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八十二品

字數:2887   加入書籤

A+A-




    “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檀波羅蜜就是布施波羅蜜。

    修菩薩道要起布施心,這是大乘菩薩道六波羅蜜的第一條。

    為什麽要起布施心?

    是為了攝慳貪。

    我們人都有慳吝的習慣。

    慳吝不是節省,節省是道德,是對自己的節儉,對人家的寬厚。

    如果因為我自己節省,對人家也節省,就不是道德,而是慳吝,是舍不得。

    慳字是心字邊上有個堅字,把心抓得牢牢地,一點都舍不得。貪,是有了還想更多。

    凡是眾生一定慳貪,你說自己能不慳資,不容易的。

    譬如我,什麽都能舍,就是書不能舍,所以人家問我借書我都不借,因為常常有去無回,乃至一套書借出去,回來少了一本變成殘書了。

    這個心理就是慳,我將自我反省講給你們參考,大家自己要警覺。

    不過現在我不怕人家來找我借什麽秘本了,因為我把它都抄寫了,公諸天下,你來借十本也可以,我還有好幾十本呢。但是,你看,這還是慳吝心。

    所以修菩薩道要先修布施道,前麵講過有三種布施:除了財布施、法布施,還有無畏布施。

    無畏布施不花本錢的,但是大家做不到。

    譬如有人怕鬼,你就教他一個法子不怕鬼,雖然你的法子可能是扯謊的,但是隻要他不怕了,也就靈了,這也是無畏布施。

    又比方有人到了極困難的地步,你沒有錢幫他,就告訴他一句話:“我支持你!欠了賬我替你還!”

    其實你比他還窮,但是,嘿!這一句話就救了他。

    給他精神支持,就是無畏布施。又比方有的人生病快要死了,醫生說他的病是絕症,我就對他說:「你怎麽相信這些醫生,他懂個屁!我幫你看了相,現在一摸你的脈,你起碼再活十年!沒有事的!」其實我是亂說的,他聽了居然就好了,我這個咒就靈了。

    但你給人家無畏布施可要懂得智慧,懂得方便才行。

    早段時間,有個同道中人托人轉告我說:“不好了,出大事了!我生病要死了,你不知道嗎?某人某人都來看過我了。”

    我是真的不知道,他心理上也在希望我能去看他。

    那人接著告訴我,他自己家的屋子又被一輛馬車撞進來,家人幾乎送命。

    我聽他的話,差點脫口而出:“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話到了嘴邊咽了回去,就說:“他全家人趕快懺悔,念《地藏經》,我明天送過來,立刻就開始念。他那個麵相可以活到九十歲的,不要擔心。”

    這都是現成的故事,給人無畏布施,法供養。

    “以化犯戒,起屍羅波羅蜜。”屍羅波羅蜜就是持戒,屍羅是戒律的梵文音譯。

    因為防止不道德的心犯罪,所以佛製定了一切戒律。

    戒律的修行法門,就是在感化一切犯戒的眾生,使他不犯戒,度他到彼岸。

    我們對於慳吝的人要教他布施,對於容易犯戒的人,要教他持戒,這樣對不對?

    對?你將來作法師時,可不一定要這麽認為啊!你一定要懂得方便,要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慳吝的人你要他布施是要他的命,他不會聽的!本來還相信佛法的,你教錯了他就不相信了。

    對慳吝的人,你幹脆教他持戒,一毛錢不要亂花,不義之財也不苟取,他會非常聽得進,就信佛了。

    學到某一個程度,他功德有了,智慧開了,自然肯布施了。

    如照佛經那麽講,教慳吝的人去布施,絕對行不通的啊!我的經驗很多很多。

    倒是教唆犯罪的人作布施還容易,他天天去聲色場所,往往一擲千金,你要他在某個地方出點錢,他就幹,這樣慢慢引導他,使他自然不會犯戒。

    教育要懂方法,不要刻板,抓住“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你還檀呢!他早就彈跑了!

    以前我講《金剛經》,《金剛經》也講布施的,有個有地位又有學問的朋友本來天天來聽,後來就不來了,後來跟其他人聊起,他們說這個人認為我上課指著他罵,因為他有幾個錢,認為我講布施就是要他把錢拿出來給我。

    唉!你說,我這有什麽辦法!這就是眾生。

    “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羼提就是忍辱,忍辱可不能硬忍啊!硬忍要忍出肝病來的。

    我經常講,凡是傲慢的人,就是有自卑感的人。

    世界上最傲慢的人是當皇帝的,而當皇帝的人自卑感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