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章 佛與香(下)

字數:2555   加入書籤

A+A-




    最後一句都是“信受奉行”。

    當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諸仁者,誰能致彼佛飯?”

    這真妙不可言,你看維摩居士在整人,大家在肚子餓,四大皆空,隻有肚子這第五大空不了。

    維摩居士就現神通,讓他們看到香積佛正帶弟子們在吃飯,又香又好。

    當時恐怕很多人看了都在流口水。

    這還不算,維摩居士又問眾菩薩,他還不問小乘的羅漢,低級生不問。他問哪一位可以上去拿一下?這真把大家整慘了。

    “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鹹皆默然。”

    文殊師利菩薩是領頭的,他不表示意見,其它的菩薩們,包括觀世音菩薩等,都不講話。

    其實這些菩薩們都做得到,是在和維摩居士唱雙簧,來教訓低級的小乘羅漢們。

    維摩詰言:“仁此大眾,無乃可恥。”

    這句話罵得嚴重了,維摩居士就說,在座諸位太可恥了吧!

    文殊師利曰:“如佛所言,勿輕未學。”

    這時,文殊菩薩開口頂回去了,他就對維摩居士說,老哥,請注意,佛教導我們千萬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一個眾生,乃至一條蟲、一頭牛,都不該輕視,這是東方文化儒釋道共通的。不要因為人家是初學者,而輕視他。

    這裏是用未學,有的經典用末學,也是一樣。你們有時寫信給我,信中自稱愚生,這用錯了。愚是老師、長輩的謙稱,我們年輕時,有的老師寫信給我們,他會謙稱自己為愚兄;我的娘舅寫信給我,會自稱愚舅;哥哥寫給弟弟,也可以用愚兄;學生寫信給老師,自稱愚生就不可以。

    你是愚生的話,我這老師就該死。我講了多少年了,你們還是有人寫信用愚生,真是愚不可及,這個愚字是不能亂用的。

    我了解你們自己覺得笨,所以用愚。

    其實用愚字是假謙虛的。你是愚生,幹脆稱我笨師好了。你寫信給前輩,人家身份地位高,但是又同你沒有什麽特別的關係,也不是親戚、長官、師長,就自稱末學。

    還有人自稱後學,這又不同,後學是一般的謙稱,比末學還高些。

    出家人外出參訪善知識,但也不是老師,就可以自稱學人某某合十,或學人某某頂禮。

    到了現在學人又不能用了,以前講學人是說自己還在學習階段,還沒到果位。

    現在自稱學人,不懂的人反而會罵你竟敢如此傲慢。所以我們老輩子的人,活到這時代真不知幹嘛!

    《瑜伽師地論》大乘菩薩戒,第一條就是戒自讚毀他,那是根本重戒。

    學大乘菩薩道的人是絕對的謙虛,不輕視任何一個人。

    換言之,不輕視任何一個人,也就是尊重任何人。

    維摩居士在這裏犯了一條戒,他罵這些菩薩們太可恥了,文殊菩薩馬上糾正他。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文殊菩薩和諸大菩薩,是故意把神通壓住,等維摩居士表演,因為他才是這部戲的主角。

    好!這一下誰去拿飯?

    你們想修到不吃飯的境界,問題都在這裏頭,怎麽才做得到?

    最近看憨山大師的年譜,他一入定就好多天不吃飯,那隻是初步,真要做到入定不需要吃飯,談何容易!

    那要做到段食和觸食都不需要了,到了隻有思食和識食的境界。

    普通人是四種都要吃的,像所謂的精神食糧就是思食,知識分子不讀書就難過,這就是第三種飯,一定要吃。有些人既不讀經,又不研究,你三餐飯都不吃會長大嗎?

    不想看書,光聽經,隻用耳朵來吃是靠不住的,你沒有吃進去的!

    這一段聽起來好像是神話境界,其實是真實的。

    前麵講的八解脫中,第一個就是解脫,由四大合攏而來。解脫不是由功夫來的,還是靠智慧。借用道家的說法,是到了“身外有身”,或是得了《楞伽經》所講的“意生身”,那麽可以得到五陰解脫。

    身是最難解脫的,我先把這個秘密講穿了,然後再看這一段經文,就知道很嚴重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