。這樣吧,咱們一邊走一邊聊,也讓小高有個適應的時間。幾個人都說好。高文化也就隻好跟著他們一路走來。
大青牛和老黃牛在前麵甩著尾巴,不緊不慢地一步三搖,紀開和文蹦蹦跳跳跟在後麵。周公和老子相讓著也跟了上去,孔子有意靠近高文化,落在最後麵,一邊走還一邊介紹。
這裏是甘肅臨洮的嶽麓山,雖然偏僻,但是因為有老聃在此,所以也算是小有名氣。老聃不是西出函穀關嗎?出了函穀關然後就少有人知道了。其實老聃轉了一大圈就相中了這裏,這裏民風純樸,自然風景又與眾不同。更重要的是這裏沒有受到汙染,更沒有人為地被過度開發。你看看這裏的山山水水,是不是與其它地方有很大的差異呢?孔子一邊說,一邊用手指指點點。
高文化當然早就感覺到了這裏的不同。自從離開仙門洞後,不知不覺中就來到了這裏,等猛然醒悟過來的時候,眼前早已是清水綠水,空氣清新,像是世外桃園一樣了。現在聽孔子說,這裏果然就是老子仙逝的地方——甘肅臨洮的嶽麓山,驚詫的表情不亞於看到了ufo。而且這裏距離靜海市又豈止是千裏之遙?簡直是隔山探海了,相距至少也有兩千多公裏。
我怎麽一眨眼就跑到這兒了呢?這穿越可真有意思,不僅古今大流轉,還外帶乾坤大挪移,有意思!怎麽會這樣呢?高文化一邊看一邊毫無邊際地想著。老子麵對自己終將在此消失的地方竟然沒有一絲的害怕、恐懼、悲傷或是難過的表情,還是笑容滿麵、春風得意的樣子,也很是詫異。再看看周圍,果然如孔子所說,是個難得的好地方。但見花草林木繁茂,樹木成蔭,鳥語花香;亭台樓榭遍布,翹角飛簷,畫棟碧瓦,引人入勝;古樹修竹,小橋飛瀑,水池裏碧波蕩漾,神鹿雕塑,展蹄騰空,栩栩如生。嶽麓山,真是名不虛傳。
景色故然不錯,但是老子為什麽對自己的仙逝之地沒有一點恐懼呢?高文化把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隻聽孔子說道,你隻是不習慣罷了。既然老聃能知天地事,對於自身那點小事哪裏還會斤斤計較、放在心上呢?更何況他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將來,他可以知道別人的將來,自然對自己的將來也是心知肚明的。正是因為他有了知生死的慧眼,所以才不拘泥於小情小事的纏磨,心胸的曠達和自由才是真命本性呀。
高文化聽後似有所動,馬上問道,既然老子如此,周公和你孔老先生自然也是如此,那為什麽還要穿越過來,為子孫後代操心勞神?我真有些不懂。
欲知孔子如何回答,請看下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