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章 為什麽學佛(3)

字數:2480   加入書籤

A+A-




    “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所以如果沒有了煩惱,還修個什麽?修行正是因為自己有妄念煩惱,沒有妄念煩惱拿什麽修行?故說一切煩惱是修行的種子。

    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如果眾生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至寶。眾生學大乘佛法,就要不怕入世,能入世才能證入正道,才是大修行人。

    不是躲入山林茅蓬,一個人清清靜靜閉關修行,充其量,到頂了,你證個羅漢已經了不起了。

    當然能一定就八萬四千劫,很舒服了,可是八萬四千劫之後,你非出這個空定不可。

    出定之後還要回心向大乘,圓滿一切功德,才能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大乘佛法要眾生修行,這行就是行為,什麽行為?是入世的行為,要在煩惱中行。

    譬如布施,錢財給人家,把自己的肉割給人家,是會痛的,但是這是犧牲自己成就別人。

    自己雖在病痛中,看見別人有病,就忘了自己的痛,先為別人解決問題,這才是菩薩道。

    要在煩惱中起行,才能成就一切功德。功德賺到了,自己不要,還回向給眾生,才能得大般若智慧成就,得一切至寶。

    所以大乘佛法是入世的,但是入世仍為了出世。

    入世愈深,成道也愈快。

    你拍球時,愈用力拍下去,球反彈愈高。

    有人問佛,不到八地(不動地)的菩薩還會不會墮落?

    佛說,當然會。再問,菩薩墮落了怎麽辦?答,菩薩不怕墮落。譬如拍球,墮得愈深,彈出得也愈快。

    維摩居士與文殊師利對話到此處,引起了另外一位小乘弟子大迦葉大阿羅漢的感言。

    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儔,為如來種。

    他讚歎文殊師利菩薩,說得痛快,說得對極了,真正的佛法就在世間的塵勞中。

    “塵勞之儔,為如來種”,這名句是出自《維摩詰經》,為後世文學所常引用。

    儔是同伴、同類,就是白話“這一些”的意思。

    塵是代表世間,這個世界上都是塵,你爬上高山看下來,都市都是籠罩在一片塵霧中,物質愈文明,空氣愈染汙。

    勞是形容眾生在塵世中的勞苦奔波,所謂“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所以佛經中也有把我們這生命翻譯成“勞生”,為什麽我們勞勞碌碌一生,自己也找不出答案。

    可是雖然是塵勞,你可不要想脫離,就在其中才能修習一切的功德智慧。

    “我等今者,不複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大迦葉說,我們這些小乘的人很可憐,住在定中都不肯入世,就永遠不能證得大乘的佛果,還不如下無間地獄永不超生的眾生,他們如果一念懺悔了,重新發心修道,還能夠成佛。可是我們以為空是究竟,永遠發不起大心來。

    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複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複益,永不誌願。

    譬如五根(眼耳鼻舌身)壞了的人,就什麽聲光都不能見不能聞了。我們修小乘證空的人,把無明煩惱這些結使都切斷了,就再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所以會沈迷在空境中,不肯動,也不肯入世了。

    我有時也勸現代年輕人不要學佛,學了佛嘴上能說,菩薩道就做不到了,學了個懶,什麽都不肯幹。

    膽子也學小了,什麽都不敢幹。藉打坐念佛為名,什麽都不做。還有,也學小器了,看別人都不對,都不是佛法,隻有自己對。

    所以希望年輕人先從作人學起,學佛是要濟世救人的,濟世救人時,有時不免必須殺人,你敢挑得起這個擔子嗎?佛法還有句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連把刀都不敢拿,還放下個什麽!你沒有這個種嘛!

    當然,年輕人還是應該學佛的,但是要先學修行,日行一善是起碼的。做好事有時會被人家罵,等於蓮花種在淤泥中,你要不怕被罵,隻問此心。做好事也要有智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