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天下大勢

字數:5369   加入書籤

A+A-




    “大有可為!”

    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湖湘會館的議事堂內,一時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今天開這個會,就是要統一下思想,明確目標。我們建立軍隊,興建學堂,就是要在這亂世中謀一份基業,打下滿清竊據的漢家江山,也給大家一個前程。希望各位踴躍建言、建策,我當集思廣益,從善如流。”

    周曉峰高居上首,端坐俯視群下,他上位日久,自有了一股領袖群倫的氣度。今天列會的,除了巴拉望島上來的黃秀才、黎老三、周諾及周邁等人,還有周義成等湘中子弟,餘者便隻有王懷中、潘仕成這兩位後來者了。

    骨幹分子不過十多人,這局麵還是個項目部的規模,離集團公司還差得遠呢。

    “大哥,當今朝廷腐敗無能透頂,弄得個民不聊生,而眼下又正是多事之秋,洪楊之亂攪亂了半壁江山,天下動蕩不安。兩廣之地不過萬把綠營兵,早就爛了,既然南洋已經有上萬精兵,錢糧也不是問題,不如你這就領著我們反了算了,還要建這個大營、學堂做麽子?等建好又是一兩年時間,不如邊打邊建,否則不是要便宜了太平軍?”

    周武俊是個急性子,年輕人熱血衝動,也不知怎麽就觸動了哪根神經,對建功立業有些急不可耐了。

    “殿下,現在萬萬不可造反!”

    潘仕成連忙出聲反駁,他向來穩重慣了的,喜歡謀定而後動:這生意剛開張,要穩打穩紮,哪能一口氣吃個胖子呢?

    “卻是為何?”周曉峰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我軍雖強,不過一萬餘眾,一府之地;滿清雖弱,卻有百萬之兵,依然占著大半江山。雖然前有太平軍造反,卻還沒有傷筋動骨。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眼下起事,還不到時候,我們當積蓄力量,靜待時機。讓那太平軍做著出頭鳥,正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好見識啊,既不魯莽冒進,也不妄自菲薄。潘仕成能夠有今時今日地位,身前身後賢名,絕非幸致,當真是班班大才!

    周曉峰兩眼放光,如同看到了一坨金子一般,神色間甚是歡喜。

    “說得好!說起來,我們船不過數十,人不到兩萬,槍炮彈藥也不敷大戰。現在首要之事,就是積蓄力量,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實力,乃是亂世稱雄的王道。這個時代,所憑者不過錢財,地盤,隊伍,槍械,巨艦大炮。

    錢財,巴拉望島上有數千萬兩黃金,抵得數億兩銀子,一旦起事,便是搜刮十三行奸商也能得數千萬兩之巨。以現時的購買力,一英鎊約合三兩多銀子,這個時代最先進的蒸汽戰船價格也隻不到五萬英鎊,白銀十幾萬兩而已。

    憑著以前了解的資料,要是組織人馬去發掘前世所熟知的寶藏,估計購買上千艘蒸汽船也不在話下。

    還有南非的金礦,中東、墨西哥的油田,智利、秘魯的銅礦,巴西、澳大利亞的鐵礦,越南的無煙煤...想到這些,仿佛座座金山擺在自己麵前,隨時可以取用,周曉峰頓時有了強大的信心。

    這個時候,南非布爾人,英國人還有黑人還在搶地盤,中東的阿拉伯人還在啃沙子,澳大利亞還是放逐罪犯剪羊毛的地方。想想成千上萬噸金燦燦的財寶,無主的油田、鐵礦、煤礦...誰能不兩眼放光,口角流涎?

    來的不早也不晚,正是時候,到處都是機會啊。

    ......

    大好機會轉瞬即逝,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現在還不是巨艦大炮的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初現端倪,正是大有可為之時。

    到明年,克裏米亞戰爭一爆發就是幾年時間,列強狗咬狗一嘴毛,狗腦子打出豬腦子出來,哪裏還有空來幹涉中國內戰?

    自己要是不插一腳,那實在是枉自穿越這一回了。

    時間!

    時間!

    老子要趕時間,三五年年之內,當具備壓製群雄,抵禦列強的力量!

    ...

    沉吟片刻,周曉峰繼續剛才的話題。

    “積蓄實力,首在得人。下一步,老三,你負責在沿海漁民中招募選拔一批精壯擴充紅旗軍,如果弟兄們有信得過的親友鄉鄰,也可以介紹過來,人多就送往巴拉望訓練。

    “另外,成叔你選一批機靈點的子弟,聯絡好陳開他們,帶人給我上各地拜碼頭去。就以經商為名建立商社,盡量廣結同道,招募精壯。巴拉望島至少可以聚精兵三五萬,那是我們的海外基地,能送多少人就送過去多少。咱們現在,不差錢!”

    “...”

    “是,殿下!”

