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讓當地農民過上小康生活
字數:2884 加入書籤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定擁有一顆造福百姓群眾的慈善之心;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具有回饋社會的企業文化核心理念。
梁仕容這個濃眉大眼、平時理平頭短發,佩戴一副金邊眼鏡、透著真誠純樸笑容的男子漢,在他的身上,你看到的是一個很具紳士風度的企業家,同時你也看到一個血液裏依然流淌著濃鬱農村情結的企業家。
如何讓當地的農民過上小康的生活,一直是梁仕容的創業動力。
梁仕容說:“我既然辭職跳海回鄉創業,就應該創出讓農民朋友過上小康富足生活的致富門路來。”當然,這樣溫暖的話任何企業家、任何人都可以不假思索地說出來,但是行動才能證明一切。
今天的農村,受到工業化力量的衝擊,如何才能帶領農民發展致富?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梁仕容意識到隻有大力發展農村工業和種植業,才是有利當地農民創業致富的途徑。多年來,作為梁氏集團董事會的戰略決策者,他始終以堅定的信念和胸懷,帶領當地農民發展工業和種植業致富。到1994年,梁氏集團已實現總產值1億元,帶動農戶達8萬戶,帶動合作農戶增收12億元,戶均6萬元。
當我們看到這些成績數據的時候,也許會覺得這一切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數據背後蘊含了梁仕容多少的精力和心血,是我們之前所不了解的呢?
起初梁仕容走訪農戶,動員大家搞工業和種植業的時候,並不是那麽順利。各行各業總會有人嚐試過,在農村,企圖通過搞工業和種植業發家致富的人並不少,但無疑多數都是失敗的。所以,對於梁仕容的走訪動員,人們並不表現出多少熱情,即使有幾分熱情的人家也是持懷疑態度,不敢輕易嚐試。
但是梁仕容很有耐心,並不因人們對工業和種植業持冷淡態度而灰心。
他深知農村之所以落後,不僅僅是因為先天條件缺乏的限製,最主要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梁仕容依然一次又一次走訪動員農戶,給人們做思想工作以及描繪未來的美好藍圖。
剛開始也有同事和下屬對梁仕容的過分熱忱表示不理解,梁仕容總是微笑著說:“我是一名黨員,作為黨員,就要把人民群眾的生活揣在心裏,要有耐心和決心把大家帶上共同富裕的生活道路。”話語純樸,卻飽含愛心、充滿分量!
梁仕容還時常說:“作為一名企業家,就要實行黨和政府提出的建設新農村新社會的方針政策,把造福農民、建設新農村作為企業的發展文化核心理念,也是作為個人肩上的重任。”
梁仕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說的話實實在在,做的事也是實實在在。在梁仕容的潛移默化下,梁氏集團團隊凝結成一氣,為企業的發展和建設新農村而努力著。
終於不負苦心人,部分農戶開始進行水果種植,為了讓農戶的種植業順利進行,梁仕容派技術人員深入農戶進行種植指導和輔導。很多時候梁仕容也親自下到農戶去,了解農戶種植的具體情況。
在企業和農戶的共同努力下,所種植的水果類開始一批批輸向市場,帶來經濟收益。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農戶參與到種植業中來,大家的心中都有了一幅未來的美好生活藍圖。
建設新農村不是易事。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以及創新的觀念和魄力。如何做到增加農戶收益、加快新農村建設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梁仕容。
一個人如果容易滿足,他的企業肯定走不遠;一個企業如果容易滿足,對造福社會就一定有限。
經過深入調查分析,根據新時期市場需求以及農戶自身發展的要求,梁仕容決定創新。
梁仕容對團隊強調:“創新才是一個企業強壯發展下去的脈搏。根據新時期市場需求以及農戶自身發展的要求,我們要迎接挑戰,拿出魄力來創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梁氏集團計劃爭取用3--5年時間使掛鉤農戶和在梁氏務工的農民工效率和效益提高一倍。
梁氏集團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始終不忘回報社會,造福社會,始終把關心支持社會事業發展作為己任。
1990年1月,梁仕容捐資100萬元成立了“梁仕容基金”,以獎勵為當地“三個文明”建設作出特殊貢獻的團員、青少年、優秀教師和扶助品學兼優、家庭貧困學生讀書,促進當地青少年健康成長為宗旨。
為了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資助,1993年11月,在原基礎上共注冊300萬元成立了“gd仕容慈善基金會”,捐助用於新農村建設、公共設施建設、扶貧助學、擁軍、“生態、綠化、文化體育等”、敬老助殘、雪災、地震、重大疾病救助的資金達1000多萬元。
基金會每年都與當地團委共同舉辦仕容慈善基金頒發大會,至今共獎勵和扶助學子3200多人次,發放金額達790多萬元,“容情暖人間”,善舉使2100多個家庭直接受惠,大力推動了當地人才工程的實施,體現出梁仕容先生、梁氏集團對當地青少年成長成才的極大關心和支持,體現出梁氏集團“造福員工、造福社會、共同富裕、齊創美滿生活”的精神。
仕容慈善基金會的目的不僅僅是籌集捐款,興辦善事,更重要的意義是在精神層麵上,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合體。今後,基金會將繼續秉承基金宗旨和基金章程的要求,認真做好基金各項工作,使基金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讓慈善基金會的精神永發光芒。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