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服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第152章 收服
李木秋也算是生的相貌堂堂,怎麽看也像個佳公子,若是口袋裏多些錢,就是那詩中描述“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的風流人物。
林文仔細打量著眼前的這位翩翩公子,笑道“李兄,今日待怎麽說。”
李木秋這些日子混跡在軍中也已然知曉這夥人不是山賊,竟然是大宋的遺民,聚兵在此不用想便知道行的是什麽勾當,李木秋倒是有些迷茫了,畢竟前朝大宋亡國不久,蒙古人也沒搞什麽文字獄一類的,所以懷念故國的聲音不斷,李木秋也非沒有感觸。
李木秋沉默道‘事情已然至此,小可還有什麽好說的,閉目待死耳。”
林文道“你就這麽終於蒙古人?欲為他們死?那你這般做他們可知曉,可領情?”
李木秋聽罷臉部一陣抽筋,痛苦之色頓顯,隻是不做聲。
林文冷笑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們待我等漢人好不過鷹犬,不好為豬狗。不說曆來漢奸身後名如何,即便其在生之時也未必快活,李公子大好人才怎可如此。”
李木秋嘶聲道“那我能怎辦?”
林文冷聲道“待罪立功。”
李木秋嘶聲道“蒙古如今勢已成,如何能撼動。”
林文淡淡的道“蒙古鐵騎確實厲害,滅國數十這不是吹出來的,可那又如何?難道蒙古沒有敗過,我聽聞當年蒙古軍進攻大昌原,金國總帥平章政事完顏合達問誰可為前鋒,陳和尚應聲而出。他沐浴易衣,誓決一死戰,率忠孝軍四百騎力戰,破蒙古兵八千之眾,三軍將士奮勇參戰,取得了大昌原之捷,這是金蒙戰爭以來金朝打的第一次大勝仗。陳和尚論功第一,授定遠大將軍、平涼府判官,世襲謀克,一時名震朝野。陳和尚和他率領的忠孝軍為諸軍所倚重。正大七年,蒙古真定萬戶史天澤率領河北蒙、漢軍圍攻衛州,陳和尚隨平章政事完顏合達,副樞密使移刺蒲阿救援,他率忠孝軍為先鋒,擊敗蒙古軍,解衛州圍。正大八年,蒙古速不台部攻陝西,兵至潼關,他率忠孝軍往救,大敗蒙古軍,追至倒回穀。陳和尚在獲釋後的四五年間,屢立軍功,官至禦侮中郎將。這你可曾聽過?”
李木秋道“完顏陳和尚為金末大將,這個小可自然是聽聞過。”
林文笑道“陳和尚在時為蒙古鼎盛之時,尚且有人可用四百破八千,蒙古如何不可戰勝?蒙哥是怎麽死的?襄陽堅守了多久?蒙古今日武力如何,不過依仗漢人罷了,當年的完顏金國就是今日的蒙古,又有什麽可以懼怕?”
李木秋冷然道“大人所說的不錯,可是如今的大宋朝廷還所剩什麽?”
林文昂然道“人心,當年秦亡楚後楚又有什麽?不可一世的大秦是如何亡國的?隻要有我等在,項羽,劉邦的故事照樣可以重演。”
李木秋道“秦末,隋末的時候天下是如何?那是分崩離析,英雄所以得誌,今日的情況完全不一樣,蒙古大業已成,短時期內不可撼動。”
林文淡淡的道“天下真的大定了嗎?那何來民分四等?”
元庭為維護蒙古貴族在全國的**統治權,采用“民分四等”政策,把全國人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這一政策維護蒙古貴族的特權,是對被征服民族的壓迫和歧視。一方麵,投降蒙古貴族的上層漢人仍能得到較高待遇;另一方麵,處於社會底層的蒙古族平民依然是被奴役的對象。但同時,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則采用相對寬鬆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國內各個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並鼓勵國內各個民族進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大元還包容和接納外國文化,甚至能準許外國人在中國做官,通婚等。歐洲著名曆險家馬可·波羅曾是大元的重要官員。蒙古族在各等人中名列第一等,主要指蒙古族。色目人繼蒙古人之後名列第二等,主要指西域人,是最早被蒙古征服的,如欽察、唐兀、畏兀兒、回回等,另外,蒙古高原周邊的一些較早歸附的部族,也屬於色目人,如汪古部等。漢人為第三等,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內的漢、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較晚被蒙古征服的、四川、雲南人,東北的高麗人也是漢人。南人為第四等,指最後被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內各族。
大元朝這個著名的民族政策,李木秋身為讀書人不可能不知道,但是這個政策太過可笑,太過失策,李木秋深明其中弊端,所以做聲不得。
林文道“這樣還會大定天下?天下萬民如何得誠心歸附,刀壓迫的安定不是真正的安定,有人欲起如何無人響應?”
