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無雙驍將

字數:3737   加入書籤

A+A-


    冀州以北,偏西北方向,與幽州相鄰。作為黃巾軍的“天公將軍”起義地,冀州算是是黃巾軍的大本營了。

    如此之近的幽州,自然無法置身事外。張角命一渠帥,領五萬兵馬,將戰火燒到幽州。戰亂一起,人心不定,天下大勢難測。

    說起來,這幽州琢郡,還是張飛老家呢。隻不過這時候,他應該跟著劉備東奔西走了。

    此地雖然隻有五萬兵馬,但麵對長期軍事鬆弛的內地郡縣,如同秋風掃落葉。單從軍隊人數上說,琢郡長備軍,肯定是一萬都沒有滿。而下屬的那些縣城,幾百人吧。這樣的境況,即使黃巾軍菜得厲害,也架不住人少啊!

    “報告將軍,探馬來報,前方三十裏處發現叛軍。”

    黑甲士兵半跪在地,向主將通報了敵情。

    年輕的趙雲治軍,不見得有多厲害。可是跟業餘人員一比,又顯得十分專業了。軍中騎兵稀缺,用來作一輪衝刺都嫌少。要是用來收集情報,勘察敵情,完全足夠了。

    以少勝多,最需要的就是“知己知彼”了。李牧自任命他為新軍校尉後,自己就不再插手軍務了。這次出征,也交由趙雲全權負責。

    自己是什麽材料,他清清楚楚。論兵法,黃巾軍的渠帥都甩他幾條街。要是不懂裝懂,外行指揮內行,結局不會怎麽美好。

    “傳令全軍,原地休息,另派遣騎兵散布警戒。”

    第一次指揮戰爭,趙雲明顯很慎重,連表情都很嚴肅。

    在一旁看著的李牧,不由得點了點頭。戰事未起,我軍就對敵方有了初步了解。

    “主公,黃巾叛軍人多勢眾,我等是否要與當地守軍,協防此地?”

    敵強我弱太懸殊,趙雲看起來比較傾向於,利用琢郡守軍一起抗敵。

    按李牧的想法,衝上去打就是了。有他在,怎麽可能打輸了。不過轉念一想,他已經把這次戰役,交給前者負責了。再隨意插手幹涉,有些不妥。

    “子龍啊,按你自己的意思去辦吧。”

    趙雲一路上兢兢業業,時不時的請示主公。雖然後者口頭上,將這些人馬交與他。但隻要遇到決策大事,他生怕自作主張,給人驕橫的印象。隻是此行途中,他提出的意見,無不被采用。

    所謂的“言聽計從”,想必就是如此了。這樣一來,他的心思也完全放下了。看來主公對自己,信任十足。

    “多謝主公。”

    琢郡上陽城自遭受叛軍襲擊以來,全軍將士用命,堅守陣地已有幾日了。收攏各地敗退的官軍,憑借著城池的地利,倒也能和叛軍僵持不下。

    這幾日黃巾軍仗著人數優勢,不斷發起猛烈進攻,這座堅固的城池也快吃不消了。

    “大人,我們隻剩下一千餘人了。過兩天援軍還不到,這上陽城守不住啊!”

    目前此處的防務,是由本地縣尉統領的。州府自顧不暇,哪有空閑來管他們。僅僅依靠城池來阻擋,數十倍敵人的進軍,能支撐這些日子,已經是不容易了。

    黃巾軍兵多將廣,輪番上陣,這種程度的進攻,還不算是全力以赴。對於僅有幾千人的守軍來說,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守城,強度卻太大了。

    幾乎沒有人能睡個好覺,一旦兵戈起,人人皆上陣。更不要說儀容儀表,和清潔衛生了。在這裏,常常能看到灰頭土臉的士兵,或是衣裳上血跡斑斑的軍官。就算是這位“王大人”,一樣發髻散亂,眼角烏青。

    “能守一日,便是一日吧!”

    不怪他信心不足,敵人實在是太多了。要不是前些日子,叛軍忙於攻占其他地域,此城早就淪陷了。作為一個小小的縣官,好不容易有指揮這樣,大型戰爭的機會。可是結果卻讓人太無奈了,兵力懸殊,就算是固守不出,敗落也隻是時間問題。

    城南方向,就是程遠誌的黃巾大軍。這麵城牆的損傷,是最嚴重的。炭火將青磚燒得焦黑,鮮血如同潑墨般撒在牆麵,斑斑點點,觸目驚心。

    戰鼓隆隆,黃巾軍派遣一隊五千人,又來消耗他們的力量了。黃巾軍密密麻麻,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們共同紮著的黃巾了。怪不得大漢近些年,黃布銷量突增。幾十萬人人手一件,布商著實大賺了一筆。

    黃巾黃巾,一片黃色的海洋。這些被壓迫太久的農民,已經豁出性命。他們一無所有,也就無所畏懼了。他們舉著簡易爬牆梯,攜著長矛大刀,或是扛著鋤頭等農具,一擁而上。

    論戰力,這些雜牌軍比不得官軍的一半。戰力不足,可以用人命來填。守軍損失慘重,黃巾軍更是其數倍傷亡。

    “大人,不好了,城西方向發現大隊人馬。”

    城內營地,傳令兵慌慌張張的回報。

    “哦?叛軍改從西門進攻了?”

    王大人知道,敗亡是遲早的事兒,因此反而沒那麽驚慌失措。

    “不是的大人,西門外十餘裏,有一隊黑甲士兵出現。而程遠誌主力,還在猛攻南門。”

    小兵心裏已經絕望了,屋漏偏遭連夜雨,兩軍合圍,上陽城失守就在今日。

    “你說什麽?黑甲士兵?黃巾匪徒不著黑甲,那一定是官軍了!”

    小兵就是小兵,同樣的消息,王大人就知道是怎麽回事兒。

    果然,那處兵馬,正是趙雲率領的並州軍。

    黃巾軍不愧是雜牌軍,等他們到了近前,才發現官軍來了援軍。

    這麽大好的機會,趙雲當然不會錯過,率領大隊人馬,往叛軍中衝殺而去。

    原地留了一千士兵,應該是用來保護李牧的。

    從戰鬥經驗上看,此時的趙子龍,還遠遠沒有達到巔峰。不過他的槍法,已經有了勇猛無敵之象。拳怕少壯,其實武藝大多如此。年青力壯,使槍的力氣也大。

    王大人是個合格的將官,能把上陽城守到今日,已經可以證明他的能力了。目前的形式,他看得清清楚楚,眼下隻有盡快擊退這一部叛軍。

    打開城門,率領餘部,與援軍夾擊這幾千黃巾軍。

    一直以來,李牧都無法想象。出入百萬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是什麽景象,當下他就小小的見識了一把。

    憑借一手出神入化的槍法,以及能夠清晰感應的強大氣勢,趙雲一人一馬,無人能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