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宅院興衰(下)
字數:4435 加入書籤
李五妹聽罷梁偉成的訴說後,不知如何是好……懷著萬分沉痛的心情回到娘家,找亞爹商量對策。
李五妹的亞爹李錦堂深知這種被人下“降頭”的滋味。他年青時,與師傅外出行醫,曾被這類異醫暗算下了“降頭”。幸虧師傅平時為人正直,好善樂施,人脈廣,認識很多江湖上的奇俠義士,其中,有一位叫再世藥王的胡亞仙,精通此術,不但為李五妹的亞爹李錦堂解了“降頭”,還傳授了下、解“降頭”之法。當時,李五妹就是跟胡亞仙學過這種巫術的。
李錦堂聽完女兒的訴說後,背著手,低著頭在廳堂前行了幾步,停下來後,向著李五妹,感觸地說:“看來,當初你胡師伯說的‘我傳你這種醫術,不是叫你用去害人,而是叫你用來救人用的’那番話,現在想來,句句在理。”
“當時胡師伯教我的時候,還特別要我切記‘江湖險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李五妹回憶著當時跟胡亞仙學“下降”和“解降”術時的情景。
“現在的問題是,解“藥降”這種藥,亞爹會配製,但總要有人送去給亞標服了才能解。”李錦堂說到這裏,望著焦急的女兒,又說“要不,你去找亞成來,我再問清楚再說。”
“好,我馬上去把梁偉成找來。”李五妹一說完,便急急腳跨出廳堂,一不小心,左腳踢到了門檻,差點摔了個跟頭。
此時,隻聽到門外傳來梁偉成的聲音:“有人在家嗎?我登門拜訪錦堂伯來了。”
李錦堂起身走出堂前門口,朗聲道:“說曹操,曹操就到。亞成,請進來。”
梁偉成把從南洋金山帶回來的那袋禮品遞給李錦堂,恭敬地說:“堂伯,這是我從外地帶回的一點禮物,孝敬您老人家。”
李錦堂接過那袋禮品,客氣地說:“你能來看望一下我老人家,我已很高興了,還花錢買這麽多東西帶回給我,真有心了。”
“小小意思,不成敬意。”梁偉成一番客氣話後,就把梁得標被容老板的女兒容欣欣下了“藥降”的事,向李錦堂夫婦說了一遍。
李錦堂聽完後,低頭沉思了一會,然後慢慢地抬起頭,望著梁偉成,開口道:“亞成,你這次回來,有何打算?”
“我這次好不容易回來,就不打算再回去了。”梁偉成歎了一口氣,又感慨地說:“出門在外這幾年,我才真正感受到‘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這句話的意義所在,確是講到了我們這些飄泊在外,有家難歸的人的心坎上。”
李錦堂聽了梁偉成這番發自肺腑之言,內心格登地抽搐了一下,不由得仰天長歎:“得標女婿啊!即使你外父能為你配到解藥也枉然也!”
梁偉成聽李錦堂這麽一歎,半信半疑,一連地問:“堂伯,您剛才說什麽?您會配解藥?我沒聽錯吧?”
於是,李錦堂把他年青時所遇到的被人“下降”之事對告訴了梁偉成。
梁偉成聽後,腦海裏又浮現出那次在海上遇到大風大浪的情景,當小船快要靠岸了,一個大浪打來,將他卷走。他清楚地記得,當時,就是梁得標舍命將他從海浪的旋渦中搶救上岸的。
梁得標是他梁偉成的救命恩人、過命的兄弟……梁偉成想到這裏,態度堅決地說:“堂伯,您放心,既然有解藥,我願意送去解救標哥。正好剛才在村裏北石和五弟二個後生仔纏著我,要帶他們去闖世界呢!”
經過一番慎重考慮後,決定5天後起程。
到了第5天,當梁偉成帶著解藥,攜同北石、五弟正要解纜開船之際,隻見李五妹背著行囊,要跟隨他們一起行船。
梁偉成幾經勸說,叫她在家靜候佳音。但她執意要去,學孟薑女,千裏迢迢尋夫君。隻可惜,李五妹這一去,卻又遇到了大風大浪,再也回不來了。
可憐李五妹家中隻剩下一老一少,守著諾大一座宅院,更顯孤寂淒清。
春去秋來,光陰渺渺,歲月悠悠。年複一複,梁得標的母親日盼夜盼,望穿秋水,盼不見兒子和媳婦歸家,卻眼看著孫子福生一天天長大成為一個英俊帥氣的小夥子。
又是一個春雨綿綿的春天,正是春耕大忙季節,村裏有個叫蘭花的姑娘,正在田裏插秧,福生耙完田後正在放牛。他們兩個看上去十分般配:福生生得方臉大耳,粗眉大眼,體格魁梧,相貌堂堂,生得好似當年他的父親一樣帥氣;女的也很俊美。至於品行:福生在村中忠厚勤勞出了名;蘭花在村裏賢淑勤快稱第一。
這天,兩人碰在一起,猶如石頭相敲,發出火花來,相互間很快有了好感。
蘭花首先開了口,她笑吟吟地問:“福生哥,耙完田還不回家吃飯,又睇牛哩?”
