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胸有正氣凝人心
字數:4020 加入書籤
誰也沒有想到,陳龍濤經過這多天的折騰,思想發生了這大變化。
這是命運使然?還是楊寧的勸說起了作用?還是其他什麽原因?
楊小珠想不明白;陳永誌也感覺吃驚;但夫妻倆都很高興,因為他們看到了兒子的變化。他們對家的未來重新燃起了希望。
夫妻倆一致認為,兒子的變化,完全是受了楊寧的影響。楊寧簡直成了他家的救星。
考慮到陳龍濤的心情,楊曉珠建議。帶陳龍濤回一趟田海村。帶上楊寧,帶上林雙巧。讓陳龍濤在兒時玩耍的那塊土地上,去獲取心靈的慰藉。
陳永誌很支持,表示好多年沒去。今年去看看老嶽父。
楊小珠的高興溢於言表,無法掩飾。她采買各種禮物。自己的、丈夫的、兒子的。老父親的、兄弟的、弟妹的。為裝載這些禮物,特地叫楊寧開上他那輛雙排客貨車。
三輛汽車開出了燕海市,在高速公路上疾馳。高速路上的林木,廣告牌,飛一樣的向後麵退去。兩個小時後,汽車臨近了家鄉。
下了高速,車開上了沿海公路。忽然感覺,視野開闊。不遠處,一片桃林。那桃林正盛開著,紅豔豔的桃花。一群群的姑娘,正在桃花林中給桃花授粉。遠遠望去,優如仙境。林雙巧不僅感歎:“好美的田園生活,比陶淵明的桃花源,不知要美上多少倍。”
她建議道:“咱們停下車,拍些照片兒吧。這麽美的景致,不然遺憾了。”
楊寧答應一聲,把車停在了路旁。陳永誌和陳龍濤父子,見狀也在路邊停車。
大家一聽到林雙巧這個建議,一致讚同。在那桃花叢中,先拍照了幾張全體大合影。又三三兩兩結成小組拍照。
拍完照上車前行。不一會兒就到了田海村村口。村口道路的上方,有幾個金黃大字:田海村歡迎您。
村中街道,已經全被混凝土硬化。道路兩旁的垂柳剛剛吐出嫩綠的芽。街道兩側的太陽能路燈,就像給村子站崗的哨兵。幾年沒來,陳龍濤也覺得這裏有些生疏了。
到了家門口,楊寧了三聲喇叭,然後下得車來。隻見姥爺楊占勇和父母親,急匆匆的向門口走來。
見到老父親,楊小珠內心有些愧疚。她喊了一聲:“爸!”就再也說不出話來,抱住老父親流下了淚水。
在弟弟的勸說下。楊小珠止住淚水。攙扶著老父親,向屋子走去。
而陳龍濤的母親則拉著林雙巧的手,喜笑顏開地往家裏走。
而楊寧和陳龍濤,則急急忙忙從車上把那些禮品。
到了家中,楊小珠把侄子楊寧在父親麵前,發自肺腑的褒揚了一番,又稱讚林雙巧聰明賢惠,百裏挑一都挑不到,誇得林雙巧都有點兒不好意思。
看到女兒一家和孫兒孫媳,都來到家裏。楊占勇老爺子那個高興勁兒,就別提了。他指揮著兒媳,兒子趕緊準備飯菜。可是被楊寧阻止了。
隻見楊寧和林雙巧打開了一泡沫保溫箱,裏麵的菜肴已經準備齊全。楊寧叫母親找來盤子和碗,從塑料袋裏講各種菜肴倒進盤碗。一桌豐富的酒席就映入了大家眼簾。
李永誌打趣道:“小寧本領長得是蠻快,簡直成了魔術大師了。”大家笑笑,一起聚攏在桌前。
陳永誌帶來了兩箱酒。一箱茅台,一箱五糧液。他想請老嶽父,喝自己的茅台酒。老嶽父沒同意。他叫兒子從儲藏室的地底下,出了一個酒壇。那是他多年前自己釀造的酒。老嶽父對陳永誌說:“今天你嚐嚐我這酒,比你那茅台五糧液咋樣?”
