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羅水試妻

字數:4374   加入書籤

A+A-




    再說那年梁得標和村裏二個後生仔去行船,飄洋過海到了南洋金山那裏謀生。其中一個叫梁偉成,前文已有所交代;而另外一個叫羅水,家中隻有一個老母親,母子兩人相依為命。

    羅水大梁得標二歲,但沒有梁得標生得那麽魁偉強壯,與梁得同年結婚,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媳婦。

    小夫妻倆感情很好,如膠如漆,十分恩愛,婆媳倆也相處得十分融洽,隻因結婚時借下了不少錢,家境更加艱難,生活比較難維持。

    婚後不久,羅水的母親對羅水說:“阿水,你看村裏的人外出行船都賺了點錢歸家,你不妨也去外麵闖下世界,正好亞標他們早二天外出行船做水客回來,我去求求他帶你去。”羅水為一家之計著想,隻好應允了母親。

    羅水那小夫妻正值新婚燕爾,現在要分離,難舍難分之情自不必說。母親叮囑再三,要羅水出門在外,萬事要小心,賺沒賺到錢都要歸家,以免家中妻母掛念。

    羅水與梁得標、梁偉成就這樣,被風浪卷到了南洋金山,開始時和梁得標、梁偉成一起在容老板那間橡膠廠,做一些粗重的活計,以求暫時糊口。但羅水生得文弱,幹那些粗重活吃不消而另謀出路。過了不久,就離開了南洋金山。

    再說羅水的妻子和母親在家中,過了一年又一年,見村裏亞標寄錢回來建了新屋,而自己的兒子羅水卻音訊全無。羅水的母親和妻子在家,心如火焚,婆媳倆相對垂淚,後悔不該叫羅水離鄉別井,外出行船做水客。現在拋妻別母,下落不明,常常為此唉聲歎氣。

    有一次,梁偉成因送一批產品到曼穀,交完貨後,在曼穀大戲院看了一場大戲後,就到大戲院附近的那間“得月茶樓”飲茶。發現一人很像羅水。但這人衣著光鮮,容光煥發,同以前的羅水判若兩人,不敢上前相認,隻瞪著一對牛眼上下打量著這個人。

    那個人一開始並沒有多大留意,後來,發現坐在對麵桌上的那個人老往這邊瞧而引起他的注意。

    羅水率先認出了梁偉成,連忙走過去打招呼。

    異國他鄉遇老鄉,羅水那股高興勁就不必說了。梁偉成迫不及待地問他,這幾年的情況如何?為什麽音訊全無。並告訴他這幾年他的母親與妻子在家望眼欲穿,盼他歸家團聚。同時要求羅水無論如何返家一次。羅水也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梁偉成。

    原來,羅水在南洋金山容老板那間橡膠廠幹不下去,就到了新加坡同人家打短工,生活還是不穩定。

    後來到一個戲班打雜,班主見他生得文質彬彬,嗓音不錯,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材,就問他願不願意學戲。

    羅水這時可謂“饑不擇食,慌不擇路”,既有此機緣,又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他就棲身於梨園,投師學藝。因為學藝期間,沒有工薪,況且藝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比較低賤。幹上這一行也不敢告訴親友,怕親友們反對。又加上手頭沒錢,隻想一心求藝。待學成之後,賺了錢,才光光鮮鮮地回家去。學那楚垣王一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讓母親和妻子來個突然高興。於是,他隨戲班輾轉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由於沒有定址,也很少看到家鄉的人,所以很少人知道他的情況。

    羅水出師後又幹了三年。學的是子喉,是這個班的花旦台柱,取藝名“花露水”。剛才梁偉成看的那場戲中花旦就是由羅水扮演的。

    梁偉成聽完羅水講述這幾年的遭遇後,都為他現在有所成就而為他高興。

    為了促使他早日返鄉探望母妻。於是,就故意騙他,說他妻子因他存亡未卜,音迅全無,就要準備嫁人了,叫他早早返家,以免另生枝節。

    誰知就是梁偉成的這一番話,使羅水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成為當地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

    梁偉成這番話,果然產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使羅水的心情產生了一連串的反應。因為羅水和他妻子愛情深厚。數年來,羅水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她,總覺得自己負她的情實在太多,對不起她。當聽到妻子的消息,怎不令他歸心似箭呢?