    黎明、周義成等人欣然領命。有足夠的糧餉就能招到人,亂世人命賤如草,給足了錢糧,有的是人當兵。幾百萬兩銀子砸下去,幾萬人馬還不是幾個月的事?坐上了周曉峰這條大船,眼看著是要水漲船高了。

    “仕成,兩廣一地的生意由你領頭主持大局,資源你全權調配。洋商那邊要維持好關係,以後用得著。

    “近日我打算去各大洋行走走,看能不能買到槍械、機器,還有鐵甲艦。以我們現在的船隊,真和列強海軍打起來,那就是渣,隻有挨打逃跑的份。

    “隻等槍械齊備,人手充足,再有堅船利炮在手,南海就是我們華人的地盤。南洋上千萬僑民,大陸四萬萬同胞,都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未來三兩年內,我軍將擁有一支足以主宰南洋以至遠東的強大海軍,而在陸上,我們要擁兵數十萬,橫掃四方,你們,有信心沒有?!”

    “殿下放心,臣等敢不戮力!”

    潘仕成及一眾臣工轟然響應,神色激動莫名,建功立業的時刻,就要到了。

    ......

    “臣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我之間,沒有什麽不當講的,但說無妨,我周某人不會以言入罪。老潘,以後不要這麽客套好不好?”

    周曉峰對潘仕成真是沒辦法了,他平時多開朗活躍的一個人,剛認識的時候多爽快?相處不拘小節,那隻是他作為商人的本色。一旦把自己當作了臣子,立刻變得拘謹起來了,那是官宦子弟的做派了。

    滿清的官員,在上級麵前就像哈巴狗一般,踢一腳都不敢喊疼。要是在君王麵前,那更是大氣都不敢出了。

    君臣分際大如天呐!

    “...黃河以北地瘠民貧,環境惡化,不如南方民氣開放。而湖南更為民風彪悍之地,無有地震、火山、台風、海嘯之虞,富饒淳樸,有三湘四水,八百裏洞庭,魚米之鄉,可謂人傑地靈。”

    “...殿下湘中故裏人丁興旺,莫若以湖南為基業,以南洋為外援。如此,進可攻,退可守,待時機具備,即可高舉義旗,北伐以建百世功業,南下開拓萬裏海疆。”

    “北京受滿清風氣玷汙二百年,民風已經敗壞,遺毒難清,不可為基業。兩江富庶,有南宋前車之鑒,易致貪圖享受,不可為基業。福建兩廣臨海,雖然民風彪悍,卻容易為外敵所侵,亦不可為基業。至於西北、巴蜀之地,太過偏遠,不作考慮也罷。”

    這是委婉建議要讓周曉峰早日返回湘中了,周義成也是連連點頭。

    “潘老哥說的極是,湖南確實是起家的好地方,長沙自古雄城,千年王氣,可為根基。眼下人手確實不足,有湘中作為基業,有眾多親族子弟支應著,行事就方便的多了。”

    “家天下嗎?”

    周曉峰暗暗感覺不妥,家族是要依靠,但打江山不能太過依賴宗族勢力,否則與大明一般封建皇族,還不是換湯不換藥?

    宗族、會黨、遺族、地方勢力,現在就開始隱隱有爭山頭的跡象了,還是玩平衡吧,這是老祖宗的故智。

    “也好,待我與洋商打過交道,下完槍械機器采購訂單,便北上湖南,認祖歸宗去。”

    “...等到湘中局麵定下了,至九十月間,寡人即可南下巴拉望,即位湘王。屆時,收取南洋無主之地,穩固一個後方,再將天地會統一起來,以會黨力量為內應,在南方各省建立地下武裝。一旦發動,就是泰山壓頂之勢。”

    周曉峰一時興起,將記憶中某黨建立根據地那一套提了出來。

    “東北出胡子,屆時可遣一支精兵,暗下發展隊伍。山東多綠林,收攏了諸多山頭,也是一股力量。兩江富庶,但也是出丹陽兵、義烏兵的地方,可以分散建立各地天地會堂口,暗蓄力量。福建多山....便是爭水劃界,民間爭鬥就打出來了許多彪悍的精壯。”

    他打定了主意,就是要用錢財和前程,將各方潛力都調動起來,周曉峰甚至想到了更多:

    “隻要有足夠的資金,漢人還可以去澳大利亞購地建農場,那裏氣候適宜,養牛、養羊最是合適,做肉幹足可供應國內需求,沿海還可以建捕撈隊,增加漁獲。花旗國土地便宜,適合種植玉米、小麥、土豆。現下滿清社會動蕩,招攬幾十萬青壯都不成問題。”

    “...廓爾喀人專產雇傭兵,彪悍異常,後世以紀律嚴明和英勇善戰聞名於世,是最凶悍的雇傭兵,而且他們對雇主非常忠誠,要求也不高,幾十兩銀子就能讓人賣命。幾百萬廓爾喀人,就雇傭個萬把精銳吧,把英國人的生意全搶過來!”

    周曉峰狠狠地咬了咬牙。

    “這是屬於我周某人的時代,誰也不能擋老子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