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

字數:5030   加入書籤

A+A-




    所以為了防止沙漠化繼續向中原腹地挺進,大麵積的退耕還林是十分有必要的,當年古代之所以隨著人口的增加,森林麵積不斷減少,是因為農業技術的落後,導致人們不得不開墾更多的土地來產生財富,而隨著化肥出現,宋朝明明能夠以更少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口,又何必繼續去砍伐樹木,毀壞森林呢。

    更何況有著如此廣闊的殖民地,宋朝完全不需要以消耗自身環境的代價,去換取來自於土地的財富,這是根本不必要的事情,還不如把土地還給大自然,然後生產氧氣,讓他們可以有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如此一來,宋朝的環境也能更好一些。

    像前世的宋朝,之所以環境汙染這麽嚴重,一個是因為重工業導致的碳排放量超標,另一個原因便是宋朝的森林麵積實在是太少了,因此很難減緩碳排放對於環境的汙染,在這種雙重的汙染之下,整個環境自然會更加糟糕,而中國的環境開始變得惡劣,也不是現代才開始的,從明朝開始,就有記載過空氣中汙染量增加的事情,有的是因為燒桔梗,還有的則是因為沙漠化,導致土地沙化,從而沙塵暴更加頻繁。

    生活在南方的人,恐怕無法感受沙塵暴到底有多麽的可怕,那漫天的黃沙,甚至可以將天空之上的太陽都遮蔽住,整個世界在短短幾分鍾的時間,便從白天變到黑夜,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惡劣天氣,而在中國的北方,卻經常發生,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便是沙漠化。

    所以在宋朝,既然如今經濟已經很發達了,也不需要再通過資源來換取金錢,那麽又何必再持續性的破壞土地呢,所以除了現有的礦藏,宋朝還在繼續開采之外,其餘的礦藏,即便探測到了,朝廷也幾乎不再頒布任何開采的命令,而是保存下來,等到未來開采技術更好之後,再進行開采。

    至於現在所需要用的東西,則通過進口來實現,反正外國的開采與本國來說不會有任何的問題,至於這些國家的環境問題怎麽辦,就不是徐清需要思考的問題了,他需要做的是保護本國的經濟和利益,而不是殖民地的,再反過來說,就像當年中國改革開放,歐美國家把大量的汙染企業送到中國來,難道當時的中國可以用汙染太嚴重,所以我不需要這些企業,然後拒絕他們麽?

    這是不可能的,任何國家從農業國進入工業國,都需要一個積累階段,而當時的中國,顯然就是在積累階段,我們不僅需要這些汙染企業,甚至還要更多,即便汙染環境也在所不惜,現在汙染了,以後等中國有錢了可以治理,若是現在不要,那麽中國人將永遠隻是一個窮光蛋罷了。

    所以最終國家還是招收了這些企業,並沒有在管環境的事情,直到最近幾年國家漸漸開始富裕了,許多技術也已經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這才開始慢慢重視環境的整治,不得不說這一套也完全可以套在那些殖民地國家和其餘獨立國家的身上,他們要發展,就必須要有工業,而宋朝的工業轉移,便是他們不得不要的東西,而他們自然也要付出代價,毫無顧忌的開采,越來越惡劣的環境,這就是他們需要承受的,在此之前宋朝的民眾也承受過,隻不過因為是第一個發展起來的國家,所以承受沒有多少年的時間,這種情況就慢慢改變了,如今輪到殖民地國家,他們當然也要承受。

    除非他們不願意成為一個工業國家,永遠保持農業國家的狀態,這樣一來,宋朝倒也不會強迫他們接受宋朝的汙染,畢竟宋朝的殖民地多得是,但工業就這麽多,轉移出去,分都不夠分的,有人不要,倒是幫了宋朝一個大忙,不然一堆人求在家門口,要宋朝將產業轉移到他們那去,反倒是讓官員們犯了難。