    於是,他急忙向班主告了假,即刻啟程返唐山,一路順風順水,一個月後已到肇慶三江口,即轉搭新江客船直指連塘村十裏河而去。

    在船上,他見兩岸青山綠水依舊,家鄉在望,很快就可到達,不禁愁懷滿腹。忽然,他又想起梁偉成的話,時隔多年,不知妻子的情意有沒有變呢?他是個梨園子弟,才子佳人的戲演過不少,什麽“平貴別窯”、“朱買臣馬前覆水”等故事都記得滾瓜爛熟。

    於是,他就想像戲中的古人那樣,來個“阿水試妻”。試探一下妻子是否對自己忠貞不移。

    羅水的妻子和母親,因數年不知羅水的音訊,除了在家織布,還要耕種地兩畝薄地,將就度日。羅妻常顧影自憐,又沒有一兒半女留下,隻有婆媳倆相依為命。

    這天傍晚,羅妻在村邊田道旁,遇見一個年輕貌美的少婦。這少婦穿金帶銀,油光粉麵,穿著十分整齊。上前向羅妻叫了一聲“阿嫂”,說:“我是對麵雙石山一姓賴的妻子,因回娘家探望父母,現在日頭已落山了,回婆家尚有很遠路,途中要經過獅子崗,這獅子崗是歹人出沒的地方,自己是一個後生娘子,不敢返家,是否可以借宿一晚,明早起行。”

    羅妻見這娘子情真意懇。況且她本身又是善良的人,現急難相助,與人方便,有什麽可以不可以呢?但她不敢擅自作主,就帶這娘子回家,稟明家婆。

    羅母也是個忠厚善良的人,欣然同意了。當晚,這娘子就同羅妻抵足而眠,他們都是年輕少婦,自然無話不談。問起羅妻身世,互相嗟歎不已。

    羅妻空守閨房多年,今日有人相伴,觸景傷情,憶起當年與丈夫的恩愛之情,如今丈夫卻音訊杳無,生死未卜,正是:誰說有淚不輕彈,隻緣未到傷心處。這時羅妻痛處被觸動,含著眼淚,把滿腔苦水傾瀉出來。

    這娘子對羅妻說:“你年紀輕輕就這樣過一世麽?這就太不應該了。青春易過,花容易褪色,你這樣空閨等待,什麽時候才算完呢?不如趁早另找婆家,如果等到人老珠黃時,就悔之晚矣。”

    羅妻歎了口氣說:“幾年來,這冤家隻字不見,不怕姐姐笑話,我總忘不了他,婆婆和我相依為命,待我猶如親生女一樣,現在婆婆憂子成疾,已體弱多病,我怎忍心離他而去。自己生來命苦,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也隻好認命了。”

    這娘子多方誘導,說把表哥介紹給她,又說她表哥如何如何有錢。

    羅妻隻是不聽,想起以前夫妻恩愛之情,更加流淚不止。這娘子被羅妻的一片癡情所感動,也陪著她流了不少淚。

    突然,這娘子一把將羅妻擁入懷中,狂吻起來。羅妻頓時大吃一驚,這時,她才發現自己是同一個男人睡在一起,嚇得慌忙掙脫起身,跑出房門,拿起銅麵盆來,“鏘、鏘、鏘”就敲起來,大喊捉賊。

    這一喊把她家婆也吵醒了。

    她家婆連忙起身,出到廳中,卻見羅妻手拿銅盆站在廳中呆呆地站著。廳中還站著一個男人,一見羅母出來,慌忙跪下,口中說著:“不孝孩兒給母親、妻子賠罪。”

    羅水的母親一時驚呆了,想不到日夜盼望的兒子,突然從天而降,也不知是驚、是喜,還是氣。這時門外傳來嘈雜的人聲,大叫“賊在那裏”。

    羅妻如在夢中驚醒,猛然想起這尷尬的場麵不應為外人看見,忙和羅母到門外向眾人道謝,說沒失東西,賊已經跑了。眾人莫名其妙,各自散去。

    原來這“娘子”不是別人,正是那個從海外歸來的羅水。他打扮成這副行頭,目的是想試探妻子對自己是否變心。閨房中一時被妻子對自己忠貞不移的情意所感動,他感情抑製不住,忘記了自己所扮演的身份。

    當他的妻子喊起來後,使他驚慌失措,把那股柔情不知拋到那裏去了。慌忙脫掉女裝,把假鬢抹掉,還原了本來臉相,滿麵羞慚地跑到廳中,跪倒在母親和妻子麵前,求母親和妻子寬恕他這一荒唐的舉動。

    眾人走後,羅水與家人重新相見,各說前因後果。麵對嬌妻,羅水心中慚愧不已。他隻是深深向母親和妻子賠罪。第二日,羅水大宴親朋,左鄰右舍亦紛紛前親賀喜。

    事過以後,由於羅水的突然出現令人覺得奇怪。羅水的母親和妻子是個不會撒謊的人,經不起鄰裏妯娌之間的盤問,也由於她親人團聚,心花怒放,無意中把這一個閨中隱秘泄露於外,一時成為村中的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