楊占勇老爺子非親手給大家斟滿酒不可,林雙巧見狀,趕忙說道:“這個事情交給我吧。”
楊占勇笑著點點頭:“好,給大家都斟滿,那也別落下。喝杯酒,咱們大家一起幹。”
這杯酒喝進肚子裏,大家都感覺味道很好。陳永誌這一生,好酒名酒,喝了無數。但好像沒有一種酒比老爺子的酒更好喝。或許心情好是一個重要原因。
三杯酒一下肚,老爺子又來事兒了。看著坐在兒媳婦身邊的林雙巧,又看看孫子楊寧。借著三分酒勁,開口說道:“楊寧,你倆今年也不小啦,今天,咱們是全家團圓。以爺爺看,咱們定個時間,把你倆的婚事辦了吧”。
楊寧和林雙巧對視了一眼。恩心中暗自發笑:離婚的第一幕,上演了。
楊寧,對爺爺說:“爺爺,你瞎著什麽急呀,人家雙巧還上學沒畢業呢。怎麽能結婚呢?”
咋就不能結婚呢,早聽說了,達到法定年齡的大學生,可以登記結婚。你以為我老頭子啥也不懂啊?”張占勇有些不高興了。
爺爺,結婚這事是我們兩人的事情。別瞎操心了。好不好?”一句話,又把自尊心極強的老爺子,頂的挺不高興。
楊小珠一看,要發生情況。知道老爺子,一生當中的脾氣。當著這多人,讓自己的孫子給頂了回來。對於他來說,這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趕緊打圓場:“爸,這大學生結婚,法律允許不假。可是學校還是不讚成的。分享,一個學校裏,出了一群孩子媽。哪個當校長的心裏舒服。要是你在學校裏當校長,能隨便的批準學生結婚嗎?再說人家雙巧是學校學生會的幹部,怎麽也不好,在結婚上帶頭吧?”
這幾句話,真正號準了老頭子的脈,以前說到中學生搞對象,他就對楊寧和陳龍濤都多次說過,學生絕不能做那些亂七八糟的事,不好好讀書,才是正道。這些傳統的認識,在楊占勇的頭腦裏是占據統治地位的。因此,被女兒輕輕一駁,就搞了個大眼兒瞪小眼兒。那就真是沒詞兒了。
看著老爺子幹瞪眼幹著急,話說不出的尷尬樣子。把大家都逗笑了。
吃罷飯,陳龍濤提出要和楊寧到海邊走走。二人走出院子,開車一直駛向了大海。
現在的海邊,還略微有些寒意。漁港碼頭上,有一些漁船正在出艙。把活蹦亂跳的魚蝦,被一筐筐的抬上岸,岸邊的碼頭上,有一些婦女和老年人,正在從網上摘皮皮蝦。一些從不同城市來收海貨的販子們,正在把魚蝦過秤。放眼向大海裏望去,在遙遠的地方還有一些漁船。朦朦朧朧依稀可見。
望著一望無際的遼闊大海,陳龍濤的胸懷似乎一下子寬闊了很多。他覺得天地也不再狹窄。人生也是一個寬闊的舞台。
他對楊寧說:“如果看看這遼闊的大海,覺得我們自己是那樣的渺小。而且隻為自己的一時、一事、一點麵子、一點私利,放不開,放不下,是多麽的愚蠢可笑啊!”
是啊,龍濤哥。我覺得,人的一生,經常被一些表麵的東西所迷惑;或者癡迷於一件東西一件事情上。甚至好長時間不能自拔。這樣的人很多,這樣的事情也很多。我想,咱們盡量要保持清醒,就像海裏航行的這些漁船,永遠有著明確的航向。隻有這樣,才不會被身邊的事物所迷惑。才會永遠不偏離航道。”
一席話,說得陳龍濤連連點頭。
恰巧,這時田海村的一位漁民走過身邊。楊寧請他幫忙拍下了幾張照片。
他和陳龍濤並肩站在海邊碼頭上,背景是無邊無際的大海。大海上,有一些漁船和貨輪在自己的航道上行駛。兩人目視著遠方。那眼光裏有一絲堅毅何剛強。那眼神裏透著一絲熱情和希望。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