林文接著道“還有雖然早在元成立前的蒙古國時期,成吉思汗攻占中原後有位大臣提出將當地漢人驅趕後把中原變成蒙古人的大牧場。但成吉思汗的謀士契丹人耶律楚材以可以向漢人征收大量稅收為由強烈反對這個計劃,因而該提案沒有實施。蒙古人建立的大元在消滅宋朝前,統治者忽必烈為了方便管治中土,就已在中土開始行漢法,將中國的大都作為首都,建立了一套以傳統中國中央集權作藍本的政治體製,例如設立了三省六部和司農司等一係列專司機構,使用中國的統治機構來統治人民,並在朝中任用了大批儒臣,包括劉秉忠、姚樞、許衡等。大元的首都大都就是在劉秉忠等人的規劃下建成的。此外,大元還建立了儒戶這個戶籍來保護和優待讀書人。後來,又恢複了科舉製度不過名額很有限,尊崇孔子,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大元的官方思想。然而,其“漢法”施行得並不徹底。而且,大元存在等級歧視製度。一種常見的說法是大元將國民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學術界迄今並沒有發現大元有把國民明確劃分為四等的專門法令,但這種劃分卻反映在一係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規定中。比如元政府曾規定漢人不許結社、集會、集體拜神,禁止漢人私藏兵器例如數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蒙古人被漢人打死需要償命,而蒙古人因爭或乘醉打死漢人隻需“斷罰出征,並全征燒埋銀”。
漢人如當兵則不許充宿衛,如當官也往往隻能做副貳雖然實際上存在很多例外情況。這些法律規範對於漢族人均不平等。由於元朝的覆蓋麵積較廣,除中原地區外還包括許多其它地方,不少中亞汗國君主以及蒙古王室成員都不滿忽必烈行漢法的舉動,忽必烈晚年也漸與儒臣疏遠,因此漢法並未成為一套完整的體係。
蒙古大汗可以隨時把漢人視如生命的農田,連同農田上的漢人,賞賜給皇親國戚——親王公主或功臣之類。宋朝滅亡後所舉行的一次賞賜中,少者賞賜數十戶數百戶,多者竟賞賜十萬戶。每戶以五口計,一次就得到五十萬個農奴。
漢人忽然間失去他祖宗傳留下來的農田,而自己也忽然間從自由農民淪為農奴,沒有地方可以申訴。蒙古人,都可以隨意侵占農田,他們經常突然間把漢人從肥沃的農田上逐走,任憑農田荒蕪,生出野草,以便畜牧。
第一任大汗鐵木真即曾規定,殺蒙古人的償命,殺色目人的罰黃金四十巴裏失,而殺死一個漢人,隻要繳一頭毛驢的價錢就可以了。
遇到征伐戰爭,差別待遇較平時更甚。
像一二八六年,為了明年進攻安南王國,征用全國馬匹,色目人三匹馬中隻征兩匹;而漢人的馬,無論多少,全部征收。
以後不斷征馬,每次如此,漢人的馬就成為珍品。蒙古統治中國,從基層起就有嚴密而徹底的控製。
每二十家編為一甲”,首長稱甲主,由政府委派蒙古人充當。這蒙古人就是這二十家的總管,這二十家就是這蒙古總管的奴隸,衣服飲食,他可以隨心索取,女子和財產,他更可以隨心所欲。
元政府有嚴厲規定:禁止漢人打獵,禁止漢人學習拳擊武術,禁止漢人持有兵器,禁止漢人集會拜神,禁止漢人趕集趕場作買賣,禁止漢人夜間走路。甲主以上的地方政府首長,全由蒙古人擔任。
當蒙古人不夠分配,或中亞人賄賂夠多時,則由中亞人擔任。蒙古官員大多數是世襲的,每一個蒙古首長,如州長、縣長,他所管轄的一州或一縣,就是他的封建采邑,漢人則是他的農奴,他們對漢人沒有責任。這樣天下的萬民,仕子可會心服?這樣的朝廷怎的可以長久?”
話說之間李木秋已然滿頭大汗,半天做聲不得。
林文見這李木秋完全被自己的話所震撼,得意不已,心道“要知道我是曆史係的,這自然是分析的透徹的很,即便是放在三國,多智如妖的諸葛亮在同一事情上也辯駁不過多了幾千年智慧的我,何況你一書生,充其量吳用那般的角色,還不被我嚇到?”
正在此時,陳碧君突然衝了進來,怒道“你這書生好不曉事情,這般說你,還要死效忠與韃子,莫道我等真的不殺你?”
林文忙笑道“碧君息怒,看看裏兄定然會明白大義的。”
李木秋嘶聲道“大人說的不錯,這天底下沒有擊敗不了的敵人,何況蒙古朝廷的弊端正如大人所說多的很,大人未必無機會,小可身為漢人卻聽信鼎革更替之事情,委實不該,小人身負大罪,今日欲戴罪立功,請大人收錄。”說罷“撲”的一聲跪下來。