    但這些國家畢竟是少數,要環境不要經濟,不要工業化,這種人實在是非常的稀少,大多數殖民地或者是那些主權獨立國家也好,對於工業化轉移都是十分歡迎的,畢竟依靠這些宋朝人眼中的落後產能,起碼總有一天,按照這條路子走,他們也會慢慢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工業,到時候再把國內的汙染轉移到其他國家去不就是了,若是現在不這麽做,等再過一段時間,可就什麽都晚了。

    這麽想的國家總是占大多數的,所以宋朝的產業轉移也進行的很順利,宋朝的退耕還林同樣也是很順利的在完成中,計劃推出的三年間,經過朝廷和地方衙門的統籌安排,有四百萬畝的土地從農田變成了新的森林,未來國家還計劃在五年在,再退耕還林五百萬畝的土地,以保證減少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加劇,而在那些遊牧區,朝廷則采取禁羊令,來防止草原的沙漠化,同時給當地人進行分地的活動,以保證牧民們不至於長時間在一塊地方遊牧,從而導致當地的環境被這些畜生給破壞了。

    將牧場劃分清楚,然後給他們一筆扶貧基金,讓他們可以建立起科學的畜牧業,這是宋朝如今著重在做的,很多人都知道,草原的沙漠化問題是很嚴重的,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兩個問題,一個是無序放牧,導致一群畜生長時間在一塊地方啃食,最後將這塊草原上的小草根都給吃完了,最後等到來年什麽都生長不出來,日複一日,便土地板結,最後成為了荒地,然後變成了沙地。

    而無序的放牧,最主要的原因便來自於土地的責權不明,其實在草原上,所有人也都是分四季牧場的,以保證牛羊每年都可以吃到不同的青草,以此來保護牧場,但因為草原上不像是內地,土地是有產權證明的,土地是私有的,大家都知道,因為在草原上沒有建立起有權威的政府機構,所以草原的放牧,很多都是隨性的,是沒有章法的,這就會產生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一個部落剛剛從這搬走,而另一個部落已經來了,這個時候,若是立刻搬走,他們很有可能趕不及到另外一個牧場,所以隻能選擇留下來,先度過這一個季度,最終導致荒草被吃了個幹淨,土地也慢慢荒漠化了。

    這一點從現代的內蒙古和外蒙古便可以做出鮮明的對比了,剛建國的時候,內蒙古的沙化原本比外蒙古要嚴重的多,因為內蒙古生活著的人群更多,自然牛羊也更多,所以無序遊牧的情況就非常的眼中,但很快國家就出台了政策,首先是大規模的進行退牧還林,將大量的草原還給大自然,尤其是那些沙漠化很嚴重的草原,甚至安排人手進行人工種植,以保證當地的水土環境,然後將大量的牛羊遷徙到其他地方去,以維護當地的環境情況。

    等到後來,國家條件越來越好之後,便開始在內蒙古建立牧場,用現代養殖場的方式來對牛羊進行規範化的養殖,而不是遊牧了,這樣一來,水草問題便能得到有效的解決,而另一方麵,利用新型的農業技術,甚至在現代,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沙退人進的國家,每年有大量的沙漠被治理成為了森林,或者是草原,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而外蒙古則從全國土地百分之二十沙漠化,到如今已經是百分之四十六的土地沙漠化,情況越來越嚴重,且短時間內看,根本沒有恢複的痕跡,這就是兩者之間的差別,無序的有牧業對於環境的破壞實在是太嚴重了。

    尤其是羊,相比起馬,牛這些生物,羊是對於草原破壞最為嚴重的,因為它們吃草的習慣是刨根吃,這就非常危險了,因為許多草原的草,因為土地非常硬的關係,它們的根都非常的淺,所以隻需要大量的羊從這片土地經過,就能對土地造成巨大的損害,其傷害幾乎是不可以控製的,所以在宋朝,對於羊有著十分嚴格的控製,每一戶養的羊數量都必須匯報給當地的衙門,然後衙門每過一段時間就會來查收,如果有多的,甚至會罰款,若是多次警告無效,甚至還會沒收羊群,甚至坐牢都有可能,通過這種種措施,才最終控製住了羊在國內牧場中的泛濫,從而間接導致中國人開始對豬肉慢慢感興趣了。

