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遇事方見同學情。
字數:6547 加入書籤
楊寧與陳龍濤的談話,還真說到了一些效果。明顯感覺到,陳龍濤雖然有抵觸,但他在思考。在這個人生路上的重要關口。也由不得他自己任意胡來。
楊寧給姑母回了電話:“姑母我見到濤哥了,我們兩個談了一個多小時。我感覺他正在思考,他不會一直這樣下去的。他答應回家了,他回家時,你不要那麽多的關心,詢問。先讓他自己冷靜地想一想,是最好的辦法。他那麽聰明的人,一定會想明白的。”
楊小珠聽了,很高興。一個勁兒地向楊寧表示感謝,並請楊寧有時間多找龍濤談談。
楊寧知道,陳龍濤就是楊小珠的命。如果陳龍濤毀掉了,姑姑的後半生也就毀掉了。
他鄭重地答應了姑姑,心裏沉甸甸的。
維修和保養電瓶車的事情落實了,簽了合同,原來的電瓶車修車鋪被楊寧兼並了。修車的兄妹兩個成了楊寧的員工,他們的老父親留在汽車交易市場做門衛。為了便於管理,楊寧電瓶車的修理車間也搬到了燕南二手汽車市場裏邊。
楊寧要求汽修和電瓶車修理的兩個車間,要有配合。由馬濤負責協調兩個車間的事情。
馬濤很有兩下子,兩個部門,七、八個人,關係搞得都挺好,人心一齊,啥事兒都好辦。
時間長了,有人發現點兒小秘密。馬濤和李娜娜關係最好,很多時候晚上下班兒,別人都走了。他倆還經常留下來聊天兒。
這事最早讓姚小桃發現了。偷偷的對楊寧說:“哥,你注意沒?那濤和李娜娜兩人關係不一般呢。”
楊寧聽了笑笑,沒有吭聲。
他心裏想:這倆人要是真的走在一起,還真是個好事兒。馬濤性格豪爽,大事兒有主見,小事兒大大咧咧。而這個李娜娜靦腆文靜,做事認真謹慎,內心又有格局。長得也般配。
細細一想,楊寧覺得他們還很有夫妻相。心裏想著,嘴裏止不住叨咕出來:“挺好!真的挺合適的”
一天,楊寧和林雙巧說起馬濤和李娜娜這個事。林雙橋一聽樂了,說道:“我看馬濤也挺好的,前兩天還鼓動姚小桃去追他呢。所以現在呀,他這個事情咱倆都不能插手了。”
這事兒我從來也沒有插手。倒是你下手挺早的,結果沒起到啥作用。”楊寧打趣地說。
現在還說不準呢,順其自然好了。”
兩人正說著,楊寧的電話鈴聲響了。是姑姑打來的。她告訴楊寧說,這兩天楊龍濤卻有變化,每天晚上能回家了,隻是不愛說話。老是自己呆呆的坐著,不知道在想什麽。希望楊寧抽時間陪陪他,跟他聊聊。
最後說道:“小寧啊,這個忙你一定要姑姑啊,如果你能把你龍濤哥的心拉回來,就等於救了你姑一命”
楊寧決定帶上林雙巧。兩人一起去姑姑家去看望陳龍濤,再跟他好好談一次。
第二天早上,天下起了雨。這樣的天氣,無論是修車還是賣車,都沒有很多事情。楊寧估計陳龍濤也應該在家,
他給姑姑發了個短信。姑姑回複說:“他在家。小寧,如果你有時間就過來吧。”
楊寧和林雙巧一起,乘坐林雙巧的紅色奇瑞,往姑姑的家裏駛去。
楊寧坐在副駕駛上,對開車的林雙橋打趣道:“還行,本老板今天配備了司機兼女秘書。”
林雙巧回答道:“別急,快了。等本宮畢業後,就做你的司機和女秘書。”
一進姑姑家,楊龍濤就迎了上來,看那精神狀態,與前幾日有很大不同。眼神清澈了很多,臉上也露出了點微笑:“雙巧也來啦,快進來。”
楊小珠拿過拖鞋,給二人換上。然後拉著林雙巧親親熱熱地去了書房,把客廳留給了楊寧和陳龍濤。
陳龍濤扔過一盒煙,兩人點燃後。他用手使勁拍了拍楊寧的肩膀。
楊寧不明白他什麽意思,問道:“一見麵一句話不說,先拍拍肩膀。是表達個啥意思啊?”
