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冶煉廠的成立 完

字數:3684   加入書籤

A+A-




    公元二十一世紀最缺乏的是人才,而公元十三世紀最缺乏的也是人才,無論什麽時候最缺乏的都是人才,林文是這麽認為的。即便是世界末日之後最缺乏的還是人才,否則世界怎麽重建?

    會造炮的人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稀罕物,這個時代絕對不會缺乏像趙蘭那樣的武功高手,許弘文那樣的謀士,甚至蘇軾那樣的文豪,卻是少見淩振這樣的人才,原因無他,這個時代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的還是聖賢書,其他的都是不入流的東西,武功放在亂世可防身,謀略可貨賣識貨之人,也會有很多人去學,至於其他的有人會,有人學,可是卻少,中國的火器發明的那麽的早,卻沒什麽大的進步,唯一的可解釋為不受重視,總不會是中國人笨吧?相反中國人聰明的很。

    宋江為何不重用淩振?林文知曉定然是宋朝的科技水平是比較發達,中國的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都是在這時候出現的,主要是民間的科技力量,政府似乎沒有重視。十七世紀的英國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曾經這麽說:“這三種東西改變了整個世界——尤其是在航海、文學和戰爭三方麵。由此產生的巨大影響,是世界上任何人、任何教派與任何國家都比不上的。”可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清朝末年,列強用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和火藥來打中國,而義和團還在用大刀長矛這樣的冷兵器和人家的火槍大炮對著掄,問題出在哪裏?出在對科技的極度冷淡!宋朝首都東京開封府雖然已有生產火藥武器的部門,也就是淩振供職的甲仗庫,即使擁有淩振這樣的高科技人才,政府也並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否則怎麽同樣是火藥專家,人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諾貝爾搞了個諾貝爾獎,而把黑火藥技術發揚光大的淩振同誌就不能來個“淩振獎”?宋朝在這重要的曆史時刻錯過了一個不應該錯過的機會,淩振更是無法意識到曆史賦予他的沉重使命,隻是滿足於老宋組織給予他的排名五十二的虛名,沒有繼續做他的科研工作,墮落到製作號炮,僅僅把火炮當成聯絡工具來使用。老宋不是沒看到科技的威力,但我們知道這裏涉及到一場由冷兵器向熱兵器過度的革命,相應引起的是各個利益集團的重新整合。如果過度成功,傳統格局下的冷兵器技術優秀的集團將被淘汰,而這個集團是以主流的五虎八驃為代表的,利益的衝突必然導致整個利益集團向淩振施加沉重壓力。這個問題同樣存在於當時宋朝乃自很長一段時期的中國社會。加上幾個遊牧民族的統治,中國的軍事科技一而再再而三的喪失了革新的機會,直到列強兵臨城下。

    淩振不被重用的悲劇,正是中國曆史上科技不受重視的一個典型個案。這是個悲劇。

    林文自知定然是比不得孝義黑三郎,但是這方麵卻是比他強,若是得之淩振,定當重用,有此人當抵的數個林衝。

    “大人,小人有一同鄉,不知祖上是做什麽的,卻是傳下一門造火炮的技術,此人當真是會造火炮,小人也算是半個內行,聽其說的頭頭是到不似騙人,隻因無用武之地,卻在家鄉種地為生,日子過的頗為堅難。”湯國道。

    高強眼前一亮道“那你這位同鄉可願意來此?”

    湯國忙道“大人,此人隻身一人,並無牽掛,加之日子過的如此艱難,大人若肯用他,是他天大的福氣,如何有不來之理?”

    高強遲疑道“畢竟,兄弟你知曉的,我等是見不得光的,雖然說是大宋正統,可是你這同鄉會做如何去想?”

    湯國道“這也簡單,小人修書一封,隻不講是哪裏,大人派人接此地,還能怎的,隻有效命與大人。”

    高強心道“看來就是我善良了,不知趕鴨子上架,當年讀水滸時宋公明哥哥誑他人上梁山時都是何手段?端的就我不會?不會還可以學呢。”

    高強忙笑道“兄弟,你那同鄉姓誰名誰?”

    湯國道“回大人,小人的同鄉姓鍾單名一個明字,正在福建莆田種地為生。”

    高強道“好,待會就讓許先生派人去接,若是真是堪大用,定當記你一首功。”

    湯國笑道“為大人辦事,何談一功勞,倒是要多謝大人給機會。”

    這裏說話間,陳碧君已然回來了,湯國趕緊的退去,自己大人對陳大小姐的那點心思現在是很多人知道,都識趣的緊。

    一路風塵仆仆的陳碧君也沒顯得有些疲憊,恐怕是練家子就是不一般。林文柔聲道“辛苦了,碧君。”

    陳碧君淡然一笑道“不妨,幸不辱命,人是都給大人帶回來了。”

    林文笑道“碧君出馬,自然是如此,定然又有多位虎賁來此,我等的事業定然又是順風順水了。”

    陳碧君笑道“你那開礦的事情做的怎麽樣了?”

    林文道“還好,隻是挖出來要一段的時間,現在正在開采,隻要出來了,就可煉兵。”

    陳碧君道“這回奴家給大人還帶了一人來。”

    林文奇道“誰?”

    陳碧君笑道“大人可還記得那喚做李木秋的書生?”

    林文道“李木秋?就是那被我等抓獲的書生?”

    陳碧君道“對,就是那堅持韃子為正統,跟大人辯駁的那名書生。”

    林文道“你把他帶來了?”

    陳碧君笑道“我等自把他抓獲以後一直丟棄在軍中,一直不聞不問,算是忘了此人,這次奴家回彭湖,恰好在軍中見到此人,卻是被軍士們使喚著做苦力,想來此人也算是讀書人,做過幕僚,想必也有些學識,若是做苦力豈不太可惜了,如今大人麾下要人,奴家就自做主把這人帶回來了,好歹能派上用場。”

    林文苦笑道“就怕此人為一根筋,死活要為那些韃子效命。”

    陳碧君冷笑道“這人恐怕是嘴上說的厲害,在軍中還不是苦力做的好好的,若是那等有氣節,怎的不去死,做這些辱沒了斯文人身份的事情,奴家看他定然是想活下去的,他人如今給他機會想必不會那般的不識抬舉。”

    林文道“碧君可曾聽過蘇武的故事?”

    陳碧君道“蘇武是何人?”

    林文知道自己心儀的美jiao娘沒讀過什麽書,於是簡單的介紹了一翻蘇武的事跡。陳碧君聽罷口瞪目呆道“這世上竟然有此等人物?真是值得敬佩。”轉念想道“大人,你不會說那書生想學蘇武吧?”

    林文笑道“這,我不敢說,可是這個世界上是什麽人都有的。”

    陳碧君冷笑道“這個蘇武為了自己的國家受盡磨難當然值得敬佩,可是那李木秋是什麽人?他可不是蒙古的韃子,若是為那些韃子做這等事情,那可比那些背祖忘宗的狗漢奸還要可惡,那奴就一刀先殺了他,看他要不要做這個韃子英雄?”

    林文道“這個世上卻有碧君所說的那等人,當然他是不是,無人可判定,不是當然好,若是,定要殺之,留不得,否則影響太壞。”

    陳碧君道“招來一問便之,說是,奴家為大人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