福生答:“我家人手少,奶奶已上了年紀,我不睇牛誰給我睇牛呀?”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蘭花接著說:“你回家吃午飯,我替你睇牛,怎樣?”
“你不是在插秧嗎?”福生又問。
“我一邊插秧,一邊替你睇牛不就行了嗎?”
一貫忠厚直爽的福生,見蘭花主動替他睇牛,便高興地答應了。福生在家吃飯時,想起蘭花在田裏還餓著肚子,心裏過意不去,隻吃了一點點,便把留下的飯菜用籃子裝起來,送到田頭請蘭花吃。
蘭花毫不客氣地坐在他身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還打趣說:“福生哥,這些飯菜是你煮的?好香啊!”
“這還用問?是我奶奶煮的唷!”福生毫不隱瞞地說。
蘭花聽罷,又說:“你奶奶已上了年紀,一天到晚還手不停腳不歇,太辛苦了!日後,我替你煮飯,怎樣?”
“你?”福生望了她一眼,遲遲疑疑地說:“你想做我妻子?”蘭花含羞地點點頭,順手拿起籃子裏的碗筷走下河邊去洗。
福生也尾隨她來到河邊,站在她身後呆呆地望著她。蘭花知他在身後,笑著說:“福生哥,看你那一身泥,還不脫下衣衫給我洗!”
福生也不見外,脫下上衣拋下河。因河水太急,一下子將衣衫衝走了。蘭花急得直搓手,高聲喊道:“快,快下去撈哩!”
福生手忙腳亂地衝下河,怎知一不小心,卻將蘭花撞倒在水裏。這時,他顧不得害羞,連忙把蘭花抱起來,然後再去撈衫。他站在水裏,看著渾身濕淋淋的蘭花,覺得她太迷人了,抑製不住衝動的激情,向她潑起水來。
蘭花也不示弱,邊笑也向他身上潑水。倆人在水裏打鬧,早忘了一切。這時,剛好村裏鄉紳莫進德路過這裏,當場氣得七竅生煙,便匆匆回村帶了一幫鄉丁出來,把他倆捆綁了起來,關進了祠堂。接著,嗚鑼召集鄉民,要以族規嚴懲他們。
隻見莫進德坐在祠堂中,翹起八字腳,滿臉殺氣地嚷道:“鄉親們!請看這對狗男女,還未成婚就在河裏***實在有傷風化,已觸犯族規,該判何罪?”
這時,祠堂裏響起了一陣哄哄聲。有人在咬牙切齒地咒罵莫進德;有人在低聲哭泣;也有人在輕輕歎息。
其實,莫進德此舉是公報私仇,早在梁得標外出行船多年未歸,他就對李五妹起了淫念,垂涎她的美色,多次挑逗均遭李五妹拒絕,並大罵他老******這次莫進德見報複的機會來了,他要行使族長的權利,將福生和蘭花倆人處死,於是叫人找來了兩個豬籠,分別將福生和蘭花裝了進去,拋下河裏活活浸死。
福生的奶奶和外公、外婆他們聞訊趕來,已經晚了,福生已被莫進德不問青紅皂白,行使族規,被拋下河裏活活浸死了。
福生的奶奶見狀,一時氣憤過度,生無可戀,撒手人寰了。
從此,梁得標在蓮塘村中,隻剩下了這座由他在南洋寄回來的錢而建造的看上去十分氣派的宅院了。正應了那句成語: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村中唐朝舉人、老夫子九叔公——梁兆中的爺爺梁士元目睹這座宅院興衰,感慨係之,歎道:人間事,紅塵客,人生百年,滄海一瞬,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年歲輾轉,誰又如何做得了主?世間事,除了生死,萬事皆等閑……
人生不可預見,珍惜與之相遇、相識的所有人。相伴也好,擦肩也罷,唯望皆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