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意外之喜
字數:3821 加入書籤
黃巾軍隻是臨時拚湊的,說白了就是一群聚集起來的農民。
在打順風仗時,也許能奮勇爭先,不顧一切。可一旦落入下風,群體素質可想而知。大多數人都開始本能的逃命,遇山進山,見水撲水。
大約隻有程遠誌的親信主力,還在那裏抵抗。
一槍在手,趙雲每次出招,都能掃倒一片黃巾漢。進陣出陣,劈砍刺挑,槍出如龍!
戰神一般的敵人,竟然是自己要搏殺的對象,這無疑是令人膽寒的。黃巾軍的將官,此時也已經不支了。麾下士卒,各個無心再戰,隻等長官的撤退命令了。
在幽州本地守軍,加入戰場後,叛軍更是一潰千裏。
這時候正是撿人頭的好機會,李牧毫不猶豫的出手了。率領身旁的一千人馬,直追這些四散逃兵。劍是好劍,犀利鋒銳,命工匠專門打造,花費了不少時日。
用來追砍這些逃兵,一刺一個準。一柱香下來,他收獲頗豐。
紫晶幣 35
人物等級 4級
技能將進酒、神來之筆、青蓮劍歌
三十五連殺,妥得不要再妥的超神了。
“主公,這是黃巾叛軍渠帥的首級。”
初戰告捷,趙雲很興奮,獻寶似的奉上了程遠誌頭顱。
實際上,趙雲此舉有些唐突了。縣令一般來說是文官,誰會喜歡這血淋淋的頭顱。不過李牧是個例外,他自己就斬了許多人。放在和平年代,可能會被人們尊稱為“殺人狂魔”。
看了一眼黃巾匪首,死不瞑目的白眼,他沒什麽反應。
“子龍真乃虎將也!”
激動的李牧,真心實意的誇了他一句,這次奔襲戰役很成功。他一向不吝嗇口頭表揚,兩人間氣氛融洽。
誰也沒想到,程遠誌竟然親自指揮攻城戰。怪不得啊,剛剛他還在納悶呢,大潰敗之下,竟然還有一部分人堅持抵抗。要是黃巾軍個個都是如此,那麽他們也就不用叫黃巾軍了。
軍隊駐紮上陽城,得到了全城百姓的歡迎。過慣了雨打浮萍般的生活,哪怕是一時的安定,也是難能可貴的。男女老少,簇擁在街邊,用熱情和笑意歡迎援軍。
李牧走在前方,與王縣尉並列。偶爾轉過頭,發現趙雲的狀態,頓時黑線劃滿了內心深處。騎著馬的趙雲,沐浴在百姓們感激的目光中,眼神格外明亮。似乎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責任感,將胸脯挺得筆直。
這貨的正義感也太強了吧,難怪被同僚排斥。這種心態,高尚是高尚了,思想境界一般的人,還真接受不了。
“李大人要清掃叛軍,王某誓死跟隨!”
正想著趙雲的事兒,李牧有些走神了,剛剛隻是隨意應付這個本地縣尉。對方自己說著說著,就給他來了這麽一句。
意外之喜啊,平白得了些許兵將。聽這王縣尉的意思,似乎還有心投靠他?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想必是剛剛趙雲的神勇,震住了這人。讓他認為,隻要自己一路跟隨,一定能混個助攻的。
仔細地瞧了瞧王縣尉,國字臉,寬額頭。看上去忠厚老實,說話也真摯誠懇。
“好,我等攜手,定能掃平黃巾匪徒!”
王淵是否真心,他隻能打一個問號。不過眼前的利益,不拿白不拿。那千餘士卒,李牧倒是不太眼饞。收下王淵,主要還是為了一個大義的名聲。
他們是從並州來的,想在幽州占利,找一個由頭很重要。
黃巾軍不愧是地道的雜牌軍,軍心不穩,後知後覺。待其反應過來,派兵遣將救援主帥,並州一路人在城中等待多時了。
“打!”
對方雖然人多勢眾,可是沒有能人指揮。有一種情況,叫做群體無意識,說的就是眼前的黃巾軍。
一聲令下,早已等待多時的並州軍,連同王淵部,一起衝上去圍殺叛軍。
在武器裝備上,李牧一點都沒有虧待自己人。他有的是黃金,些許上好兵刃甲胄,豪爽地發放給全軍士兵了。黃巾軍中,還有可憐的種田漢,沒有武器可得。隻能從家裏拿來農具,往全副武裝的敵人身上,用力一擊。效果卻不見多少,徒添笑料而已。
“程遠誌已死,降者不殺!”
環顧四周,官軍像是排練好的一般,齊聲大喊。
事實上,參加黃巾軍的農民,對官軍的畏懼感很深。之前在老實巴交地種田時,碰上一個小小的衙役,都要點頭哈腰的。
原先仗著人多勢眾,底氣十足。現在將軍都死了,他們一個個的,趴在地上痛哭流涕。乞求官軍的仁慈,放他們一馬。
將整個幽州,攪的天翻地覆的叛軍,很順從地被李牧打包收編了。
壯大之後的隊伍,規模不小。原先的並州軍和王淵部除外,光是收攏的黃巾,就超過了三萬。總計四萬有餘,人數上倒是很高了。隻是這戰鬥力,不用說了,連之前憑一股熱血,打拚的黃巾軍,都有所不如。
當下所急,應是整合軍隊,提高士兵素質了。出於種種原因,李牧決定留在幽州琢郡。不止如此,借著“攜防”的名義,實際上又占據了幽州西部的幾個郡。
朝廷那邊,隻消一箱黃金就搞定了。有了這些黃白之物開路,大名鼎鼎的十常侍,全都相當於家養的狗一樣。指揮他們說幾句好話,容易的很。
況且李牧確實有功,剿滅五萬黃巾軍,功勞完全拿得出手。因此,在有心人的鼓動下,漢靈帝給他安了個“鎮軍將軍”的頭銜。讓他更驚喜的是,他占據幽州數郡的事情,竟然被明麵上同意了。
要說他的借口,也是低劣得可以。他謊稱有黃巾匪徒,散落周圍作亂,於是便打算震守在此。不知道是漢靈帝沒腦子,還是送給十常侍的金子起作用了,竟然給他發來了官文。吃下去的地盤,打死都不吐出來。從此以後,小半的幽州就是他的了。
幽州本來是劉虞的地盤,李牧來插一腳,他當然不高興了。可是朝廷詔書一下,此事已經算是板上釘釘了,劉虞隻能徒呼奈何啊!
現在的大漢,亂象已生,傾覆隻在某些人的反手之間。不過明麵上,沒人敢違抗天子的命令。關內之地,還在靈帝掌控中。因此皇帝說的話,依然管用。
得了個好差事,近些時日,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同為大漢官員,劉虞不敢進攻李牧這個“大功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