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燕窩

字數:4003   加入書籤

A+A-




    “山鬼夜哭”這個謎團被梁仕容在龍潭的深夜當場破解了。

    蘇寨主在心頭放下了“兒子被鬼纏身”這塊大石,但如何治好兒子的重病仍是一個難題。

    梁仕容在龍潭中見到了娃娃魚,勾憶起了孫師兄給釋慧禪師治病的往事,心想,“何不來依照孫師兄給釋慧禪師治病的藥方來為蘇寨主的兒子治病。”於是,便對蘇寨主說:“我有一個藥方,或許能讓你兒子的病有轉機。”

    蘇寨主眼前掠過一道曙光,催促問道:“有什麽好藥方,你快講!”

    梁仕容:“以燕窩為主藥,以雞血藤做藥引。”

    蘇寨主:“到哪裏去找雞血藤呢?”

    “蘇寨主,你大可放心,”梁仕容伸手指向遠處,道,“我曾經到那邊的峭壁去采過藥,見到那峭壁上長有雞血藤。”

    蘇寨主望著黑沉沉的四周,沉吟著:“現在天色這麽黑。”

    梁仕容:“明天我們分頭行動,我到山中峭壁去采摘雞血藤,你派人到外麵去買燕窩。”

    蘇寨主高興地:“好!”

    翌日,夕陽西下,幻變的晚霞給天露山抹上了一層迷離的色彩。

    梁仕容經過半天的勞累,背著竹簍來到蘇寨主的家。

    梁仕容一進門,蘇寨主就伸長脖子問道:“雞血藤采到了沒有?”

    “采到了。”梁仕容高興地回答,把竹簍從背後取下,掏出剛剛采摘到的那把雞血藤,在蘇寨主麵前揚了揚,“你看,它流出的汁是不是很像雞血呢?”

    在夕照餘暉的映襯下,那割斷的藤莖上流出來鮮紅的汁液,十分惹眼。

    蘇寨主點著頭:“像極了,難怪人們將這些藤叫做雞血藤。”

    梁仕容把雞血藤遞了過去,說道:“這可是醫治貧血的特效藥呀!”

    蘇寨主接過雞血藤,愛不釋手地撫摸著,那雙老眼流下了兩行熱淚。

    梁仕容問道:“你今天到縣城買回燕窩了嗎?”

    “沒有,”蘇寨主沮喪地搖了搖頭,“今天我帶人在縣城跑得腳快斷了,仍然買不到燕窩。”

    原來,蘇寨主今天起了個大清早,帶著倆個人滿懷希望走了幾十裏路到縣城去,但回來時卻垂頭喪氣。因為他走遍了縣城的大街小巷,到處尋找大小的藥堂藥鋪,他們的回答是“燕窩這種名貴藥村早已缺貨多時了。”並且告訴他,即使到百裏之外的端州藥鋪去,也早沒有燕窩這種貨了。

    蘇寨主憂傷地:“你給我找到了雞血藤這藥引,卻沒有燕窩這主藥,我寶貝兒子的病還是醫治不了呀!”

    梁仕容:“這也是。”

    蘇寨主對天長歎:“看來蒼天無情,真的是要我絕後了。”

    梁仕容安慰他:“蘇寨主,世上的事情總是會有解決的辦法。我們都來想想辦法吧。”

    離開雲排村,回到馬王寨石門那邊的草棚裏,梁仕容又像往常一樣坐在竹椅上,靜思白天所做過的事。

    蘇寨主今天到山外跑遍大小藥堂藥鋪都買不到燕窩的話語又在耳邊響起……

    悠忽,梁仕容想起了2年前gd禪宗六祖惠能思想文化研究會,在禪宗六祖惠能誕辰1000周年期間,舉行了重走六祖惠能求佛之路,他也參加了這次活動,在途經懷集去訪尋當年六祖惠能隱居燕子岩的山路上,他曾救了當地一名被毒蛇咬傷的企業家區誌偉。臨離開懷集的那個夜晚,區誌偉專程來到他的住房拜訪,並送來了一包燕窩以作報答救命之恩。他再三推辭,說身壯力旺,用不著。但區誌偉堅持要他收下並說,這燕窩產於當年六祖惠能隱居的燕子岩,意義非凡,是原生態的,其功效要比在市麵買的(經過加工過的)要好使得多,這點心意你就留下以防身之用吧。

    梁仕容想到這裏,猛然記起他每次出遠門,都會把那包燕窩放在行李袋中,以作防身之用。

    梁仕容大聲叫道:“亞興,你趕去看看,那包燕窩有沒有放在行李袋裏。”

    “師傅怎麽突然問起那包燕窩?”梁健興在屋裏一邊應答一邊走出來,望著梁仕容,朗聲道:“師傅和師母叮囑過的話,我一直緊記心上,凡外出幾天,一定記得帶上那包燕窩作防身用。這二年,外出帶上那包燕窩都成了我的一種習慣了。”

    “帶了就好,這下可有救了。帶了就好,這下可有救了!”梁仕容不斷重複著這句話,搞得梁健興有點像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一臉茫然。

    梁健興向梁仕容,不明地問:“師傅,您好端端的,怎麽突然問起那包燕窩,這是怎麽啦?”

    梁仕容解釋說:“蘇寨主今天一大清早走了幾十裏山路到縣城去買燕窩,走遍了縣城的大街小巷,到處尋找大小的藥堂藥鋪都買不到,那些藥店店主說燕窩這種名貴藥村早已缺貨多時了。即使到百裏之外的端州藥鋪去,也早沒有燕窩這種貨了。因此我要用區老板送的這包燕窩來為蘇寨主的兒子治病。”

    梁健興支吾著:“這……”

    梁仕容:“亞興,你支支吾吾的,你這是怎麽啦?”

    梁健興咬著嘴唇想了一下,道:“既然師傅這麽說,我也隻能跟您說個究竟了。”

    於是,梁健興便把師母如何叮囑他,她不在您的身邊,要我代為照顧好師傅您的事情講了出來。未了,師母還特別叮囑,說那包燕窩,不到萬不得已,可不要動用,留著比師傅你做防身之用。

    梁仕容聽後笑了起來:“咳,我以為是什麽天大的事?原來這隻不過是小事一樁。”

    梁健興:“還說是小事一樁?”

    “那個蘇寨主說到縣城找了半天,也買不到燕窩,我從懷集帶回來的那包燕窩不是放在那個行李袋裏嗎?”梁仕容說著,從竹椅上站了起來,走到草棚那邊,從壁上取下那個行李袋,打開,將那包燕窩拿了出來,亮了亮。

    梁健興望著那包燕窩,說:“師傅,這些燕窩來之不易,十分難得,師母說是師傅您專門從懷集那邊帶回來補身體的。您是我的師傅,我替師母照顧好您,盡一份孝心呀!”

    梁仕容:“難得你有這份孝心,但你這樣做法,隻是盡小孝。”

    梁健興:“小孝?”

    梁仕容神色認真地說:“你為人處世,對父母親、對師傅的關愛隻是一份小孝,對天下百姓的關愛才是大孝。”

    “對天下百姓的關愛才是大孝?”梁健興琢磨著梁仕容的話,“師傅,您的胸懷真是寬廣呀!”

    梁仕容:“你不要盡說師傅我的好話,這可是做人之本。”

    梁健興:“師傅一番肺腑之言,值得徒兒終生銘記。”

    梁仕容神態變得少有的嚴肅:“徒兒,我問你,留著這包燕窩給你師傅補身體重要,還是現在救人的性命重要?”

    梁仕容這麽一問,確實給梁健興出了一道難題:“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