    因為限製養羊,羊的數量自然是越來越少,而遼國和金國雖然養羊,但作為發達國家的一員,自然也知道保護環境是很重要的事情,他們的國家也有環境專家,自然也是建議他們不要多養,所以從北方直接買羊的價格也提升了很多,至於去殖民地買,算上運輸成本,自然是不便宜的,畢竟這個時代,把羊肉直接進行海運還是一個很大的難題,而如果運送活羊,其價格實在是太過於昂貴了,對於中產來說也不可能天天吃的。

    所以大多數人開始把眼光放在了豬的身上,在宋朝之前,豬肉是窮人家才吃的,隻要是稍微有點錢的人,都是不吃豬肉的,因為豬是雜食動物,什麽都吃,然後臭臭的,總是你能讓人聯想起不好的東西來,所以除了最底層的百姓吃豬肉之外,其餘人是不怎麽吃的,後來直到蘇東坡這位大吃貨開始帶頭吃豬肉,甚至還發明了東坡肉這道菜,這才使得豬肉開始登上大雅之堂,從而成為全國民性的美食,不過在這個世界線下,顯然就不是這樣了,因為羊肉價格的升高,導致許多老百姓開始紛紛從豬肉和牛肉上開始動口了,然後廚師們開始改良豬肉的吃法,從而帶動全民吃豬肉的熱潮,不得不說,這也是改變曆史之後的一個小插曲。

    不過萬變不離其宗,中國人民愛吃豬肉的習慣,卻是從宋朝開始慢慢形成的,而宋朝也通過這種方式,慢慢改變了北方沙漠化的進程,在這一點上,宋遼金三國甚至還合作建立起一個水處理委員會,以保證水源在三地的使用,不讓任何一方完全控製此時的水源,畢竟宋朝雖然草原麵積不大,但畢竟這些土地也是宋朝的,同時作為三國中最強的,自然是話語權上也是最大的,不過這件事也確實不是一個國家能夠說了算的,任何一方出現大量沙漠化的情況,都會影響自己國家的情況,就像外興安嶺著大火,大興安嶺緊接著也會著火一樣。

    你如果不救,那麽最終燒到的就會是你自己了,所以遼金宋三國,雖然平日裏有著不小的矛盾,在殖民地上更是你爭我奪,誰也不讓誰,但是在涉及本土核心利益的時候,雙方還是願意互相合作的,畢竟作為世界的三強,本土是絕對不能有失的,以如今的科學技術,想要治理沙漠,簡直是癡心妄想,若沙漠開始形成,那麽他隻會不停的擴大,絕對不會減小,所以三國必須攜手去處理這片草原上的沙漠問題,而不是互相算計對方,最終傷害到的,隻會是這裏的人民。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三方的意誌是一樣的,自然建立起一支專門負責邊境牧場規範的隊伍也就快速建立起來了,因為三國的邊境都是遊牧地區,而遊牧民對於領土和國境線的區分是很困難的,所以他們有的時候一放牧就會過界也是常有的事情,而這支部隊就負責解決邊界部落之間的問題以及水源的分配,因為邊界之上,很多宋朝的牧民需要到北邊去飲水,而有的時候,北邊的牧民需要到南邊來吃草,為了方便他們的生活,以及規範周圍的規則,這都需要專門成立一支隊伍來保證他們的財產安全,同時保證周圍的環境不會被他們的放牧行為而破壞。

    對於這一點,金國和遼國要比宋朝更加重視,畢竟宋朝的遊牧民族人口隻有一丁點而已,而遼國和金國,遊牧民族是他們的主體民族,雖然人口不多,但統治階級,卻都是遊牧民族出生的,這就讓他們對草原有著更深的情懷,自然更希望草原能夠繁榮和昌盛,而不是被沙漠吞並,在這一點上,遼國和金國的意願要比宋朝強烈的多,也熱切的多,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出力最多的還是他們兩個國家,宋朝最主要做的,便是派出科研團隊,研究可行的治沙方案,然後有遼國和金國帶領百姓去執行。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