陳龍濤狠狠吸了一口煙,然後把煙頭掐滅。對楊寧說:“這意思很深呐,還真不容易說個清楚。兄弟,那天晚上,你可給哥收拾的不善呐,回家後幾天沒有睡好覺。翻來覆去,前思後想。把這幾年的事情,從前到後,折騰了不知幾遍。但是今天我認了,那天你說的話,有道理。”
楊寧聽到這話,算是喜出望外,好是從心中湧起一股熱流。讓自己的眼睛都有些濕潤。心中暗道:真沒想到,這短短幾天,他能發生這樣的變化。
楊寧沒有說話,他靜靜的等著陳龍濤的下文。
但是陳龍濤卻沉默了,好像又沉浸在思考中。這下楊寧耐不住了,他問道:“那你有了什麽新的打算?”
陳龍濤搖了搖頭:“打算還沒有,這個我還需要好好的思考一下。但是,我不會像以前那樣活下去了。以後,不管做出什麽抉擇,我一定像你那樣,塌塌實實的做出一個樣子,絕不為那張虛偽的麵子活著。”
楊寧伸出手來,“叭”的一聲,打在了陳龍濤的肩上。一字一頓地說:“龍濤哥,有你這句話,我敢肯定,你以後無論做什麽,都會比兄弟做的好很多。”
這“叭”的聲音,讓林雙巧和楊小珠嚇了一跳。他倆走進客廳,隻見陳龍濤和楊寧四眼相對。誰也不再說話了。
林雙巧和楊小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怎麽也搞不明白是怎麽回事。隻好又糊裏糊塗地回到書房去了。
好!龍濤哥。你好好拿出個主意,咱們還年輕,還可以奮鬥30年。30年,我們可以做多少事情啊!就像小時候在一起玩耍一樣。玩也要玩出個精彩,玩兒出個於眾不同。我等著你拿出這個主意。隻有龍濤兄用得著我。兄弟一定全力相助。”楊寧真誠的表示說
到時候一定會需要你幫忙的,我已經感覺到,兄弟這幾年,曆練出的本領,我己經遠不能相比了。和你相比,我已經虛度了這幾年的光陰。”陳龍濤的話語中,確有一種自責和悔恨。
楊寧接過話題:“嗯,濤哥,咱們不談這個了,從今天起做實幹家,咱倆動手做中午飯,不讓姑姑動手了。咋樣?”
陳龍濤猶豫了一下:“有弟妹第一次做客,咱別把飯做砸了。”
楊寧說道:“你放心,你隻給我打下手就好啦。”
這時,外麵的雨停了。倆人商量了一下,決定一起去市場買菜。
來到農貿市場,買了姑夫最愛吃的大閘蟹,姑姑從小就愛吃的黃花魚,還有對蝦、排骨。還有香菇、竹筍、茄子、青椒……後備箱裏都塞滿了。
回到家裏,楊小珠和林雙巧正在著急的等他們呢。看他們買回這多東西,覺得挺奇怪。禁不住問道:“你們買這多東西幹什麽?姑媽早就準備好了,在冰箱裏放著呢。”
那個你們留著吃吧,今天中午,我和龍濤哥商量好了,今天我們自己買菜,自己動手,做飯做菜,然後我們請客。”楊寧對姑母楊小珠神秘地說。
請客,請誰呀?”楊小珠還是很納悶兒。
楊寧實在憋不住笑了起來:“,姑姑,我們就請你和姑父啊,這是我和龍濤哥商量好的。今天中午,你一定要讓姑父回家吃飯。”。說完轉身進了廚房,我陳龍濤二人去忙碌。
楊小珠傻眼了,她搞不明白是怎麽回事,兒子陳龍濤從小到大,就不記得他,洗過一次碗。
林雙巧也覺得挺奇怪,他走進廚房,想去幫忙。可是楊寧卻把她轟了出來。
在廚房裏,楊寧和陳龍濤手忙腳亂,好在這些菜,楊寧都弄過。他一邊忙著,一邊兒對陳龍濤說:“濤哥,咱們可不能當傻把式,光練不說。這吃飯以前,你應該把你的想法,講給我姑和姑父才好。”
陳龍濤微微點了點頭。
中午12點剛過十分,陳勇誌的車停在樓下,人上了樓。楊小珠把他拽到一邊,神神秘秘地朝他叨咕起來,她覺得今天這事很怪。
兩名廚師,趕緊上菜。林雙巧也過去幫忙。一會兒餐桌上就擺滿了十多種菜。
趁著去洗手間洗手的功夫。楊寧又對陳龍濤說:“怎麽樣,濤哥能說幾句嗎?”見他沒有回答,楊寧又用了個激將法。
哦,我忘了。今天林雙巧在這裏,有些話說著可能不合適,有點沒麵子。等我們走後,你再跟單獨跟姑父姑母說,免得尷尬。”
陳龍濤看了他一眼:“至於嗎?這愛得著什麽麵子!”
