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7.特殊的職位給了特別的人
字數:2348 加入書籤
26用後放回原處房間整潔有序
蕙蘭:這菜誰送的?
瑾瑜:佳佳。
蕙蘭:佳佳一個人送來的呀?
瑾瑜:帶著子謙。今天我意外地發現子謙有一個你跟劍琴不具備的優點,你猜是什麽?
蕙蘭:你不就是想說子謙喜歡讀書麽?
瑾瑜:不對。他才三歲呢,你懂不懂?
蕙蘭:那你說是什麽優點?
瑾瑜:你知道他一進來喜歡拿什麽東西玩嗎?
蕙蘭:不知道。
瑾瑜:書桌上的兩個小旗子。
蕙蘭:小旗子怎麽啦?
瑾瑜:玩過後,離開前,子謙將小旗子放回原處插好,感覺像大人做的一樣。
蕙蘭:是他奶奶教導的好。
瑾瑜:真是好感動我啊。我當初咋就沒有想到把你們也教育出這麽好習慣呢?等他們下次來,我要親自問問他們是誰把孩子培養出這麽好習慣的,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是幼兒園的老師。東西放回原處,房間整潔有序,下次使用時,就不用再問“我的東西呢?我的東西呢?”
蕙蘭: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
瑾瑜:功夫不負有心人,努力一定能養成。養成好習慣,生活更舒暢。不信試試看,你也會感歎。
景行:古巴的雪茄,書的味道。
瑾瑜:咋想起雪茄來了?
景行:古巴的雪茄世界聞名,知道為什麽嗎?
瑾瑜:做工精細,手工製作。
景行:不僅僅如此,更在於它的特殊性。
瑾瑜:書的味道。
景行:你咋知道?
瑾瑜:聽你說的,是咋回事?
景行: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話筒,一個朗讀者,這樣的工作情形你見過嗎?
瑾瑜:聞所未聞,願聞其詳。
景行:在古巴的雪茄作坊或工廠,設置了一個特殊的職位,叫朗讀者,專門給工人朗讀,內容包括報紙新聞,經典名著,各種故事等五花八門。
瑾瑜:現在是網絡時代,為什麽要設置這樣的一個職位?
景行:這個職位曆史悠久,不是網絡所能取而代之的。
瑾瑜:有多悠久?
景行:1865年開始,你算算看。2009年,古巴政府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雪茄工廠裏的朗讀者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瑾瑜:有什麽特殊意義嗎?
景行:用工人自己的話說,能夠撫慰心靈,振奮精神,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啟迪智慧,提高效率。
瑾瑜:好處真不少,要求有多高?
景行:本科以上學曆,聲音洪亮,社會閱曆廣,有較深的文字處理能力。
瑾瑜:高要求,高質量。古巴雪茄,享譽世界。
景行:書的味道怎樣?
瑾瑜:的確值得推廣。比方說,中小學班會課開展朗讀和書評,效果絕對不同凡響,尤其是在網絡一統天下的時代。
景行:三句不離本行。我看行。朗讀會讓我們,尤其是我們的孩子與眾不同,脫穎而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