兩人來到飯桌前,大家都等他們吃飯。陳龍濤打開一聽啤酒,放到父親陳永誌麵前:“爸,今天這頓飯,是我和楊寧做的。但我沒能幹啥,隻能給他幫點小忙。你知道,這麽多年,我什麽時候做過飯啊。”
這些日子,我從前到後的想了好長時間。從小到大,我太任性了,讓你們操了很多心。尤其是高中畢業後,非要鬧著開這家汽車銷售公司,最後卻經營成這個樣子。但在我心裏,卻一直埋怨你沒有給我什麽幫助。”
前些日子,楊寧和我談了一次。聽著他的話,想著他這幾年做的事。兩相比較,才看得出高低啊。我想明白了,這幾年,我做錯了很多事情”
爸,我知道,你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靠得是自己。兒子不如你,給你丟臉了。我今天要說的,其實就一句話。以後,陳龍濤絕不會像以前那樣生活了。我要象楊寧一樣,從0開始,重新規劃我的人生。請你記住兒子今天說過的話!”陳龍濤表情凝重,這幾句話,也未必僅僅靠這幾天悟出來的。那在酒吧,在歌舞廳,矛盾著的時候。誰敢說他沒有在想呢?
隻是在這幾天,他才下定了決心,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抉擇。林雙巧聽了,眼睛露出了驚喜的光;楊小珠聽了,眼睛流出了激動的淚。
陳永誌聽完,一句話沒說。回到臥室,從床底下拿出一個小箱子,來到飯桌兒前。
小箱子用一把銅鎖鎖著,他用鑰匙把它打開,裏麵是四瓶賴茅。他拿出兩瓶放到餐桌上。眼睛望著楊寧和陳龍濤,語氣凝重地說道:“孩子們,這四瓶酒,是我從部隊轉業時,我的老師長送給我的。臨別時,他放下一句話:這四瓶賴茅,非有大喜事不能喝。那年被提拔當局長,我沒有喝;小濤前年結婚,我也沒有喝。因為我沒把那些事當成大喜事。嗯,今天要喝它,因為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小濤能說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打算。這比我當局長要高興十倍;這是咱們全家值得慶賀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大喜事。”
小珠,你去拿五個杯子。”陳永誌的語調,好像在部隊上招集會議。
楊小珠放好杯子,陳永誌又把酒瓶遞給了他。
看到這珍藏了近20年的賴茅。楊寧有些遲疑。甭說這酒凝聚著的戰友情誼。就單從價值上說,也得上個一兩萬了。
陳永誌看出了楊寧的意思。他像命令自己的戰士一樣:“楊寧,你想什麽?今天這個酒,你要帶頭喝!”
楊寧先是一愣,又馬上清醒了過來。他端起酒杯,話語中充滿著感情:“姑父,你是一個老軍人。我和龍濤哥從小就向往,當一名戰士。也許我們此生不能再去部隊了,但我們願意做你手下的一名新兵。”
龍濤哥,讓咱兄弟兩個。一起喝下這杯酒,讓這杯軍營的酒,把咱倆的靈魂溶鑄成一名戰士。”
陳龍濤站起身來,他身上的青春熱血在沸騰。
陳永誌也站起身,端起酒杯。大聲說道:“來,咱們一起幹!”
隻聽得一聲碰杯,三杯酒喝了個幹幹淨淨。
這本書寫了20多天了,逐漸的進入了狀態。但如何和讀者的心相互交融。還在摸索中。所以,衷心的希望諸位讀者、專家,能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尤其希望聽到青年朋友的心聲。拜托啦。80、90、00後的朋友們!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